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01-10 08:20:26本报记者 傅苏颖
中国信达市场化债转股再发力。《证券日报》记者获悉,日前,由中国信达牵头的淮南矿业、浙江建投、重庆国际、鲁泰控股等4单债转股项目落地。至此,中国信达已落地8单债转股项目,转股金额超过105亿元,并创新设立了500亿元降杠杆基金,目前还有十几个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债转股作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在上一轮债转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高级研究员黄志龙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信达债转股项目密集落地,这些项目本身是整个债转股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信达作为传统债转股落地的主要实施机构,将为后期项目推进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其他项目资金筹集、定价基准和机制确定的重要参考。
当然,除了四大AMC之外,银行业债转股实施机构加速落地,地方AMC也大量涌入,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特征凸显。
“四大AMC在此轮债转股过程中既是重要的参与者,同时为其他机构推进债转股提供一些支持指导和经验借鉴,甚至直接参与组建地方性AMC。”黄志龙表示。
中国信达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信达的债转股项目主要围绕周期性特点比较明显的传统产业进行,已落地的8个项目主要集中在煤炭、船舶、冶金、建筑、材料等行业,转股方式均为收购金融或非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债权,然后转为标的公司的普通股,退出方式主要是支持企业改制上市,通过对接资本市场,实现股权上市流通后减持退出。
本轮债转股强调市场化、法制化。上述负责人表示,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本轮债转股的主要方向。
国家发改委官网2017年9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各类债转股实施机构已与77家企业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金额超过1.3万亿元。但市场普遍认为,此轮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签约金额高、实际落地难的问题。
对此,黄志龙认为,债转股实际落地难主要在于债转股各参与主体对债转股的定价机制依然难以达成一致,同时转股之后的退出机制对于许多金融机构而言依然是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但是必须承认,债转股实际落地难,也正好说明债转股过程中行政力量不如以往那么大,拉郎配的现象相对较少,更多是遵循市场化原则。
“2018年债转股有望加速推进,但由于企业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加上部分金融机构对债转股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因此,最终落地可能不如预期得那么快,规模也可能会大幅低于签约规模。”黄志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