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如今,公募基金迎来费率重大改革。 笔者注意到,监管将用六大举措助力费率改革。 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坚持以固定费率产品为主。 国内外实践表明,浮动利率产品会放大公募基金行业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不利于基金公司投资行为的稳定性; 范围拓展和推广应谨慎。 固定利率模式不仅符合国际成熟市场惯例,也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阶段特点,应当坚持。
二是推出更多浮动利率产品。 在坚持以固定利率产品为主的基础上,研究推出更多浮动利率产品试点,完善公募基金产品谱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 前期,证监会已受理一批与投资者持有时间挂钩的浮动利率产品。 近日,证监会正式受理11只浮动利率产品发行申请,其中包括与基金规模挂钩和与基金业绩挂钩两种类型。
在产品设计上,与投资者持有时间挂钩的产品管理费根据投资者持有产品份额的时间分阶段收取。 投资者持有股份的时间越长,支付的费用水平就越低; 管理规模分阶段收取管理费。 产品经营规模越大,适用的收费标准越低; 与基金投资业绩挂钩的产品,根据基金业绩分阶段收取管理费。 费率水平双向波动,当收入绩效未达到约定水平时,管理费水平将适当向下波动,当收入绩效超过约定基准时,管理费水平将适当向上波动。 在深入研究、充分评估的基础上,行业将按照“一款产品成熟,一款推出”的原则,研究推出更多类型的浮动利率产品。
三是降低主动股票型基金费用率。 我国主动股票型基金费用率较高,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较大。 因此,降低主动股票型基金费用率首先充分体现了我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众性。 即日起,新注册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和0.2%; 部分龙头机构宣布将其股票产品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和0.2%以下; 力争2023年底产品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降至1.2%和0.2%以下。
四是降低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率。 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应客观看待证券公司研究服务在提高基金管理人投研服务能力、助力权益类基金发展方面的作用。 拟逐步规范公募基金证券交易佣金率。 相关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关法律法规,预计2023年底完成。
五是规范公募基金销售过程中的收费行为。 长期以来,销售机构一直是推动我国公募基金行业特别是股票基金发展的重要力量。 销售机构除直接收取申购费、销售服务费、赎回费外,还从基金管理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尾随佣金。 2022年,销售渠道相关费用将占公募基金费用总额的37%左右。 通过法律法规的修改,协调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和调动销售机构的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公募基金销售的收费行为。 预计将于2024年底完工。
六是完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披露机制。 通过更加清晰详细的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知情权,便于社会公众监督,推动行业组织履行责任。 修改基金产品信息摘要,以更加醒目、简洁、通俗的形式披露基金产品综合费用; 修改基金年报模板,单独列示基金公司管理费净收入和尾随佣金支出; 加强基金公司证券交易佣金支出年度汇总披露要求,充分反映证券交易佣金水平和分配情况。 上述改革措施涉及修改相关法规,预计2023年底完成。
从这六大举措可以看出,费率改革涉及管理费、托管费、交易佣金、尾随佣金等,几乎对基金各个环节的费率进行了重大修改,并给出了具体时间表。
在这些费率调整中,管理费的变化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众所周知,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一直基本集中在1.5%。 1.5%的费用率,在市场处于牛市且基金盈利效果良好的情况下,投资者不会过多关注。 保持费率不变,会让投资者觉得这只是保证旱涝保收。
虽然股票基金在发展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创新,比如部分基金实行浮动利率制度,但也存在一些弊端,而且在行业内也不是常态,因此行业整体利率格局并未出现变化。被改变了。
另外,部分基金采取基本管理费+附加管理费的方式,在亏损当年收取基本管理费。 当市场复苏时,他们将提取收入的20%作为额外费用。 不仅旱涝保收,而且好年只分利,坏年不分损失,也被诟病。
如今,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已降至1.2%,投资者的收益将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毕竟,管理费是从资产净值中提取的,当费率降低时,相应的资产净值可能会增加。 同时,如果未来出现与业绩、持有期限、规模挂钩的创新产品,也将促使基金公司进一步提升投研能力,更加关注投资者的持有体验。
此外,交易佣金费率等费用改革,一方面会减少券商和基金之间的一些隐性寻租空间,另一方面也会促使券商和基金机构支付更多费用。注重研究能力和投资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在笔者看来,从此次调整公募基金费率的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到监管层对于发现和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敢于重拳出击的决心。
如今,随着证券公司、基金行业不断发展,居民理财需求不断增加,这样的行业变革将有助于推动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基金行业发展了20多年,吸引了超过7亿投资者参与。 惠金融的代表来自于基金的公开透明以及公众对基金投资管理能力的认可。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