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据证监会主席吴清解读,“九条新条”是当前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国务院出台“九条”关于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和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和政策规范进一步升级,体现了对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重视和坚定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决心。 (二)稳定是基调,严格是第一要务。 我们更加注重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及时补短板和强弱项,延续“严格监管”基调。 (三)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显着优化,持续增强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实力和服务能力,推动中长期资本市场进入资金流入市场。 这份“新国九条”明确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规划。
前两次“国九规定”分别于2004年1月31日和2013年12月25日出台。前两次“国九规定”出台后,从中长期来看,市场指数表现相对较好。 此时出台“新国九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保护资本市场的决心。 结合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股市或将有更多上涨动能。 与前两条相比,“新国九条”措辞更加严格,涉及层面更多,规定更加细化; 他们强调“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后续资本市场的监管可能会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 而不是仅限于证监会的范围。 我们相信,后续制度细节将在完善上市标准、充分发挥证券资金作用、优化分红、规范减持、严格执行退市标准、打击违规行为、引入中长期资金。 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可投资性和回报率有望改善。
一、提高上市公司可投资性,落实“棘手”、棱角分明的监管要求
(一)严格控制发行上市准入,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 “新国九条”再次强调,要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 与3月15日证监会文件不同的是,这份“九新条”明确提出完善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技创新属性评价标准和科创板。 我们认为多层次市场建设有望进一步加快。 未来,我们可能会对各板块列出的财务指标进行更加细化的区分,适当提高部分板块的财务标准,优化板块定位规则,同时兼顾不同科创企业的经营特点。科技型企业,从而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多元化的投资标的,让不同的企业在合适的板块上市。
(二)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全面完善减持规则,加强现金分红监管。 在严厉惩治业绩造假方面,构建资本市场打假综合惩戒体系,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挪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落实“全方位问责”。 在全面完善减持规则体系方面,“新国九条”要求严格规范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减持,坚决防止各类绕道减持的原则实质重于形式。 未来监管部门预计将出台上市公司减持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减持规则更加细化。 不允许实际控制人通过二级市场减持,防止利用“身份”、“交易”、“工具走弯路”。 在加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方面,限制大股东减持,对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较低的公司实施风险警示。 加大对优质分红企业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提高分红率,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三)加强退市监管。 一是进一步收紧强制退市标准。 二是进一步畅通多个退市通道。 三是进一步降低“空壳”资源价值。
“新国九条”明确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妥善处理功能与盈利的关系。 支持建立“长期货币、长期投资”的政策体系。 大力发展股权型公募基金,大幅提高股权型基金比重。 建立交易所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促进指数化投资发展。 全面强化基金公司投研能力,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由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 我们认为,提高机构专业能力、增加投资者长期回报符合此前“以投资者为本”的要求,重点仍然是加大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相应地,基金投资管理和销售考核制度也应向“长远”方向进行改革。
三、金融市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金融市场与新生产力发展相匹配。 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普惠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以及国有资产和国企改革。 执行。 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实体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违法违规成本显着提高。 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改。 加强对证券期货犯罪的联合打击。 加强行政监督、行政审判、行政检察之间的高效协调。 进一步深化中央地方和部际协调,加强宏观政策协调。 建立中央、地方、跨部门的监管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
建议重点关注潜在投资机会:(1)收益稳定的高分红/分红策略,其中部分积极削减不良资产和贷款额的国有制造企业产能正在改善,重点关注持续性股息稳定,回购增持,并购重组预期方面的投资机会。 (二)结合“新质量生产力”政策推进,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医药生物等具有长期景气度的细分方向。 (三)有望受益于证券基金机构“做优做强”和资本市场长期改革方向的龙头金融企业。
风险提示:股票市场风险、技术指标失效风险、地缘政治局势影响风险偏好、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能力较差、债券市场风险、外汇市场风险、金融期货波动风险、商品期货波动风险、政策执行风险正如预期的那样。 等待。
一、“新国九条”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是继2004年、2014年两次“国家九条”之后,资本市场的第三个“国家九条”(以下简称“新国九条”)。
据证监会主席吴清解读,“九条新条”是当前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指导性文件“1”。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国务院出台“九条”关于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和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和政策规范进一步升级,体现了对资本市场体制改革的重视。资本市场制度和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凸显以人为本的中心价值取向。 (二)稳定是基调,严格是第一要务。 我们更加注重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及时补齐体制机制、监管执行等方面的短板和强项短板,坚持“从严监管”的基调。 ”继续。 (三)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显着优化,持续增强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实力和服务能力,推动中长期资本市场进入资金流入市场。 这份“新国九条”明确了到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金融市场的长期发展规划。
前两次“国九规定”分别于2004年1月31日和2013年12月25日出台。前两次“国九规定”出台后,从中长期来看,市场指数表现相对较好。 此时出台“新国九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保护资本市场的决心。 结合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股市或将有更多上涨动能。 与前两条相比,“新国九条”措辞更加严格,涉及层面更多,规定更加细化; 他们强调“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后续资本市场的监管可能会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 而不是仅限于证监会的范围。 我们相信,后续制度细节将在完善上市标准、充分发挥证券资金作用、优化分红、规范减持、严格执行退市标准、打击违规行为、引入中长期资金。 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可投资性和回报率有望改善。
二、“新国九条”的主要内容及解读
2.1 提高上市公司可投资性,落实“棘手”、棱角分明的监管要求
(一)严格控制发行上市准入,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
与3月15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发行上市准入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相比,此次“新国九条”再次强调需要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 、加大发行和承销监管力度。 要建立审查和追溯问责机制,进一步压实发行人主体责任和中介机构“把关人”责任,建立中介机构“黑名单”制度,严厉查处违规发行等违法问题。 加强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各环节监管,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强化穿透式监管和监管协调,严厉打击非法代理增持、突击抢购等行为。异常价格和利益转移。
与3月15日证监会文件不同的是,这份“九新条”明确提出完善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技创新属性评价标准和科创板。 4月12日,证监会和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细化不同行业的上市标准。
我们认为多层次市场建设有望进一步加快。 未来,我们可能会对各板块列出的财务指标进行更加细化的区分,适当提高部分板块的财务标准,优化板块定位规则,同时兼顾不同科创企业的经营特点。科技型企业,从而为市场提供更加优质、多元化的投资标的,让不同的企业在合适的板块上市。 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衔接,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近年来,IPO的金额和数量逐年放缓,上市监管要求更加严格。 后续IPO步伐或将延续“量减质增”的局面,未来投行行业格局或将更加向上方倾斜。
(二)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全面完善减持规则,加强现金分红监管
“新国九条”再次强调严惩违规、规范减持、促进分红的要求。 结合证监会3月1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主要内容如下:
在严厉惩治业绩造假方面,要构建资本市场打假综合惩戒体系,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挪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同时,压紧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责任,实行“全方位问责”,加大证券代表人诉讼适用力度,违法成本显着提高。
在全面完善减持规则制度方面,“新国九条”要求严格规范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行为,坚决防止各类减持走弯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未来监管层有望出台上市公司减持管理的纲领性文件,针对不同类型股东实行分类政策。 减持规则更加详细。 证监会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股份断裂、净值流失或分红不达标的情况,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并禁止利用防止利用“身份”绕过(离婚、解散、分居、解除一致行动关系等),防止利用“交易”绕过(司法执行、股票质押清算、赠与等),防止利用“交易”绕过(司法执行、股票质押清算、赠与等) “工具”绕行(衍生品交易、限制性股票再融资及借贷、限制性股票股东融券等)。
在加强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方面,限制大股东减持,对多年不分红或分红比例较低的公司实施风险警示。 加大对优质分红企业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提高分红率,推动一年多次分红、预分红、春节前分红。 近年来,A股现金分红占净利润的比例稳步上升。 随着政策措施加大对分红的引导,现金分红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面,《新国九条》明确提出,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 压实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体责任,推动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引导更多公司回购注销股份。 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这些更详细的标准预计将加速推出。 需要注意的是,证监会此前已明确要求,严厉打击以市值管理名义实施选择性或虚假信息披露、内幕交易、市场化等违法行为的“伪市值管理”。操纵,并需要把握法律界限。
(三)加强退市监管
加大退市监管力度需关注三个重点。 一是进一步收紧强制退市标准。 建立健全不同行业差异化退市标准体系。 科学设定重大违法行为退市适用范围。 收紧金融退市指标。 完善市值标准等交易退市指标。 加强规范退市实施。 4月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进一步调整退市标准。 二是进一步畅通多个退市通道。 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法规,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立足主营业务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 三是进一步降低“空壳”资源价值。 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关联度,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加大“借壳上市”监管力度,精准打击各类违法“保壳”行为。 我们相信,未来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退市常态化机制,进一步优化退市指标,制定更加精准、分级的退市标准。 对违法行为严重、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将“尽快退役”,加速优胜劣汰,提升股市整体投资价值。
“新国九条”再次明确推动证券基金机构高质量发展,妥善处理功能与盈利的关系。 推动行业机构加强投资银行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建设。 支持龙头机构通过兼并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机构开展差异化发展和特色经营。 同时,完善衍生品、融资融券等重点业务监管制度。
《新国九条》支持建立“长期货币、长期投资”的政策体系。 大力发展股权型公募基金,大幅提高股权型基金比重。 建立交易所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促进指数化投资发展。 全面强化基金公司投研能力,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由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 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收费标准,研究规范基金管理人薪酬制度。 修订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制度,督促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提高投资行为稳定性。 除公募基金外,优化保险资金股权投资政策环境,落实和完善国有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 同时,鼓励银行理财、信托基金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加大股权投资规模。
我们认为,提高机构专业能力、增加投资者长期回报符合此前“以投资者为本”的要求,重点仍然是加大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相应地,基金投资管理和销售考核制度也应向“长远”方向进行改革。 后续基金等机构可能会推出更多匹配中长期资金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推动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年金等各类养老金的专业投资经理队伍壮大。 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行业组织核心投研能力,推动行业组织供给侧改革。
2.3 金融市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金融市场与新生产力发展相匹配。 重点关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深化和固化,提高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国有企业。
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本市场法制建设,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实体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违法违规成本显着提高。 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修改。 加强对证券期货犯罪的联合打击。 加强行政监督、行政审判、行政检察之间的高效协调。 进一步深化中央地方和部际协调,加强宏观政策协调。 建立中央、地方、跨部门的监管数据和信息共享机制。
2.4 市场前景与机遇
此时出台“新国九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保护资本市场的决心。 结合宏观经济持续复苏的背景,未来股市或有更多上涨动能。 与前两条相比,“新国九条”措辞更加严格,涉及层面更多,规定更加细化; 他们强调“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后续资本市场的监管可能会更加注重部门间的协调。 而不是仅限于证监会的范围。 我们相信,后续制度细节将在完善上市标准、充分发挥证券资金作用、优化分红、规范减持、严格执行退市标准、打击违规行为、引入中长期资金。 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可投资性和回报率有望改善。
建议重点关注潜在投资机会:(1)收益稳定的高分红/分红策略,其中部分积极削减不良资产和贷款额的国有制造企业产能正在改善,重点关注持续性股息稳定,回购增持,并购重组预期方面的投资机会。 (二)结合“新质量生产力”政策推进,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医药生物等具有长期景气度的细分方向。 (三)有望受益于证券基金机构“做优做强”和资本市场长期改革方向的龙头金融企业。
三、风险提示
股票市场风险、技术指标失效风险、地缘政治局势影响风险偏好、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能力较差、债券市场风险、外汇市场风险、金融期货波动风险、商品期货波动风险、政策执行风险小于预期等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