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7月15日晚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两则关于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公告。 截至目前,今年已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已接近2022年注销总数的90%。同时,今年以来,“支好企”政策不断出台。私募行业的“限利”也在持续升级。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持续清理“假、劣、乱”私募股权有利于私募股权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私募机构要及时了解和落实监管和自律规则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
高风险机构和不良机构
继续清算
中基协公告显示,7家不能继续符合管理人登记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及期限届满后未提交专项法律意见书的12家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已被取消。 上述情况均已录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库。 中基协同表示,将继续秉持“扶好限坏”的基本方针,不断完善私募基金行业诚信信息记录机制,推动行业合规健康发展。
近年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稳步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在中基协注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2万家,管理基金15.3万只,基金规模约21万亿元。 私募股权基金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创业创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管理居民财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风险机构和不良机构也在清理之中。 从近年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2年被注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分别为772家、1072家、1057家、1230家、2217家。 今年以来,清理“虚假私募”、“无序私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据中基协官网《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通知》信息显示,截至7月16日,截至7月16日发稿,共有195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接近2022年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的90%。其中,“协会注销”类型为1594家。
华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齐梦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清理‘假、劣、乱’私募股权有利于私募股权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利于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净化市场环境,增强私募股权行业市场公信力;二是有利于引导私募股权从业者合规经营;三是有利于规范运作的私募股权公司发展,避免“不良”现象的发生。 “假、劣、乱”私募股权已成为监管常态,并将持续对从根本上助推私募股权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扶善止恶”
成为监管规范
行业“扶优限劣”政策也持续升级。 为督促私募基金管理人畅通投资者服务渠道,中基协7月14日发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失联处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中提到,私募基金管理人因失联而被注销登记的基金,自注销登记之日起3年内,基金管理人不得重新登记,不得成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普通合伙人或者主要投资者。
上海锦天城(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徐瀚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指引》将有利于加快流失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销进程,引导高净值投资者投资稳健、合规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才,从而推动私募股权行业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为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私募股权行业健康发展,今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登记备案条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管条例》等相继出台。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股权投资管理计划备案办法》等新规定相继出台。
此前,司法部、证监会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有关《规定》的提问时提到,《规定》明确了市场化退出机制。 为构建“有序进入、有序退出”的行业生态,私募基金管理人遇到相关情况的,规定基金业协会应当及时注销登记并予以公告; 人员,提前修改或终止基金合同,并组织基金清算。
在行业“扶优限劣”不断升级的背景下,私募机构该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徐瀚表示,“私募股权机构要及时了解和落实监管新要求和自律规则,认真履行诚实、正直、勤勉的受信义务。”
“私募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在全面合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整改,遵守行业‘扶优止劣’的监管规范。” 齐梦林表示,私募机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私募机构共同维护全行业的市场公信力,积极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建立行业诚信体系; “空转”; 三是要加强对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研究,结合私募机构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合规调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