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市场的直观表现,无疑是“价格下跌”。 2023年以来,光伏价格震荡下跌,叠加电池技术加速迭代,行业参与程度空前。
以12月6日中国河南汇能2023-2024年第二次光伏组件集中采购为例,参与招标的组件企业报价普遍低于0.95元/瓦,部分企业甚至曝出了约1000元/瓦的低价。 0.86元/瓦。 。 与今年年初1.8-1.9元/瓦的水平相比,此类组件的价格已经腰斩了一半。
低价格使企业面临短期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近日,阿特斯阳光电力董事长曲晓华在2023年彭博新能源财经论坛上直言:“光伏行业目前正处于‘史上最强内卷化’之中。” 我们不应指望明年光伏发电的单瓦盈利能力会特别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竞争要从2024年开始。SMM光伏首席分析师石振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明年上半年,光伏市场将是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他们将直接面临能否生存的问题,而不是利润的问题。
企业盈利能力遭遇挑战
不可否认,价格下行已成为2023年光伏市场的主旋律。
随着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多晶硅价格快速下跌,带动产业链其他环节(硅片、电池片、组件)跟随下跌。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1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多晶硅价格持续下跌,单晶致密料成交价格跌破6万元/吨,成交均价6.04万元元/吨。 粗略统计,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已下跌60%以上。
在价格传导和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零部件价格迅速跌破1元。 12月6日数据显示,国内182 PERC单面组件价格为0.9-1.08元/瓦,组件价格为0.93-1.18元/瓦,异质结组件价格为1.25-1.35元/瓦。
记者注意到,近期组件招标过程中,光伏企业报价频频在0.95元/瓦左右,甚至低于0.9元/瓦。
12月6日,除了中核惠能2023年至2024年光伏组件集中采购第二次开标外,宝利鑫新能源也对40兆瓦组件开标。 据行业媒体报道,参与的头部组件企业最低报价降至0.83元/瓦,整体均价维持在0.9元/瓦左右。
一位二线组件企业市场人士评价:“还会继续下跌,明年跌破0.8元/瓦也不是不可能。”
高端股份表示,目前光伏行业各方面都出现建设不足、价格偏低的情况。 短期来看,各方面都面临利润下降的风险,行业或将迎来一轮清理产能的竞争。
晶科能源认为,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有望加速行业内落后产能的出清,最终促进供需平衡。 未来,整合并具有技术领先或规模和成本优势的公司将有更好的盈利机会。
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降,给企业盈利带来巨大挑战。
记者注意到,以通威股份、大全能源、TCL中环、宏源绿色能源、爱旭股份、隆基绿能等为代表的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企业均经历了业务运营在第三季度。 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局面。
其中大全能源、TCL中环、爱旭能源三季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5.53亿元、137.56亿元、63.6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57.38%、24.19%、35.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89亿元、16.52亿元、5.7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7.61%、20.72%、27.14%。
不过,与三季度相比,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光伏企业盈利能力或将进一步承压。
“四季度行业去库存将持续,产业链价格降幅将放缓。由于一季度是传统行业淡季,2024年一季度可能出现利润触底回升的信号”。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分析。
中信建投预计:“今年12月至明年春节前,光伏产业链价格底部将出现,随着2023年下半年新增低价订单开始大量交付, 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订单价格将会上涨。” 瓷砖盈利能力底部位置有望确立,届时产业链价格和盈利能力将进入L型底部。”
石振伟告诉记者,与三季度相比,四季度光伏价格才真正进入崩盘阶段。 明年上半年,将是光伏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时候。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明年将关乎生存,而不是利润。
未来2-3年供需结构将加速调整。
近20年来,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金融危机、光伏“双反”政策和“5·31”政策引发的三次行业危机。 这些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光伏需求端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产品价格也遭遇价格下跌的风险。 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
如今,光伏市场面临新一轮变革。 由于光伏市场本身供需关系的变化,产能过剩风险加剧,新旧产能叠加,竞争加剧。
连日来,减产、工厂关闭、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
其中,光伏报道的两则消息引起外界关注:一是光伏制造商REC因电价高企关闭了位于挪威的多晶硅生产厂;二是光伏制造商REC因电价过高而关闭了位于挪威的多晶硅生产厂; 另一个是韩华集团子公司韩华公司表示将关闭位于韩国阴城的工厂。 的3.5吉瓦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工厂,该公司将为员工提供自愿遣散费。
与此同时,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工厂出现减产、开工率不足的情况。 分析师指出,展望12月,除少数零部件厂商因订单支撑维持高开工率外,多数厂商将减产应对。 关于裁员,记者了解到,目前这并不是普遍现象。 部分原因涉及工厂新旧产能的迭代,人员调整自然成为问题。
集邦咨询新能源事业部总监王健表示:“未来两三年,光伏产业链将处于去产能过程中,新增产能扩张增速将持续下滑。 ”
记者注意到,当前光伏产业链供需格局正在调整。 一方面,受光伏产业链环境变化影响,产品价格下降,部分企业主动选择终止扩产或推迟投资; 另一方面,受资本市场再融资政策影响,企业融资受到限制,从而被动收紧扩产动作。
晶澳太阳能在11月的路演中表示,短期内(半年到一年),龙头企业将通过成本优势提高市场份额。 一些龙头企业将受到资本市场再融资收紧的影响,负债率出现倾斜。 经营性现金流高,无法覆盖资本支出,可能会减缓新增产能的步伐; 二三线企业不得不减产、停产,甚至退出行业,尤其是明年春节前后。 因此,规划中的新增产能建设可能会放缓、暂停甚至取消,市场竞争格局大概率在明年下半年得到改善。
石振伟告诉记者,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整个光伏产业链供需关系的目标不会很快实现。 但明年确实会有一些企业被淘汰,特别是随着新旧产能迭代加速,P型产品库存和销售压力会比较大。 现阶段,垂直一体化企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更具竞争力。
施振伟也认为:“在终端电站的需求侧,解决网耗和用地空间问题也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