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① FSD技术可能已接近成熟,目前正处于正式大规模推送的前夜。
②FSD进入中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望利好中国车企整体智能化进程。
中信证券认为,经过三年的测试,特斯拉的FSD(全自动驾驶)在算法、数据、硬件等方面已经建立了坚实的壁垒。 虽然仍是L2+产品,但可能具备初步的L3能力,用户整体评价是积极的。
在北美,中信证券判断FSD已经到了正式推出的前夜,有望在下一代V12版本中正式去掉Beta,渗透到更广泛的消费者中。 在北美之外,特斯拉也在积极推动FSD的落地,进入中国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有望加速中国车企整体智能化进程。
▍美国:FSD技术可能已接近成熟,目前正处于正式大规模推广的前夜。
特斯拉打算通过FSD功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目前仍是Beta版本,仍是受监管限制的L2+产品。 我们认为,经过3年的测试,FSD Beta在技术方面或已初步具备L3能力,有望在驾驶员接管的前提下实现高水平的自动驾驶。 根据特斯拉2023年1月25日发布的4Q22 Deck显示,FSD Beta版本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的部署量已达到40万辆,而截至年底特斯拉在北美的累计销量约为170万辆2022年汽车普及率超过20%。 同样从2022年底开始,特斯拉陆续取消了FSD Beta的安全评分机制,加速北美地区的功能推送,统一了高速/城市技术栈。 我们认为,这或许都意味着FSD已经来到了正式大规模推送的前夜。
目前FSD Beta已经迭代到V11.4.4版本,马斯克于6月27日在推特上回应评论称,FSD V12版本将删除Beta并作为正式版本发布。 我们预测这个时间点可能是在2024年前后。 届时,如果马斯克兑现之前提到的“1个月免费试用”计划,FSD在北美的选择率有望大幅提升,并通过1.5万美元的高价(一次性买断价)而预计90%左右的高毛利润,给特斯拉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和收入。
▍中国:FSD进入中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望利好中国车企整体智能化进程。
虽然具体时间未知,但我们认为FSD进入中国是总体趋势,落地还存在两大门槛: 1)资质:特斯拉的影子模式极有可能被判定为地图测绘测绘活动。 如何与甲级测绘资质进行比较 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我国道路数据的合法合规采集还有待探讨的空间。 2)数据:道路数据高度敏感,因此我们认为特斯拉在中国收集的数据很可能不会被发送回美国。 有必要在中国建立数据和超算中心,打造数据闭环工程团队。
我们认为,FSD在中国实施后,有望加速整个中国电动汽车的智能化进程,在加强消费者教育和意识、扩大市场的同时,促进优胜劣汰。 深耕高端智能驾驶功能并以此为差异化卖点的中国车企或许会受益,但对于受价格战影响较大、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的中低端车型来说,未来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壁垒:特斯拉FSD可能领先国内乘用车厂商2-3年,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算法:特斯拉从2020年开始在感知算法端推出了BEV+,凭借这一理念,大幅提升了视觉方案的感知精度,领先国内顶尖玩家2年左右。 此外,马斯克表示,下一代V12版本的FSD计划实现端到端的自动驾驶。 届时,自动驾驶汽车端车型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特斯拉在算法端的领先地位也可能进一步凸显;
2)数据量:“百万车队+影子模式”让特斯拉在数据量上大幅领先于其他有轨电车玩家。 相比之下,自研能力较强的国内新造车企业销量仍有待提升,且仍主要依靠少量测试车辆进行数据收集;
3)数据闭环:特斯拉构建了高度自动化、流程化、工业化的数据训练体系,包括数据采集、标注、训练等闭环流程,以及超算中心道场等基础设施。 这需要超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大量的经验诀窍,国内玩家的数据闭环还需要完善。
4)硬件:特斯拉自研自动驾驶芯片FSD和HW硬件系统。 搭载第二代FSD芯片的最新版本HW4.0已于23Q1在美国发货。 自研硬件系统与神经网络算法的高效耦合有望帮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实现更好的降本增效,而中国车企的芯片和域控仍大多外包。
▍危险因素:
FSD技术进展不如预期,V12版本迟迟没有实现; 北美FSD的选择率低于预期; 消防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欧洲和亚洲以及其他非北美地区的FSD进展低于预期; FSD长期以来未能登陆中国; FSD在华大幅降价,挤压中国车企空间等。
▍投资建议:
在美国,特斯拉FSD已经到了正式大规模推送的前夕,下一代V12版本有望去掉Beta,作为正式版本发布。 届时,如果马斯克兑现他提到的“1个月免费试用”计划,FSD在北美的选择率可能会大幅提升。 建议继续关注FSD V12版本的推送。 此外,特斯拉还积极推动FSD功能在北美以外地区的落地,包括亚洲、欧洲、中东等国家。 海外扩张有望进一步丰富特斯拉的场景库,并带来可观的收入。 建议继续跟踪FSD海外的实施情况。 在算法、硬件和数据方面具有优势的特斯拉(TSLA.US)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
而如果FSD正式进入中国,则有望加速中国电动汽车的智能化进程。 一方面,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先者,有望通过FSD提升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认知,扩大市场容量。 此外,深耕高端智能驾驶功能并以此作为差异化卖点的车企有望最先受益。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芯片、域控、传感器、线控底盘、汽车以太网芯片等供应链有望整体受益于高端智能驾驶渗透率的提升。 建议关注自动驾驶芯片厂商。
相关报道
“大空头”虎视眈眈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在二手车市场可能一文不值
“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了!北京、上海相继发布大动作,自动驾驶行业三重拐点即将来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