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①提出到2025年,北京万人拥有机器人数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②《提案》提及人形机器人7次,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大型模型9次;
③上海、深圳此前也发布了机器人发展规划,提到了人形机器人和大型模型。
国内机器人产业再次迎来政策利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方案》)。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了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机器人产品,培育了100个具有国家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 万人拥有机器人数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建议》中7次提到人形机器人,9次提到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大型模型。 具体包括:
1.强化仿人机器人布局:聚焦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加大仿人机器人布局力度,重点突破仿人机器人通用样机、通用人工智能模型等关键技术,大力推动开源控制系统、开源芯片、开源仿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2.开发多模态大模型:突破大模型多模态数据融合关键技术,开发对图像、文本、语音、力、热、电和磁;
3.稳补强链条。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关键产业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链稳补强。
北京并不是第一个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结合并提出发展仿人机器人产业的地方省市。
此前,5月31日,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加快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行动计划(2023-2024年)》,其中提到通用型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开发应用并加速广东建省。 仿人机器人制造创新中心等
6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对仿人机器人、大型模型、和计算能力。
▌行业短期大幅上涨,长期看AI将加速产业化进程
在二级市场上,人形机器人和实体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炒作的衍生品,成为热门概念。 该板块已连续多日上涨。 A股机器人指数()自4月份低点以来已上涨逾10%。 、江苏雷力等人均取得了出色的表现。 截至发稿,友德精密、联成精密涨停。
从长远来看,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供给减少将继续推动机器取代人力。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机器人行业有望扭转量产迟缓的困境,加速商业化。
只关注今年:2023年初,投资挪威人形机器人公司1X,谷歌推出视觉语言模型PaLM-E,并将其应用于工业机器人; 4月,阿里巴巴将钱文大模型接入工业机器人; 5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展示了精确的控制和感知能力。 同月,英伟达发布了新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平台。
马斯克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超过人类,其长期价值可能大于汽车工业; 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也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将是体现智能。
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此前曾提到,LLM(大型语言模型)之后的下一个范式一定是机器人。 从当前时间点来看,硬件实体机器人也是大型模型的重要落地场景。
▌国内硬件供应商机会更大。 这些公司布局核心零部件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本土企业是机器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未来广阔市场空间的背景下,国内供应链有望分得一杯羹。
仿人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软件侧(环境感知模块、智能AI芯片模块、操作系统模块)和硬件侧(运动控制模块)。 天风证券分析师孙小雅认为,特斯拉大概率会自己做软件,尤其是算法。 因此,从A股投资机会来看,国内硬件供应商有更大的机会。
综合多个机构的观点,无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人形机器人,运动模块的价值最高。 对于仿人机器人来说,硬件的三个核心部分是旋转关节、线性关节和手关节。 相应的核心部件包括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谐波减速机、丝杠(行星滚轮、T型滑轨)、传感器等。
上市公司中,这些公司均有产品技术布局:
电机:无框力矩电机(步科、豪志机电)、空心杯电机(满氏电气、鼎智科技、江苏雷力、伟创电气)。 汇川技术、合川科技是国内伺服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也有直驱电机的相关产品和布局;
减速机:谐波减速机(格林谐波、丰力智能、汉宇集团、双环传动、国茂股份、豪志机电)、RV减速机(中迪达、双环传动、秦川机床、巨轮智能、上海机电)。 绿谐波是国内谐波减速器的领导者,市场占有率达40%。 中大、国茂等企业在各自减速机细分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
丝杠:鼎智科技、秦川机床、恒力液压。 该领域在国外处于高度垄断状态,而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 以中船704、博特精工、思瑞传动、中孚机械等为代表的非上市企业率先涌现; 上市公司中鼎智科技微型行星滚柱丝杠研发、生产已达成里程碑;
传感器:汉威科技、科力传感、宝龙科技。 传感器下游环节众多,全球竞争集中。 以 为代表的领先企业很容易形成规模经济。 本土企业在汽车、仪器仪表、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逐步打开工业领域本土化大门。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