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重申年末年初市场驱动力转换窗口判断:中美经贸关系事件交易已告一段落,美联储加息交易结束已经不合算了(美国已经在博弈降息预期,美国11月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带来明显波折)。 年底年初市场主要矛盾已转向国内政策刺激预期,政治局会议的政策设定是关键验证。
政治局会议的基调总体符合市场预期:一是政策刺激方向没有分歧,积极财政政策强调“适度强化”。 消费、投资、外贸需要综合努力。 在经济转型时期,单一的宏观变量很难决定经济的走向。 综合政策努力将成为常态。 2、注重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 3、“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新思路。 不走老路,就要改革转型; 我们不能一刀切,但也要推进解决现有风险。 这一导向符合市场对政策指引的预期。 总体政策布局与市场预期并无本质区别,仍需后续政策落地来验证。
当前市场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因此,对刺激政策的期待很高,做多A股顺周期资产的预设条件也很高。 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是乐观经济预期发酵的前提。 我们认为,2024年财政发力有效的概率较大,但年底年初财政规划全面揭晓的概率较小。 政策制定和实施将为2024年留下潜在变化的空间。那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窗口期内,政策刺激乐观预期全面发酵的概率较低,等待下一个政策催化窗口。 交易国内政策预期仍为“买入预期,卖出实现”,“高换低”板块轮动的灵活性有限。
2、等待下一个政策催化窗口:中国经济年底年初有望阶段性好转,相对稳定的基本面环境为贸易政策预期提供了有利窗口。 24Q1可能是多个重要会议聚焦稳增长和改革政策的窗口,这或许是下一波赚钱效应蔓延的线索。
思考后续市场有效反弹的窗口:继续提醒大家,中国经济有四个“先高后低”,房地产投资先高后低,出口先高后低(11月数据)已核实),库存周期前高后低。 ,财务投入先高后低。 中国经济年末年初阶段性好转。 基本面环境相对稳定的窗口期,仍有利于乐观政策预期的发酵。
美国库存周期对经济提供最强支撑的窗口是23Q4-24Q1,美联储降息预期很难在这个窗口系统性发酵。 海外分母方面的进一步改善仍需等待。 24Q1可能是多个重要会议叠加的窗口。 国内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细化,改革也或有增量布局。 重点跟踪后续国内流动性宽松和无风险利率下降情况; 以及国内科技创新和金融改革(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行业限制政策,也会有鼓励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政策安排)催化。 这或许是下一波赚钱效应蔓延的线索。
3、继续提醒,虽然小盘相对于大盘的短期成长相对价值和性价比不高,但“高低”机会的灵活性有限,后续科技主题投资和小盘成长风格依然是灵活的方向。 我们仍然建议关注中期趋势: 1、行业新趋势的不断出现是必然趋势(华为链创新还是有很多亮点); 2、从中国经济新范式(出口链与新跨国公司、新消费)思考繁荣方向; 3、强调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成为思潮,广义估值可期。
结构选择的观点保持不变。 交易国内政策刺激预期仍是“买入预期、卖出实现”,“高换低”板块轮动的灵活性有限。 具有更大潜在灵活性的方向仍然是科技主题投资和小盘增长风格。 我们还是建议关注中期走势,看长短期,布局结构。 2024年结构选择的三大思路: 1、行业新趋势不断涌现是必然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的链条创新亮点颇多。 除了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之外,芯片、操作系统、独立可控服务器、物联网等都是值得关注的领域。 2、从构建中国经济新范式出发,思考24-25年行业新趋势的来源。 新的跨国公司+新的消费供给创造了需求。 3、核心资产调整,管理规模较大的产品底层资产严重缺乏。 许多投资者呼吁上市公司质量提升。 强调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正在形成一种思潮。 广义上,我们致力于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底层资产。 我们推荐的不是静态的高股息,而是高股息“增长”,建议股息率从低到高,从头开始稳定股息预期。 这或将成为判断优秀公司治理的重要标准,也将成为未来1-2年盈利效应扩散、行业估值提升的线索。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