深圳“20+8”产业基金有新“管家”了!9月18日,深圳市财政局官方发布了《关于深圳市“20+8”第一批产业基金管理机构遴选结果的公示》。据深圳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下半年,深圳将发布“20+8”产业基金第三批,形成对“20+8”产业集群全覆盖的基金群。
协会还同时披露了34份私募罚单,涉及10家私募及旗下高管。今年二三月,新登记的私募证券基金均只有1家,旗下均至少2只备案产品。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早前被称“中国版桥水”且称业绩将跑赢桥水的半夏投资2023年业绩折戟,据记者了解,半夏宏观对冲信享一号2023年净值下跌13.53%。桥水在中国本地的私募不仅是去年规模增速最快的资管机构之一,业绩亦大幅居前,超越了大多数中国本地私募。
上海国际集团称,以基金化方式布局早期硬科技投资,能够充分发挥国资引导和杠杆放大作用,引领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硬科技项目早期孵化,强化上海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助于促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与金融中心联动发展。
前“公募一哥”王亚伟在2月2日因一则小作文再度引发市场关注。而近年来越发低调的王亚伟,则在去年末因旗下一家私募股权机构的高管变动引发了市场关注,且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王亚伟本人近期在批量卸任企业实控人和合伙人。
当前有市场观点认为,今年地产销售会见底企稳,从而改善资本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带来投资者的信心恢复。随着房地产行业企稳复苏,将会进一步增强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也有利于资本市场的信心恢复。但地产投资具有滞后性,所以,销售数据企稳后,何时回升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量化策略的短暂失灵,正引起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被透支的终究要还回去。谈及量化策略出现负超额收益的原因,很多市场人士将其归咎于疲软的行情。事实上,量化策略出现负超额收益的桥段并非第一次上演。“激进打法或通道业务都不是长久之计,以稳健超额收益吸引国内外优质资金才是未来活下去、活得好的关键。
投资在小微盘的量化私募也迎来了较大回撤,从最新数据显示,天演、明汯、灵均、稳博等多家量化私募旗下个别产品出现单周超过15%的回撤。护盘资金终于对中小盘出手了量化私募大幅回撤,小微盘扎堆跌停之后,护盘资金终于出手了。
业绩“黑榜”方面,1月跌幅超20%的产品达20只,垫底前十的产品均跌超21%。百亿量化私募:超250只产品跌超20%,冠军最近1个月却涨近11%在跌声一片中,不亏钱已是十分难得,不过还是有部分百亿量化私募产品近一个月取得一定的收益,其中多为中性策略或商品期货等多策略产品。
近日,中山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平安证券被采取监管措施!私募资管业务问题,中山证券及两名相关责任人被监管四是薪酬递延支付机制及私募资管有关业务制度不完善或未及时更新、未有效执行。中山证券两名相关业务负责人也被采取监管措施。不只是中山证券,近期申万宏源证券、平安证券也被监管采取措施。
头部私募抱团微盘股暴亏2月20日,市场传出几家百亿私募面临破产,原因是自营DMA(加杠杆的中性策略)暴亏数十亿元。而DMA里有很多是量化私募管理人自营资金参与的,不会放任自己的钱去承担确定性的亏损,所以就需要减仓,大规模减仓对微盘股会形成‘踩踏’,导致中证1000、中证2000大跌。
近期,有多只私募基金产品净值亏到低于1毛钱、1分钱,引发市场关注。近期,一只名叫“天虫蝉翼4号”的主观多头私募基金产品亏到净值低于1分钱,引发市场诸多关注。“我们的私募产品设置上没有止损线、清仓线,我们也跟客户有过沟通,没有到被迫清盘,所以目前我们还是继续操作,希望后续能把净值做回来。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在海外股市热潮之下,中国内地私募亦加大海外布局。中国私募基金加速全球布局除了布局海外股市,把握住A股细分行业机会的机构亦斩获可观收益。英伟达、减肥神药吸引全球资金在这个财报季,除了耀眼的科技七巨头,减肥药概念股同样不容小觑。
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对DMA等场外衍生品业务继续强化监管、完善制度,指导行业控制好业务规模和杠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监管主基调,指导证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加强期现货监管联动,对包括高频交易在内的各类交易行为穿透监管,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19日,当前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9.15%,在前一周的基础上加仓了0.37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1月初以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虽然其间有反复,但股票私募加仓意图非常明显,当前79.15%的仓位指数创出了近11周的新高。
近日,中山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平安证券被采取监管措施!私募资管业务问题,中山证券及两名相关责任人被监管四是薪酬递延支付机制及私募资管有关业务制度不完善或未及时更新、未有效执行。中山证券两名相关业务负责人也被采取监管措施。不只是中山证券,近期申万宏源证券、平安证券也被监管采取措施。
对于央国企行情能否持续,私募排排网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超九成私募认为央国企有望开启一轮中长期行情,其中科技领域的优质央国企值得重点关注。据私募排排网调查,四成私募看好科技板块的央国企,看好大金融和资源板块的私募占比均为25%,看好大基建板块的私募占比则仅为10%。
同时有私募认为,地产产业链也有望迎来复苏,包括上游建材、下游家居等,可以左侧布局,但也有私募表示当前并不准备参与相关投资机会。机构表示看好在核心城市储备充沛、运营稳健的优质房企。部分私募提前布局地产产业链也有私募称,地产产业链的复苏尚待时日,当前并不准备布局。
财联社此前曾报道过,以券商资管为主的私募资管业务自资管新规过渡期以来持续压缩。而2023年券商私募资管存续产品规模为5.30万亿元,相比2022年底下降15.60%。尽管券商的私募资管业务规模依然在压缩,但也有券商非银金融业分析师向财联社表示,券商私募资管存量规模的降幅已收窄。
耐心等待行情右侧确认信号不过,随着私募仓位的进一步提升以及一季报的临近,建议两会后保持耐心,待右侧确认信号出现后,才是全年更佳的布局时点。
减配美股增持中国股票种种迹象显示,此前热衷海外股票的QDII基金正在转头买入国内资产。多只QDII基金披露的持仓信息显示,基金经理开始削减美股资产的比重,不仅加仓港股,而且还增配了A股资产。博时基金陈西铭:今年是医药行业的业绩兑现之年
私募指增玩“漂移”】在2024年初,在万得小微盘指数、中证2000指数等小市值风格指数大跌的同时,一些名为“某某中证500增强”“某某中证1000增强”的私募产品净值也惊现“偏离式跳水”。
2月份以来,数十家上市公司因回购事项披露最新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有不少公私募“顶流”最新持仓浮出水面,医药、人工智能和大消费等赛道受热捧。2023年股基“前十强”的陈颖密集加仓该公司,其中他管理的金鹰科技创新、金鹰红利价值分别加仓130万股和118万股,而金鹰核心资源则新进186万股。
2024年春节临近,市场震荡之下,反而是私募建议“持股过节”的观点占据了绝对上风。三方调查显示,78.95%的私募建议持股过节。八成私募建议持股过节
2月21日,市场全天低开后冲高回落,沪指一度逼近3000点。截至收盘,沪指涨0.97%,深成指涨0.79%,创业板指涨0.36%。比如盘中逼近3000点的沪指,已经实现6连阳了。这波反弹,沪指已大涨9%。2022年,沪指有一次7连阳,发生在4月底开始的主升浪期间,但涨幅同样不如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