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随着A股市场不再赚钱,基金持有人赎回基金,一些基金公司突然发现“韭菜其实是我”。
在基金赎回的浪潮中,一些基金公司成为了最后的坚守者。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某领先公募发布的平仓提醒公告显示,散户提前近半年出逃,即将平仓的基金产品中,基金公司占比高达96%。 这意味着基金公司不仅对该产品收取的管理费收入主要来自自身,而且还面临着基金净值的损失。 此外,部分基金产品的清盘也导致基金经理成为失业指挥员,下半年的股票操作只能以季报中的思路为主。
公开提升自己成为“接受者”
当公募基金公司开始感受到“韭菜”的作用时,可能会更加苦涩。
华南某超大型公募基金宣布,旗下一只成立不到一年的子新基金可能面临清算。 公告显示,根据基金合同相关规定,基金合同生效后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人数低于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未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基金合同终止。 基金合同生效日为2022年10月27日。截至2023年8月24日,基金资产净值连续45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可能引发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况。
运营不到一年就遭遇爆仓,这不仅仅是次新基金产品唯一的尴尬。 对于本次公募来说,“韭菜其实是我”可能是一个更难以接受的问题,这意味着该产品产生的管理费收入主要来自基金公司本身,面临的净值损失也由基金公司承担。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根据该基金8月31日披露的半年报,该基金产品所在的公募巨头共持有基金份额5000万股,而基金公司持有的上述份额占该基金产品总份额为96.43%,而散户及其他基金持有人占比不足5%,表明此次华南超大型公募几乎是该基金即将发行的唯一投资者清算。
双重亏损导致基金损失惨重
可见,由于公募必须从基金持有人出资的资金中获取管理费收入,因此没有一家基金公司愿意成为基金的主要投资者。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根据基金产品发布的定期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上述公募主导基金持有的5000万股基金份额仅占当时基金份额总额的23.55%。彼时,而散户投资者和其他基金持有的基金份额比例高达76.45%。 但随着A股市场弱势局面逐渐加剧,该基金散户持有人不断赎回基金份额,从而产生了原本散户占比76.45%的次新产品。 最终,随着散户份额的消失,基金份额不断流失。 最终,几乎只剩下公募本身作为该产品的投资者,使得该产品成为基金公司的独角戏。
一人独秀,意味着上述基金公司可能面临“双重损失”。 据基金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显示,该基金产品运营11个月中,仅3个月的管理费收入主要来自于散户投资者。 当时投资者、散户等资金占比为76.45%。 此后8个月,基金公司自有资金成为该产品的核心投资者,占比96.43%,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为该产品收取的管理费收入实际上全部是“羊毛出自”羊”。
同时,由于基金公司提供的申购资金大致在基金净值1元左右,因此该基金产品截至目前累计亏损约9%,这意味着基金公司也面临基金净值损失。 考虑到基金公司在基金产品设计、基金发行、基金管理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运营成本,如果该产品爆仓,基金公司不仅无法在该产品上获利,还可能需要支付大量资金。 成本。
爆仓潮中涌现基金“帅帅”
在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背景下,基金持有人赎回、离场造成的资金缩水成为基金变现的核心因素。
据统计,截至9月中旬,今年已平仓的基金产品数量已超过150只。其中,与股市走势密切相关的股票型基金产品成为平仓主力军。 其中,老牌龙头公募基金已开始清算基金产品。 他们占了很大比例,一些龙头公募一年清算的资金数量就达到了9只。这也说明,当市场疲软局面超乎想象时,背后的股东背景、渠道优势和资金实力公募龙头,也很难应对这么多基金产品缩水甚至最终到达清算线的情况。
“以前基金产品都是以量策略为主,我们发行尽可能多的基金产品。现在市场越来越注重质量,清算也是市场的选择和优胜劣汰。” 深圳基金市场部一位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很多迷你基金的运营成本都不小,业绩在短时间内很难提升,这也意味着这些迷你基金很难生存下去。恢复到原来的规模。 清算此类基金产品将有助于公募基金投入更多资源。 到核心产品。
清算或许是公募基金的减负策略,但对于很多年轻的基金经理来说,清算也意味着他们在没有管理基础后将面临“第二职业选择”。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深圳某基金公司近日发布公告显示,该公司一只港股主题基金净值腰斩,至仅0.5元。 同时,基金规模大幅缩水后,自动触发基金清算规则。 港股主题基金 基金合同正式终止。
上述基金合同的终止,让该基金产品的基金管理人失去了管理基础,首次担任基金管理人就面临产品爆仓的尴尬境地。 根据基金披露的信息,上述港股主题基金经理于2022年7月正式成为公募基金经理,期间仅管理一款产品。 该产品于今年8月28日正式终止。 由于基金公司未发行新的产品,上述管理0只产品的基金经理也因该产品任免基金经理的决定而被迫失业。 上述基金经理在二季报中谈论该产品下半年的个股策略也成为了操作上的奢侈。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