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在广州,电动自行车未来可能无法走开。
6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电动自行车按路段限制通行,其中东风路、黄浦大道全天限行,减少对城市交通干线运行效率的影响。
据广州日报报道,7月10日上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办法听证会举行。 听证会上,多数听证代表对《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表示理解和支持,并就具体限制路段、限制时间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将“中心区域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限行”
据介绍,与原定2021年征求意见方案相比,此次征求意见方案对出行限制范围和时间进行了调整,即“中部地区限行”调整为“限行”部分路段”,“全天候限流”调整为“全天、白天、高峰限流、时段限流”。
2021年7月,广州交警形成首个“中心区限行”限行方案,并开始征求公众意见,但这一限流方案迟迟没有实施。 听证会上,广州交警回应称,2021年7月开始征求意见后,全程持续听取各界意见。 考虑到疫情影响,中心区限行计划并未实施。 为了更加科学决策,广州交警按照2021年出台的《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履行了相关程序,经过进一步论证,还借鉴了其他一线城市的经验形成现行“路段限行”方案。
一、电动自行车能否大规模限制?
听证会上,有代表询问是否有可能恢复对电动汽车的大规模限制? 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大队长梁明昌回应称,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广州每天公交车出行量超过600万辆次,但现在只有300万辆左右,而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突破360万辆。 两项数据一升一降,一涨一跌。 一些原本乘坐公共交通、机动车出行的市民已改用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 “我们要重视电动自行车的刚性出行需求,不宜全线限制大面积出行。”
2、限制路段按照什么标准制定? 路段能否进一步优化?
梁明昌介绍,交警部门会同第三方科研机构,对路网结构、道路等级和功能、客车流量、非机动车道建设、公交覆盖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分。 限制道路。
多位听证会代表针对限制路段和时间段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如:仅在工作日、法定节假日和周末限制; 东风路限行的情况下,环市路、中山路能否放行? 对于广州塔周边被限行路段包围的几个小区,限行时间段能否优化? 交警部门能否为使用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补充措施?
“今天上午,听证会代表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梁明昌表示,从6月6日公开咨询到7月6日,广州交警共收到市民意见建议5040条。 多数市民认为,针对电动自行车乱象,亟待加强管理。 其中,23.3%的市民对限行方案路段、时段提出了诸多优化调整建议; 影响出行; 17.2%的市民支持出行限制,也有部分人认为目前的出行限制计划过于宽松,要求扩大出行限制范围; 36.3%是咨询或其他加强管理的建议。
3、是否为外卖配送等服务业“再开一个洞”?
听证会上,一些代表对于是否对送餐、外卖等服务行业的电动自行车骑行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存在不同意见。 有代表认为,对于外卖等民生服务行业来说,电动自行车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谋生工具,应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 有代表认为,送餐配送等行业电动车骑手的交通违法行为普遍较为严重,不宜“特殊对待”。
有听证会代表建议,外卖平台应给予外卖骑手更多的送餐时间,并通过信息技术加强对交通违规骑手的管理,例如将骑行速度是否超标纳入平台考核。
对此,梁明昌回应称,2021年,一期规划的2021中心区对外卖、外卖等行业影响很大。 与以往相比,当前规划的限制区域有所收窄,次干道、支路可绕行。 “我们之前召开过6次座谈会,与会代表认为,在流量范围有限的情况下,为了整体公平起见,对外卖、外卖行业采取特殊的流量措施并不合适。” 交警部门一直关注外卖等配送行业的合理交通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针对配送网点热门线路沿线商户的实际需求,研究优化完善方案和限制路段。
广州拟出台交通限制措施:部分路段24小时禁行
6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发布,提出对电动自行车实行路段、时段限制,包括东风路全天限制、减少黄浦大道对城市交通干线运行效率的影响。
据广州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截至2023年3月末,广州市注册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322万辆(媒体估计实际数量超过500万辆),已远远超过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现有道路交通和停车资源的承载能力。 对城市正常的交通秩序和管理造成了较大影响。 据广东省电动自行车商会统计,仅2022年广州电动自行车销量就将达到120万辆。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广州常住人口1867.66万人,上牌电动自行车322万辆,意味着每5-6人就拥有一辆上牌电动自行车; 如果实际数量超过500万辆,预计这一数据将达到每3-4人拥有一辆电动自行车。
广州市公安局推动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调整。 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坚持“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管理经验,结合广州实际,进一步形成“公共交通优先”的发展战略。中心区《路段限制》规划(征求意见稿)。
根据《征求意见稿》,出行时限分为全天、白天和早晚高峰,限制路段集中在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中心城区区和白云区。 其中,东风路、黄浦大道两条主干道全天实行限流; 每天7:30至19:30限行路段包括沿江路、滨江路、益州路、阅江路等,集中在珠江沿岸; 7:00 30:30至9:30、17:30至19:30,限制路段包括解放路、中山路、天河路、临江大道等主要道路。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措施示意图
与原定的2021年征求意见方案相比,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方案有两点调整:一是在限制范围上将“中心区域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限行”,二是调整限制时间。 将“全天候出行限制”调整为“全天、白天、高峰、分时段出行限制”。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主要是因为目前社会各界对出行限制持有两种看法:一是电动自行车实际上已经成为买菜、送孩子上学等短途出行的补充。 ,并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引导和规范。 自行车、机动车、行人和谐共存; 二是广州市中心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非机动车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资源参差不齐,应对广州市中心区电动自行车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该负责人还表示,将推动完善电动自行车改装、超速管理机制以及外卖平台企业监督管理机制,从源头上控制电动自行车使用乱象。
在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有网友表示,“基于对底层老百姓生活的考虑,我不太支持限流。” 也有网友表示,“是时候限制电动鸡(电动自行车)了”。
已远远超出广州现有承载能力
伴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快速增加而来的是出行的混乱。 2022年,广州交警将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160万余起,其中交通事故189起。
广州市交通局在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提案的信中指出,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已远远超过广州市现有道路交通和停车资源的承载能力,亟待解决。也危害了城市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管理。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征求意见稿》中,黄浦大道西(石牌东路以西)作为城市交通大动脉,计划24小时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 据羊城晚报报道,6月8日晚高峰期间,三车道路段未设置非机动车道,出现多处堵车、慢速行驶的情况。 约1分钟内,约有24辆电动自行车经过此处,大部分没有靠右侧行驶,而是与机动车混在路中间,且部分车主未佩戴头盔。 旁边的人行道上也不时有电动自行车驶过,也不乏逆行的情况。
一位电动自行车车主表示,该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必须在人行道或机动车道上骑行。 虽然他知道有风险,但他也只能冒险。 在他看来,如果该路段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很多车主会选择绕行,可能会加剧其他路段的拥堵。
也有市民表示,该路段电动自行车较多,存在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 不久前,他的婆婆走路时被电动自行车撞到,住进了医院。 他认为,禁止电动自行车后,道路交通秩序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电动自行车数量多、乱,成为很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其他城市是如何管理的?
据羊城晚报报道,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淼介绍了北京的情况。 由于车流量大等原因,北京对长安街、福佑街等10条街道限制电动自行车通行。 但北京和广州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非机动车道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开始修建,目前已较为完善,自行车道最宽可达5米。 北京很多道路都是三板路,即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设置绿化或护栏形式的隔离带,避免占用道路和混行。 健康的交通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走自己的路”。
此外,杨新淼认为,电动自行车要实现两轮车的轻量化,回归非机动车的属性和定位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电动自行车依赖于机动车,其性能和功能明显错位,存在很多问题。 日本、欧洲等国家使用的“充电两轮车”与我国普遍使用的电动自行车有明显区别。 它们通常是轻型助力自行车,必须踩踏板才能前进,额外的动力由电机提供。 这种轻型助力自行车比传统人力自行车的劳动强度更低。 可以满足居民日常中短途出行的需求,同时可以避免一些交通安全和用电安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城市在禁止电动汽车时针对不同行业进行了灵活安排。 深圳划分了一级交通限制区和二级交通限制区。 二级限行区域的规定是“除民生行业外,全天24小时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