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上市公司认购融资规模缩水! 截至7月7日,据同花顺iFinD数据库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646家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3826只,合计金额3176.09亿元,同比减少近133只。亿元。 从理财产品类型来看,结构性存款仍最受上市公司青睐,而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则大幅下滑。
近年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规模均有所下降。 国金证券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齐星指出,受新冠疫情影响,非金融企业净利润下降,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降,上市公司财富管理规模萎缩的主要原因。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下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7日,共有646家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3826只,总金额3176.09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2年同期,共有836家上市公司持有理财产品5420只,认购总额达4506.19亿元。 可以看出,目前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认购金额均有所下降。
从理财产品类型来看,结构性存款仍最受上市公司青睐,规模居各类产品之首。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累计办理结构性存款2238.9亿元,约占全部理财产品的70%。 其次为券商理财、银行理财、存款、通知存款,认购股数分别为203.68亿元、176.18亿元、146.33亿元、114.92亿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整体有所下降。 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跌幅最大,被券商理财产品超越,跌至第三位。 认购金额较去年同期的417.49亿元减少过半,认购产品的上市公司数量也从155家减少至62家。
为什么以前上市公司热衷收购理财,为什么最近热度下降了?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不会带来经营风险,是限制下的最优方案。” 齐星分析道,“一方面,当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减弱时,他们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风险。随着再生产的扩大,资本支出与收入的比例下降,剩余资金自然会被转化为存款和理财,这一现象自2020年疫情以来一直持续。另一方面,政策支持银行为实体经济输血,银行信贷利率不断下行,优质企业可以获得银行贷款。以极低的价格信贷,然后购买理财产品,随着整个市场的收益率曲线下移,套利空间逐渐缩小,如果企业信心恢复,闲置资金自然会转化为厂房、设备等资产带动生产”。
对于近两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的下降,齐星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与去年同期相比,非金融净利润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企业余额为7685亿元,这一点比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8138亿元。理财净值化转型后首次受到冲击,渠道调查显示,投资者持有理财意愿减弱。三、降息导致整体收益利率曲线中点下移,当前理财产品基准收益率大幅下行。”
购买信托产品规模大幅下降
在上市公司认购的众多理财产品中,信托产品因其风险较低、收益较高而一度受到青睐。 但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的热情一降再降。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仅有36家上市公司购买了信托产品,总价值约为65.84亿元,较2022年同期44家公司购买的81亿元大幅下降,而2022年同期购买信托产品的金额为128.93亿元。 2021年几乎“减半”。 “从产品端看信托,信托产品购买量下降,一方面是信托融资规模受到控制,另一方面是信托收益下降以及信托雷暴事件频发。在过去的两年里。” 齐星分析指出。
统计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上市公司购买信托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大多集中在3%至5%之间,高峰期预期收益率水平较低。 122条信托产品购买信息中,预期收益率在此区间的数据有83条,且大部分委托期限在6个月或一年以内。 预期回报率高于6%的数据有15条,预期回报率超过7%的数据仅有2条。 计划”,委托期限为550天,预期收益率为8.7100%;“广信·万宝金·新智一号”的预期收益率为7.8500%。
此外,近两年,上市公司购买信托时也曾出现过雷阵雨。 今年4月11日,恒银科技发布《关于购买信托产品逾期赎回进展的公告》,表示其2021年购买的两款信托产品到期未足额兑付。 3月18日,洋河股份也发布了《关于延续委托理财的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江苏洋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收到中航信托有限公司文件如果信托计划预设期限届满,但信托计划项下资产无法变现,则信托计划将被展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1日起,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正式实施。 “信托业务三分类是监管的精细化。” 齐星告诉记者,“过去,根据《信托法》等相关文件对信托产品进行分类,只是简单区分单一信托和集合信托。大类、25个业务品种,是为了引导业务回归到信托的本质。”寻找并专注于资产服务业务。”
开户炒股尊享福利,获得60天投资顾问服务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