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来自90多家券商的2,348名分析师发表了约18万份研究报告。 这是今年卖方研究报告的最新数据。 其中,深度类1603篇,个股类3783篇,行业类963篇。 粗略估计,相当于每天的卖方研究报告数量约为564份。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数量排名第一,共有9,301份研究报告。 排名前十的另外九家证券研究机构分别是国泰君安(7,997篇)、兴业证券(6,383篇)、华泰证券(6,172篇)、中信证券投资(5652篇)、招商证券(5489篇)、申万证券宏源研究院(5282篇)、浙商证券(5244篇)、海通证券(4903篇)、广发证券(4884篇)。
一些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数量非常多。 今年研究报告数量排名前十的分析师分别为明明(928篇)、尹瑞哲(645篇)、孙彬彬(592篇)、谭一鸣(580篇)、周冠南(578篇)、曹旭特(544篇) )、邱士良(529 条)、杜向阳(510 条)、孙珊珊(495 条)、陆哲(485 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达229名分析师只有一份研究报告,占2348名分析师的近10%。
从记者与多位证券分析师的沟通来看,研报数量偏多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一是行业研究性质、固定收益等因素。 由于数据更新频率高,自然不会缺少研究报告; 另一个是首席执行官。 分析师由于各种原因签名不同,研究报告的数量也不同; 第三,研究人员的职能面向外部服务,或者内部服务差异; 第四,有些研究方向的研究深度较深、影响较大,因此研究报告的数量也不同。 因此,输出较小,并且报告的数字可能有所不同还有许多其他原因。 一般来说,研究报告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析师的工作量。 分析师的能力不能简单地通过研究报告的数量来判断。 但报告不宜过多或过少。 需要在控制研究报告质量的同时,正常改进。 数量。
中信证券明确发布近千份研究报告
证券分析师发表的研究报告数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
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的研究报告数量最多。 今年的研究报告数量为928份,每天大约产生1.65份研究报告。 今年有218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都有研究报告出炉。 报告数量约为 4.26 份。 排名第二的是招商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殷睿哲,发表研究报告645篇;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以592份研究报告排名第三。
其他位列研究报告数量前十的分析师还包括民生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谭一鸣(580篇)、华创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周冠南(578篇)、房地产曹操等。神港证券行业分析师。 徐特(544篇)、浙商证券研究所联席所长邱士良(529篇)、西南证券董事助理兼首席医药分析师杜向阳(510篇)、华鑫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孙珊珊证券(495篇)),陆哲,德邦证券首席经济学家(485篇)。
以今年319个日历日计算,每天出具一份研究报告的分析师多达57位; 按218个工作日计算,14名分析师每天可出具两份研究报告,共有191名分析师每天可出具一份研究报告。 报告。
与上述“体量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过去一年,多达1243名分析师发表了不到50份研究报告,其中多达229名分析师只有一份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的数量与多种因素有关
证券分析师大量研究报告的原因是什么? 真的与勤奋的“研究者”还是懒惰有关? 如何正确认识证券公司研究报告的数量? 财联社记者采访了多位行业分析师。
信达证券分析师冉兆邦告诉记者,表面上看,主要与研究员团队的勤奋有关。 其他因素包括,第一,行业群体的市场关注程度,例如固定收益、宏观以及各种宏观事件和客户问题。 如果多了,一般后续报道的量就会更大; 二是定期报告如周报,有的研究组选择定期覆盖或不覆盖差异; 第三,部分研究机构的研究员职能定位和对外服务或对内服务可能存在差异。 更大。
“固定收益和一些策略分析师的报告是数据更新的时候每天可以发一篇,所以一天一篇很正常;今年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篇,有点太少了,但也有可能对方换了工作。1周两篇文章或者多至三篇文章是比较正常的频率,文章太多就不正常了。” 一位首席行业分析师表示。
某券商非银分析师指出,有的研究报告研究很深入,有的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能写出很有影响力的报告。 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研究报告的数量来评价分析师的能力。 。
对于部分证券首席分析师大量发表研究报告的情况,上述分析师表示,行业首席分析师经常在相关研究中提出有价值的研究建议,因此研究报告将首席分析师列为共同作者。 首席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数量显得比较多。 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首席分析师的研究报告虽然有关键内容支持,但并不需要署名。 此类首席分析师的研究报告数量似乎较少。 第三种情况是一些首席分析师常年在外进行路演,出品的研究报告不多。
某领先券商战略分析团队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研究报告的数量是卖方研究的重要业务指标之一。 它是卖方业务面对市场的直接体现。 研究报告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分析师的态度。 工作量。
“研究人员较多的团队,报告数量自然会较多。但小团队的报告数量较多,势必会影响研究的逻辑和质量。也会有很多分析师的工作量很大。”研究报告较少,可能是内部服务较多,尤其是涉及定制或竞价报告的服务,可能涉及静默期管理。”该人士表示。
上述负责人坦言,一般来说,研究报告数量多并不意味着市场影响力大,也不意味着研究质量好。 平时在控制好报告逻辑和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做好风险控制,是对买家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买家负责。 整个资本市场都有责任。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