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但面对挑战,公私募机构看到了指数增强(以下简称“指数增强”)产品广阔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12只“新”公募指数产品申请,目前大部分已获批。 一些领先的私募机构也推出了具有吸引力的利率或叠加期权保护的指数增长策略产品,争夺“新蛋糕”。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投资者配置需求不断上升、市场底部逐步确认的背景下,指数加成产品方兴未艾,机构应通过差异化的产品设计和布局重塑自身竞争力,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蓝色的海洋。”
“基金发行市场太‘波动’了”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企稳,资金情绪逐渐恢复,但“困难”依然是基金发行一线市场人士的真实感受。
“今年推出的新基金数量太多了。” 一位私募市场人士感叹,一方面,虽然近期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但资金对资金的信任仍在修复中; 另一方面,机构之间的信任表现分化较大。 只有业绩领先的机构才能销售同类型产品。 基金发行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私募排行网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百亿级私募基金平均回撤0.63%,业绩首尾相差30多个百分点。
公募基金也不例外。 天翔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股票型公募基金中,主动型产品规模环比减少470亿元,但指数型产品却逆势增长超多3000亿元。 具体来看,被动型基金凭借便利性、工具性、多元化等优势,规模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ETF规模接近2.4万亿元。 截至4月26日,这一数字攀升至2.45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加逾4000亿元。
规模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市场“玩家”的进入速度加快,竞争也日趋激烈。 数据显示,截至4月26日,华泰柏瑞沪深交易所规模突破2000亿元,易方达中证、华夏上证50ETF等龙头宽基基金规模也突破1000亿元。
指数基金作为被动型产品,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但行业竞争并未达到ETF那么激烈的程度。 天翔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指数基金总规模不足2000亿元,仍有广阔增长空间。
差异化布局尤为重要
穷则变,变则一般,一般则长久。 在“马不停蹄”的基金发行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公私募机构将目光转向指数成长策略,新兴热门赛道的指数成长产品尤其受到关注。
4月份以来,不少基金公司都在争夺行业内各类指数上涨产品的“第一批”。 浦发安盛基金、永盈基金、中信保诚基金、领航基金、天弘基金申报的5只上海科创板100指数增强基金已全部获批; 获批的还有浦发安盛基金。 报告中证A50指数增强基金。
从近期新基金申请情况来看,基金公司布局此类产品的热情非常高。 例如,嘉实基金于4月25日申请了嘉实中证100指数精选增强计划。一些基金公司也在进行多维度投资,希望捕捉更多机会。 以浦发安盛基金为例。 公司于3月中旬分别申请A50指数基金和科创板100指数基金,并于4月获批。
私募股权投资也积极参与其中。 近日,一家百亿级量化私募推出小盘选股策略产品。 产品设计中免除绩效补偿引起市场关注。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近年来,机构或专业投资者对配置工具的需求明显增加,此类产品可以成为他们配置小市值风格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大盘背景下。”公募基金中被动型基金的快速发展,该产品获得的超额收益比ETF更具竞争力。”
另一家私募公司也在其官网宣布,目前旗下部分指数增长策略产品免收业绩报酬和认购费。
此外,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以来,部分量化私募还推出了‘气囊指数上涨’,即将指数上涨策略与指数看跌期权叠加,以缓冲和保障指数上涨产品的下行风险,而投资者将转移部分指数涨幅。” 收入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缓冲。”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资产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行业的竞争将会加剧。 机构要抓住机遇,差异化布局尤为重要。 指数增长策略的推出只是一些机构寻求突破的证据。
机构抓住机遇新增赛道
除了竞争因素外,机构争先恐后地增加新赛道,也是源于对其未来发展空间的乐观预期。
“近年来,绝对收益型基金的快速扩张,加大了市场尤其是个股的波动性,投资难度明显加大。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许多新技术和理念需要学习,大部分机构的研究实力明显吃紧,因此捕捉行业beta、满足配置需求的工具型产品很受欢迎,市场非常广阔。”一位媒体人士表示。上海一家规模较大的私募股权公司。
浦发安盛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总监孙辰金也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公司立足于新兴指数基金公司的定位,不断完善产品谱系。 在被动投资马太效应较强的背景下,公司的业务布局需要更加灵活高效,比如安排一些创新的指数提升产品,充分吸收同行在产品布局上的经验,分析自身的行业定位,并汇集业务资源,高效利用,找到差异化玩法。
此外,不少机构希望与时俱进,顺势而为。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未来A股将不断涌现诸多结构性机会。 与宽基指数相比,细分赛道、细分风格的指数上涨产品更具配置价值。
“在进行产品布局时,要及时跟踪行业动态,尽量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布局相应的产品,前瞻性地为投资者准备工具。” 孙辰金说道。
永盈基金人士也表示,近两年来,公司在指数业务上持续发力,精心布局最前沿的“硬技术”。 其“智选”产品系列布局了创新药物、低空经济、仿人机器人、卫星互联网等灵活细分潜力板块。
去年以来,多家私募管理人推出了与科技、医药、新能源等相关的指数成长策略产品。一位百亿级私募人士表示,未来资本市场的机会一定是结构性的。 科技、医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符合经济转型方向的细分赛道存在丰富机会。 因此,相关指数产品有望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点。 参与市场的重要配置工具。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