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继4月15日快速下跌后,16日中小盘股加速跳水。
春节前后小盘股暴跌,量化产品赎回,管理者主动或被动抛售,最终导致量化产品净值快速下滑的故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这一次,量化机构将如何应对这一风险?
“这次性质不同了。” 一位百亿量化私募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年前“量化危机”的最大特点是“市场风格转变”、“滚雪球敲门”、“小微股扎堆” 。 ”以及许多其他的诱因加在一起。 上一轮危机过后,一些量化经理改变了合约,降低了止损线,一些量化经理降低了小微盘的暴露风险。 可能引发危机的因素无法形成“综合力量”。
“DMA(加杠杆的中性产品)可以控制杠杆,我认为没有必要干预指数增强产品。” 上述经理告诉记者。
牺牲超额收益换取业绩稳定
小盘股和微型盘股连续两日大幅下跌。 4月16日,A股市场再次出现极端行情。 截至收盘,沪深京共有5100余只个股下跌,其中1699只个股跌幅超过9%。
其中,小微股成为“重灾区”。 在昨日8.88%的跌幅基础上,Wind微盘股指继续低开低走,最终收跌10.55%,今年以来累计跌幅已超过32.78%。 沪深2000指数收盘下跌7.16%,两日跌幅达10.94%。
上一轮小微市场抛售危机之后,一些领先的量化经理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
“我们现在对小微股的暴露风险控制得比较严格,提前做了一些防范。” 一位管理规模超200亿元的量化私募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据记者了解,“一季度收紧针对小微盘敞口”是业内普遍现象。
在当前市场下跌的情况下,一些量化交易者决定改变交易策略。
“未来我们需要在产品中加入更多基础量化策略,放弃一些高频策略。” 一位量化策略交易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表示,按照预测周期分类,基本面量化策略、统计套利策略和高频策略是三大策略。
所谓“基本面量化策略”,就是根据公司基本面的数据信息(包括公司财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然后进行预测。 使用更基本的模型意味着更长的预测期、更低的周转率以及更低的公司超额回报。
这意味着上述量化交易者用部分超额收益来换取其产品的业务稳定性。
他并不孤单。 资深量化从业者唐宇也将产品仓位向基准成分股收敛,减少选股之外的成分股比例以及各类风格的暴露窗口。
但配置风格向成分股靠拢也意味着牺牲部分超额收益。
瑞联集团(瑞联集团为瑞联景春母公司)中国区投资研究负责人郝康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考虑到中国资本市场的基本特征和政策背景,在在新“国九条”和《程序化交易条例》政策引导下,量化投资机构对基本面因素和替代因素的探索未来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表示,作为一家强调基本面与量化相结合的外资私募机构,瑞联景春将进一步加强对“smart beta”等基本面的研究以及策略制定中低频基本面因素的开发,将更好地在宏观因素、市场风格因素等方面与自身的量化模型相结合。
修改合约并降低止损线
上述百亿量化私募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微盘股和小盘股的股价下跌并非“同时发生”。
回顾春节前后上一轮“数量危机”,1月1日至1月22日,汇金“国家队”持续在上海、深圳买入,市场风格逐渐从小票转向大票。 1月22日至1月26日,雪球袭来,沪深300指数止跌反弹。 但中证500、中证1000滚雪球般的预期增加,投机性空头受到狙击。
1月29日至2月2日,小票流动性危机显现。 雪球被敲进去后,期货指数贴水迅速拉大,中性策略开始平仓。 多头部分集中抛售,导致小票进一步下跌。 此时,大量中性产品和指数上涨产品出现了较大的超额收益。 提取。
2月5日至2月7日,“国家队”大量买入CSI、CSI。 期货指数大幅上涨,基差大幅波动。 与此同时,非成分股小盘股流动性加速,走势崩盘。 、中性和DMA遭遇多空双杀,集中爆仓或换仓,小盘股流动性危机达到顶峰。
2月8日,小盘流动性危机有所缓解。 汇金公司开始买入,DMA清算结束,资金逐渐开始买入超跌股票,一些经受住危机的量化产品也得以修复部分损失。
“除了减少小微盘风格的敞口外,上一轮危机之后,一些管理人修改了合约,降低了清算线和止损线。 因此,他们的产品不会轻易触及爆仓线和止损线,所以他们专注于爆仓或兑换。 仓库危机不会轻易发生。”前述百亿级量化私募经理表示。
量化机构很难完全规避风险
尽管部分管理人控制了小微盘的敞口风险,但全市场选股的量化产品却无法完全规避风险。
白鹭资管曾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针对中证500指数的产品,业内的普遍做法是从整个市场中选择股票(中证500指数的成分股约为市场中的300至800只股票) A股共有近5000只股票,这意味着大约80%的股票市值小于中证500指数成分股)。
“同时,由于量化策略持仓非常分散,持仓数量往往达到1500至2000只股票甚至更多。 此时,在全市场选股的情况下,除非模型有特殊偏好,否则仓位中一定比例的小市值个股是必然的,而不是由主观倾向决定的。”白鹭资管表示。
据私募排行网显示,3月份,随着小微股的反弹,股票量化多头产品(又称:指数增强产品)今年首次实现正超额。 但由于该指数以震荡为主,涨幅不大。 因此,3月份量化长期产品的收益主要来自于超额缴款。 在3月份反弹的基础上,一季度股票数量超额和盈利降幅分别收窄至-3.39%和-4.14%。 其中,一季度实现正盈利的产品有588个,占比27.45%。
业绩回升,但市场恐慌情绪依然存在。
4月9日晚间,北京某“大牌”量化私募巨额赎回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据悉,传闻涉及的私募基金为北京汉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德投资”),被赎回的产品为汉德金选量化混合第一期私募股权证券投资基金。
4月10日下午,汉德投资在其官方微博上澄清称,所谓“大额赎回”金额比例实际较小(超过500万元),对日常经营没有影响,公司业绩也未受影响。近一段时间以来公司相关产品一切显得正常。
“巨额赎回是基金产品合约中的一个术语,每个基金合约都有。公司触发巨额赎回并发布公告是很正常的。这种正常赎回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无疑是当前市场的真实反映。”恐慌。 。” 一位量化私募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如今,量化机构再次经历小微行情后,业绩依然出现下滑。
“在2月8日市场情况(20%个股上涨,80%个股下跌)的背景下,这两天我们同行和同行的超额表现都是负面的。” 百亿私募品牌部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这次故事又将向何处发展呢? 量化机构的应对策略是否真正有效,等待时间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