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临近年末,在改革和去风险的浪潮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解散趋势日益明显。 今年以来,约有30家中小村镇银行机构因并购退出或解散。 四季度,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合作社等机构的解散似乎按下了“快进键”。 机构数量为22家,几乎是前三季度机构总数的三倍。
金融从业者面临着怎样的矛盾和困境? 这些机构的解散是偶然还是必然? 它将如何影响金融市场? 普惠金融前提下如何平衡风险化解和服务提升?
年内吸收合并多家银行
广义而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金融合作社等。
今年以来,在中小银行改革、化解风险的背景下,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合作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加速解散,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不完全统计,《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显示,截至12月23日,全国已批准解散农村中小金融机构30家。年。
这些机构包括11家村镇银行、6家农村互助社、6家农村商业银行、4家农村信用社和3家贷款公司。
这些机构的解散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被主发起行吸收合并,改制为主发起行分行。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富电村镇银行因被富电银行吸收合并而解散。 该行的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及其他权利义务均转移至复电银行。 银行依法继承。
被其他同类机构吸收合并。 例如,藁城恒盛村镇银行和锦州恒盛村镇银行均被石家庄新华恒盛村镇银行吸收合并。
直接解散,实行市场化退出。 这种方式一般在机构经营状况较差、无法继续存在的情况下采用。 例如,重庆梁平澳新村镇银行解散批复显示,该行所有存贷款业务将得到清理。 自收到批准之日起,立即停止一切业务活动,将金融许可证交回监管部门,对外发布解散公告,并依法办理清算、注销登记手续。
此外,农村资本互助合作社的解散方式为直接解散、清算和注销。
可见,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改革减保过程中被解散,大多是由于兼并重组,或业务发展需要等原因。
解散机构呈现区域集中化、多元化加速趋势
从解散机构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机构的解散正在加速。 近两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解散数量远超往年,表明监管部门加快了对这些机构的处置。 从监管审批时间来看,今年一季度获批解散机构3家,二季度2家,三季度3家。 第四季度解散机构数量激增至22家,几乎与前三季度解散机构数量持平。 总数的三倍。 尤其是12月份,这一数字达到了17个,超过了全年总数的一半。
此外,一些机构的重组合并也在“进行中”。 12月9日,陕西勤农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12月25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该行吸收合并陕西蓝田农商银行和陕西周至农商银行的议案。
据了解,蓝田农商行和周至农商行均为勤农银行的全资子公司。 此前,勤农银行已陆续完成对西安市部分法人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吸收合并。
解散机构呈现区域集中特征。 今年以来,被解散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河北、内蒙古等风险机构较多的地区。
解散机构呈现多元化特征。 今年以来,解散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仅包括村镇银行,还包括农村金融互助社、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公司等。上述解散方式也各有不同,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分类施策”的原则。
村镇银行从业者:压力大、负担重,兼并重组忧心忡忡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降风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位从业者。 置身其中,百感交集。
“在化解风险的过程中,问题很多,负压跌落的压力很大,收入受到影响,工作强度也很大,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心理负担很重。”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我会变得沮丧。” 村镇银行分行行长李林苦笑着说,“我们现在是一个高风险机构,有一天这个单位可能就不存在了。”
“作为一家区域性银行,我们目前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幸运的是,我们有发办行的平台支持我们,我们也可能会被发办行合并重组。” 李林表示,接下来的流程可能还会面临很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对被“纳入”后的情况感到非常担忧。
“从主办银行的角度来看,也有相应的考虑。本来50人可以在办事处工作,但我们面临着150人的村镇银行的合并,仍然存在坏账和坏账。说实话,他们可能不愿意这么做。” 李林担心。 ,蛋糕这么大,现在要多三倍的人来分享。
“还有一点就是,毕竟发办银行的平台更高,相应的招聘要求也更高。至少是全日制本科生,也有名牌大学的学生。不过,村镇银行的学历要求较高。”参差不齐,甚至有专科生,招聘标准达不到主办方的要求,也会造成心理偏差。” 李林表示,如果合并重组,这些“不兼容”才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此外,被发起行吸纳的村镇银行还可能面临人员安置、企业文化融入等矛盾。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发起银行与被合并机构充分沟通协商,制定详细的整合方案并分步推进。
对于直接清算的农村互助社来说,面临的困境可能更为复杂。 一方面,要解决清算过程中的资产处置和债务清偿问题; 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农民权益不受到损害。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促进金融机构合作交流,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缺一不可。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解散是必然选择吗?
近年来,中小银行面临经营效率、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水平、公司治理、风险防控等多重挑战。 为什么这些机构面临的挑战特别严峻?
“这些机构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其风险密切相关。”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专家表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出现和壮大,主要是为了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发展。 这些机构的发起和管理大多依靠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 其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相对薄弱,容易受到地方保护和利益输送的影响。
他表示,金融监管的加强和规范也促使这些机构进行市场化优化和退出。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监管,严格要求其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监管指标达标,强化风险防范。管理和内部控制要求,规范关联方法规。 交易和利益输送行为促进了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 “这些监管措施不仅是为了提高这些机构的运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也是为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此外,从客观环境来看,农村金融市场的变化和竞争也影响了这些机构的生存和发展。
他认为,随着农村金融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其他规模较大的银行纷纷缩减服务网点。 与此同时,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和偏好也在升级,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格局不断演变。 “这类机构的竞争优势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大。”
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稳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存贷款,而是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放开和金融科技的发展创新,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侧呈现多元化趋势。 除了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外,还有大型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新兴金融机构和模式,为农村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便利。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类型和范围相对单一,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农村金融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无法承受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机构。 市场份额和利润率难以维持,甚至可能面临客户流失、资金断裂的风险,导致经营困难、解散。
在此背景下,解散村镇银行、互助基金等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必要的市场化调整,也是防控风险的有效手段。
在普惠金融的前提下,如何平衡风险化解和服务提升?
近年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多次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一是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今年年中发布的《202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也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更加突出,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呈现区域集中特征。 要完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
2021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化解风险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主要村镇银行改革重组化解风险。支持银行向村镇银行补充资本、协助处置不良贷款,促进村镇银行适度有序发展。 银行改革与重组。
《通知》指出,对有出资意愿、有偿付能力的主要发起银行(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由当地银保监局和银保监会监管局可以根据风险处置的实际需要,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审慎研究确定村镇银行增资所需满足的监管评级、监管指标等相关条件,支持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多渠道增资扩股以真实、廉洁、合规为前提。 协助处置不良贷款的方式。
可见,根据监管规定,主发起行必须对其发起的村镇银行承担一定程度的连带责任。 也就是说,当村镇银行资本不足或资产质量恶化时,主发起行可能需要补充资本或补充资本。 资产处置给主发起行,尤其是“无法自保”的主发起行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 因此,通过解散部分村镇银行,可以减轻发办银行的资本负担,提高其资本充足率,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降低风险的角度来看,解散村镇银行、农村金融合作社也有利于化解金融体系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
总体而言,村镇银行和金融合作社的平均不良贷款率普遍高于其他类型银行。 这与其服务的客户群体、业务范围、风险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 这些不良资产不仅占用金融资源、降低金融效率,还可能引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甚至影响其他金融机构,形成系统性风险。 因此,通过解散这些机构,可以化解部分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减少风险的传染和扩散。
可见,解散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可以有效淘汰部分高风险机构,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解散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缺失。 因此,如何在不影响普惠金融的前提下,平衡好风险化解和服务提升,是中小银行降风险改革的重要课题。
“完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和透明度等,自然是话题的意义所在。” 前述监管专家认为,应对新形势,必须采用新方式,比如利用金融科技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数据采集、分析、预警、处理等能力,实现金融监管精准化、智能化。
他表示,金融创新是满足金融需求的重要途径。 金融机构可以结合农村金融需求,探索拓展更加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化解风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渠道和网络,比如利用金融科技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提高农村金融的可及性、便捷性、安全性。”
他认为,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如政策支持、信息交流、风险防范、危机处理等,稳步落实金融政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金融服务的质量。 质量。 “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化解风险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