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01-11 08:46:58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编辑 吴永久
本周末(1月9日~10日),为期两天的2021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在上海举行。与去年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更多关注“经济是否需要保6”等宏观经济层面的展望不同,从此次会议的议程来看,“双循环”“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资产”“资本市场”等成了此次会议的核心主题,来自国内外各大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们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去年1月初同样在上海举行的2020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多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演讲中都关注了当时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经济是否需要保6”。
而在今年的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经济复苏”“双循环”等成了首席经济学家们热衷讨论的新话题。
广发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双循环与资本市场机会”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双循环”的增量在于内循环,而内循环的增量在于消费。
沈明高表示,外循环的两大增长动力,出口和产能投资,对GDP的贡献未来会次第减弱。“双循环”经济则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载体。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都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增长动力需从外循环为主,转向“双循环”并重。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进一步指出,“双循环”将带来需求侧的内需倍增,“此前中国作为‘供给中心’迁入全球体系,形成了‘重生产、轻消费’的经济结果,对内需造成显著抑制。”
“伴随‘双循环’格局的构建,中国有望形成‘国内市场扩大→制造业加大投资→居民就业收入改善→国内市场持续扩大’的内需发展机制,为畅通‘内循环’奠定坚实的需求侧基础。”他表示。
在他看来,未来中国的内需还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中国的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比重是18%,中国GDP占全球GDP比重是16%,中国的消费占全球消费的比重是12%。数据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事实,第一中国的生产效率还是相对不足的,所以‘十四五’规划里面提出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产业强国,通过双循环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另外一件事情告诉我们,中国的消费无论是消费跟产出的对比来看,还是从人均消费的国际对比来看,我们都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程实还看好2021年人民币资产的投资机会。他认为,“双循环”将巩固人民币资产的相对优势,尤其在全球大变局之下,人民币资产在全球金融市场具有稀缺的低β属性。首先在经济层面,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较其他主要经济体下滑幅度更小,复苏进程更快;在金融层面,人民币资产与其他主要资产的相关性较低,有望在市场动荡中提供稳定性。从外,“双循环”会进一步强化整个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进而会给人民币资产带来更高的α。
“ 我们会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最严谨的解读应该是,资本市场从来不是经济增长的晴雨表,它永远都是经济增质的晴雨表。双循环的未来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所以说对于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来讲,也会进入到一个拾级而上的新阶段。”程实指出。
受国内疫情控制良好、经济快速复苏、美元贬值等多重因素影响,2020年6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走出了一条单边持续升值的通道。今年1月4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日内曾升破6.5关口,为2018年以来首次。
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这轮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可能还将延续,今年内兑美元汇率甚至有望破6。
那么,在各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眼中,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真的会破6吗?
就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趋势,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进行了一番分析。公开信息显示,管涛此前曾有十多年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工作经验,并曾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一职。
管涛表示,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6应该是小概率事件。在他看来,今年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内外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包括疫情控制、经济复苏、出口前景、金融风险、中美利差、美元走势、大国关系等方面。
他认为,现阶段预期人民币汇率破6是典型的适应性预期,但人民币升得快并不等于升值压力大、升值预期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较多升值,随时可能触发市场的自发调整或者招致更多的政策调控。
不过当下,也有不少明确看多人民币汇率的观点。沈明高认为,未来两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6将是大概率事件,前提是中国经济的自主性提升,而这更多的将依靠国内的消费。
花旗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同样预计, 今年到年底人民币有望继续升值。
建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崔历表示,人民币汇率之所以会走强,是因为美元的走弱,“美元从基本面来讲,已经进入一个趋势性的走弱,包括双赤字的基本面,包括美联储的鸽派取向,包括各国央行开始分散风险,配置其他的资产等。”从具体的配置方向而言,她认为,目前人民币股票和债券对国外投资者都具备吸引力。
其他几家外资机构则预计,今年人民币将温和升值,例如野村对今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测为6.2左右。
从2003年QFII正式登陆A股市场,到2014年沪港通正式开闸,再到2018年A股首次被纳入MSCI指数,这些年来外资对A股市场的影响力可谓逐年提升。据央行统计,在2014年1月,外资持股规模为3329.99亿元,而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外资持股规模已达2.75万亿元,7年间增长了8倍。
此次论坛,有多位来自外资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对2021年全球和中国资产的前景作了前瞻分析。
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Prakash Kannan对于2021年的全球资产配置进行了预判。
他指出,去年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分化,科技、零售和通信板块行情大涨,而能源、金融,旅游与出行相关板块则持续表现低迷,在我们预测今年的行情走势时,这种分化非常值得参考。
“现在资产价格已经相当昂贵,这在美国尤甚,其他市场也正持续攀升。传统的估值指标如PE、PS、PB值,已在很多市场中逼近历史高点,这意味着未来的利好预测已经得以充分兑现,但我们依然能在市场中看见一些轮动切换。如果今年经济复苏按预测的那般持续下去,我们将看到银行、能源等板块,以及去年表现不佳的市场发生回弹,这对于择股和择时者而言都是良机。”Prakash Kannan表示。
而对于全球政经新格局下人民币资产的前景,来自几家外资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麦格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胡伟俊认为,在人民币资产会走强的背景下,对国外投资者而言,投资中国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买指数。不过他也表示,在经过过去十年的低通胀环境后,今后要关注通胀形势的变化。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杨宇霆坦言,目前对海外投资者而言,最具安全性的人民币资产还是中国的国债。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全球新型肺炎疫情实时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