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到了20世纪80年代,家电开始在中国普及,电视、冰箱、洗衣机取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成为“新三件”。 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以及“家电下乡”政策的推动,家电已逐渐进入中国城乡的各个角落。
在传统家电普及的背景下
该行业有投资机会吗?
家电行业可细分为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厨房电器、小家电等子行业。 白色家电是指空调、冰箱、洗衣机; 黑色家电主要是电视机; 厨房电器目前主要是抽油烟机、燃气灶、蒸汽炉、洗碗机四件套; 小家电品类很多,包括厨房小家电、清洁小家电、个人护理小家电等。
今年以来,家电行业基本面向好。 该行业二级市场增速位居各第一行业前列。 这不仅得益于国内市场的复苏,也得益于国际市场去库存结束的到来。 。 分板块看,白色家电、厨房电器板块主要公司的营收和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大部分超过去年第二季度,不少公司业绩表现突出。 黑电行业中,彩电集中度提升,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小家电方面,整体经营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利润表现有所分化。
具体来看,受空调内销高位以及冰箱、洗衣机出口复苏带动,二季度白电行业主营业务增速较上季度有一定幅度提升。 空调方面,近期的复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经销商补货需求,二是工程端商业需求恢复,三是更新需求规模增加。 在渠道端库存较低、经济逐步复苏的有利条件下,空调需求有望持续复苏。 冰洗方面,虽然内销仅出现小幅改善,但出口销量继续大幅增长。 中长期来看,随着以中央空调为代表的品类升级以及整体保有量较低,空调等白色家电的渗透率仍存在提升空间。
此外,家电行业近期在出口销售方面表现较好,出口已进入复苏阶段。 从海关数据看,今年二季度以来,家电出口降幅迅速收窄,并逐步加大。 特别是8月份,家电出口明显走强。 出口数量3.56亿台,同比增长26.75%,出口金额达8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4%。 与7月份相比,这两项都有显着改善。 具体到品类,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炒锅等品类增速最高。 目前家电出口企业订单有所好转,预计将继续在低基数上实现恢复性增长。
除了短期改善外,家电行业在增加国内消费、自主品牌海外出口等方面也存在长期机遇。 国内消费方面,从2022年的数据来看,国内人均家电消费水平约为89美元,与俄罗斯、墨西哥、土耳其、阿根廷等国家较为接近。 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人均收入能达到200至300美元以上的水平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家电出口海外,国内家电厂商首先拥有成本优势,同时也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迭代能力。 近年来,中国家电在全球多个地区的销售比例持续提升。 未来,随着厂商完善全球布局,自主品牌有望在海外迎来长期发展空间。
家电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家电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新房装修带来的新需求,因此被称为房地产的后周期行业。 今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多项房地产政策,包括批房不批贷、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等,随着政策从“保交”到“放松干预”再到进入“降成本”新阶段,家电行业需求有望改善。
家电各个细分行业中,房地产周期后相关性最强的行业是厨房电器。 去年下半年,受疫情影响和房地产影响,该板块业绩增速和盈利能力触底。 今年上半年,由于保交政策带来竣工量增长,该行业收入回升,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复苏态势。
展望未来,家电行业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要求家电产品不仅要满足基本功能,还要智能化、便捷高效。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家电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更加智能的新时代。
“全屋智能、万物互联”不再是遥远的概念,智能家电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这些家电不仅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还具备自适应进化和网络功能。 这意味着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决策过程,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自动调整工作模式,从而有效节省能源并达到最佳运行效果。
此外,智能家电还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起来,形成高度互动的家居系统。 用户不仅可以远程控制它们,还可以让它们相互协作,自动完成一系列家务活。 例如,空气净化器可以与车窗智能系统配合,实时调节室内通风和净化需求。 这种互联交互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极致的用户体验,也极大地释放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让家居生活变得更轻松、更智能、更高效。
就中国而言,家电的演变史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购买电器已经成为一个家庭财富积累的象征。 随着技术与创新的深度融合,中国家电行业也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家电大国,而且是具有自主研发和制造创新能力的家电强国。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家电不仅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而且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走向世界。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家电行业将助力国家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华丽转型。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