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报告》首先概述了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情况。 从银行理财、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各资产管理子行业的发展现状。 然后从宏观经济和资本方面出发。 从资产端、机构端四个维度全面透彻解读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逻辑。 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进行了展望,为观察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概况
《资管新规》出台后,大量不合规的资管产品和理财业务因监管限制而面临整改。 拥有大型银行理财和渠道业务的信托、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大幅下降。 虽然进入2022年后部分产品和业务已经企稳,但恢复增长仍需时日。 与此同时,以主动管理能力着称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险资管规模始终保持良好的正增长,逐渐成长为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增长的主力军。 。 从我国理财市场结构来看,银行理财规模最大,其次是基金、信托和保险资管规模。 总体上呈现出以银行为核心、非银行机构蓬勃发展的良性竞争发展格局。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复苏确定性较强,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投资者情绪有望提振。 前期因市场周期性调整、客户压力赎回等因素而流失的理财规模,可能会逐渐回归理财市场。
(一)银行理财 2023年前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产品发行量企稳回升,业绩基准波动下滑。 二是2023年前8个月,“固收+”产品发行量持续震荡上升,创历史新高。 此后连续两个月回落,但较2022年同期仍增长一倍以上。但“固收+”产品业绩基准自三季度以来有所下滑。 三是现金管理收入低迷。 全国银行理财市场50只精选6个月投资周期产品收益出现波动下滑。 1年期投资周期产品的3个月和6个月收益率区间差异有所收窄。 目前,银行理财正在加速拓展代销渠道,大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考核机制也日益完善。 此外,银行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不断加强投资研发。 面对与基金、信托等各类产品的同样竞争,它们逐渐丰富产品设计,正从快速扩张转向精细化发展。
(2)2023年信托资产余额将继续反弹,二季度增速加快。 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基于单一信托的传统渠道业务受到限制,信托公司利用自身的制度优势加速转型。 近年来,信托公司普遍加强渠道建设,注重培育主动管理能力。 集合资金信托占比进一步提高,新增信托资产来源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 2017年以来,虽然信托业务规模有所下降,但信托行业实收资本、信托赔偿准备金和未分配利润保持稳定增长,应对风险的能力稳步提升。 当前,信托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推进,信托业将面临更多新领域、新模式,也将为信托公司带来更多开放的发展机遇。 。
(三)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持续创新高,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资产净值大幅增长。 进入2023年以来,货币型公募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较2022年大幅回升,股票型公募基金3个月、6个月区间收益表现明显好于年初。年。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进一步推动长期资金入市,公募基金将迎来更大规模的长期稳定资金和历史性发展机遇。 此外,在“碳中和”高层战略下,发展绿色公募基金也是参与绿色金融的重要机遇。
(四)私募基金 在私募基金回归投资本源的背景下,从产品规模来看,2023年以来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大幅下降,但私募基金管理规模总体保持稳定2018年以来增加。 进入2023年以来,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较2022年大幅回升,并于2023年7月创出历史新高。从产品收益来看,区间收益触底反弹,复合策略相对稳定。
(五)券商资管 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券商资管总规模有所下降。 从总量上看,作为渠道业务重灾区的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规模持续下滑,其中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已超过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规模。资产管理计划,意味着新的发展动能正在逐步取代旧的发展动能。 。 展望未来,随着券商大集合资管产品“公募”转型稳步推进,大部分拥有公募牌照的券商和资管机构将聚焦固定收益类产品。 但主动的股权资产投资研究能力仍显不足。 这是一些券商和资管机构不得不面对的短板。 对于券商和资管而言,提升投研能力、深化主动管理仍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六)保险资管 2023年,境内保险资管机构数量将扩大至33家。回顾2018年以来保险资管机构的扩容情况,主要表现为外资机构获批保险资管金融扩大开放背景下的资管牌照,原有大型保险机构的另类投资平台转型为保险资管机构。 从行业表现来看,2020年以来,保险公司总资产总体保持波动增长态势。 保险资金余额变动主要受投资余额影响。 两者变化趋势基本同步,银行存款余额保持稳定。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逻辑
首先是宏观经济方面。 2023年第三季度GDP(国内生产总值)显着高于市场预期,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高增长; 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平稳增长,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房地产供需结构仍处于调整阶段; 随着各地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服务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服务零售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库存显着降低; 2023年以来,货币政策精准连续执行,短期利率明显回升,国债利差持续收窄; 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趋同,收入同比增速明显提高。 财政逆周期调节的紧迫性加大。
第二是财务方面。 短期来看,受2022年末理财净值大幅波动导致资金外流影响,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持续下滑,被大众理财超越。资金。 随着理财资金加大对高流动性资产的配置,银行理财产品的防御性有望增强。 加之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吸引力下降,理财规模有望回升。 长期来看,我国资产增速全球领先,理财需求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家庭资产配置正在转型,理财成为重要载体。
三是资产端。 2023年,债市先跌后涨,信用利差明显收窄; 在股权资产注册制全面启动和全球股票市场复苏的背景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迈出新步伐; 公募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项目扩张趋势未变,但自2023年以来回调明显。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关注REITs底层资产质量; 房地产企业融资大幅下滑,销售数据持续低迷。
第四是制度方面。 从渠道来看,销售渠道日益多元化,目前呈现“直销与代销并重”的发展格局; 各金融机构越来越重视通过科技赋能促进业务转型发展。 从产品角度来看,领先的资管机构致力于打造差异化的旗舰产品。 各资产管理机构要积极推动股权、多元资产、另类投资产品发展,做大做强指数产品,积极把握养老金产品概念。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产品趋势。
财富管理市场未来展望
首先是宏观经济方面。 经济改革方向明确,宏观政策与时俱进; 高技术产业投资领先,房地产投资依然低迷; 消费市场无需悲观,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逆周期调节再提,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健; 财政政策仍将保持强劲,特别强调国债支持。
第二是财务方面。 短期来看,存款利率继续下行,“储蓄转移”或将加剧。 长期来看,第三支柱空间广阔,养老业务潜力巨大; 家庭资产配置将发生转变,金融资产将继续配置。
三是资产端。 固定收益资产债券收益率仍下行,城投债净增额难回升;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复苏,权益类资产微观流动性将回归均衡; 公募REITs市场环境日趋成熟,长期投资价值不改革; 楼市政策密集出炉,我国住房制度长期新发展模式被明确确定为“商品房+保障性住房”双轨制。
第四是制度方面。 从渠道角度看,投资教育任重而道远,财富管理机构从卖方销售向买方投资咨询转型是必然趋势。 从产品端看,各机构应着力提升投资研究核心能力,实现宏观、战略、行业、公司的全维度研究覆盖,逐步完善产品谱; 以养老金为首的财富管理需求逐渐多元化,ESG等主题投资方兴未艾。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