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8-01-04 08:51:45本报记者 张勤峰
跨过年末关口,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如期回暖,主要回购利率大幅下行,但债市投资者期盼的开门红并未上演,2018年头两个交易日,债市接连调整,国债期货跌破支撑位,凸显当前市场情绪之脆弱。
分析人士表示,金融防风险仍是当前行情主线,各类监管政策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顶,随时可能落地,抑制利率下行,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走向于债市也难言利好。纵然债市收益率已高,但上行趋势难言终结,短期交易性机会也难以把握。2017年行情表明,与趋势做对犹如“火中取栗”,往往得不偿失。好在收益率已高,配置价值显现,不妨拿好票息收益,蛰伏待机,当前短久期、高等级债性价比仍高。
新年还是“老面孔”
跨过年关,2017年末惊涛骇浪的场景已成往事,年初的货币市场行情正按照预想的路径演绎。
随着各类监管考核的扰动消退,2018年初,市场资金面如期上演自我修复,货币市场利率纷纷大幅回落,银行间市场代表性的7天回购利率(DR007)从年前10%以上的高位迅速回落至2.7%的2017年全年均值水平附近,隔夜回购利率(DR001)则已跌破2017年均值,向着2.5%一线靠近。
同业存单利率也终于迎来拐点,一二级市场利率双双掉头回落。1月3日,股份行3个月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回落至4.6%,已较上月高点下行逾60BP;二级市场上,剩余89天的17浦发银行(600000,股吧)CD523成交在4.45%,较上月高点下行93BP。
随着货币市场利率全线下行,债市收益率面临的资金成本约束减轻,向下的空间被打开。然而,过去两日债券市场的表现出乎不少人预料,新年的债市似乎还是那副“老面孔”。
1月2日,2018年首个交易日,债券市场上演调整。2日,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803大跌0.57%至92.640元,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70215收益率也大幅上行7BP。
3日,债市不改弱势,期货跌势略收窄,T1803收报92.635元,跌0.18%。银行间市场上,10年期国开债170215最高至4.895%,尾盘成交在4.88%,与上日尾盘持平;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25成交在3.91%,上行1BP。
面对资金面回暖,债券市场不涨反跌,这多少有些出乎市场预料,也进一步反映了当前市场的脆弱心态。
年初反弹已“胎死腹中”?
回溯盘面,年初债市大跌大概是受到两方面信息的催化:一是1月2日发布的财新制造业PMI数据好于市场预期;二是10年期国开债重启发行,引发供给担忧。
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徐寒飞表示,2017年12月财新制造业PMI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加上早前发布的中采PMI数据也不弱,尤其是非制造业、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较强,使得市场对基本面的预期趋乐观。这带动房地产、钢铁、建材、化工等周期股及螺纹钢期货明显上涨,股市和商品期货的共振,对债市情绪形成压制。
徐寒飞还称,国开行于2日宣布重启发行10年期金融债,引发市场对供给的担忧。国开行定于本月4日招标发行不超过320亿元金融债,期限包括91天、3年、5年、10年,这将是2017年11月底以来国开行首次发行10年期关键期限债券。
另外,从往年来看,一季度债券发行尚未完全启动,供给处于传统低潮期,供需关系有利于债市发动上涨行情,但2018年第一周,国开行、进出口行和农发行纷纷披露了金融债发行公告,全周政策性金融债发行量或接近700亿元,市场担忧2018年债券供给压力可能会来得更早些。
“短期资金面回暖对债市构成利好,也确实带动短债利率有所下行,但宽松不可持续,这才是市场的关注点。”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年末各类监管考核影响消退及财政大量投放后超储率有所回升,使得年初资金面通常偏宽松,但在较长时间内决定流动性走向的还是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不难预料,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到期回笼资金,而1月前三周到期的央行流动性工具逾万亿,足以促使流动性回归中性水平。1月缴准缴税规模也不小,且随着春节前流动性需求增加,中下旬资金面可能重现紧张,短时的宽松难以带动债市收益率大幅下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底,债市行情虽一波三折,仍略有所反弹。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债市收益率已高,价值显现引起配置需求释放;另一方面与一些投资者博弈年初反弹不无关系。
随着年初债市大跌,市场越发怀疑,还会不会有反弹行情。中金公司认为,这类交易性行情幅度小,且随时可能戛然而止。首先,理财分流效应下,保单增长压力加大,保险开门红力度恐不及预期;其次,银行信贷项目储备充裕,年初冲贷款比配债券可能性大;再者,资管新规随时可能落地,给债市生态链带来不确定性;第四,银行重回“存款立行”,放贷意愿比配债高;第五,油价上涨和季节性因素可能刺激通胀预期。
莫与趋势作对
债市不会一直下跌,尤其是在收益率已然整体上行逾100BP、明显高出历史均值水平的情况下。随着债券投资价值显现,各类需求将会逐步释放,市场出现一定的交易性机会也不是不可能。
回头看2017年,债券熊市贯穿全年,收益率经历全面大幅上行,调整幅度和持续时间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熊市,但机会并非没有,比如,过剩行业龙头企业债上演价值重估,货币基金收益较好,ABS、同业存单票息可观,长端利率债在季末也曾出现一定反弹。
然而,2017年季末的几次交易性行情持续性越来越差,越来越难以把握,犹如“火中取栗”,而一轮反弹之后往往迎来一轮大跌,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中金公司固收研报就称,很多投资者在2017年的交流中都感慨,2017年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管不住手”。虽然多数投资者都认同金融防风险之下债市难有趋势性行情,但业绩和负债端压力还是倒逼投资者屡屡尝试交易性机会。但事实证明,与趋势作对是大忌,很多时候得不偿失,还不如直接配置货币基金,货基成为2017年表现最好的固收产品类型。
眼下债市趋势逆转了吗?显然没有。
分析人士表示,金融防风险仍是当前债市行情主线。结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来看,金融防风险仍是重中之重,监管难以放松,金融过度自由化的趋势已经逆转,金融生态链将重塑,重回服务实体是根本。各类监管政策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顶,随时可能落地,抑制利率下行。
同时,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走向于债市也难言利好。当前经济增长仍具有韧性,外需回暖降低了经济下行风险,2018年增速水平可能略有所回落,但不会脱离“稳”的主基调,大幅下行可能性小。对货币政策难以产生很强的倒逼压力,且在金融防风险背景下,货币政策调整可能滞后于基本面变化。
进一步看,2018年债券供给压力仍不小,国债供给大概率继续增长,地方债供给可能比先前市场预期的要多,信用债大量到期也带来滚动续发需求。在银行配债需求仍面临信贷、地方债等挤占的情况下,债市供需关系仍处于不利状态。
总的来看,纵然债市收益率已高,但上行趋势难言终结,短期交易性机会也难以把握。中金公司分析师认为,在看到趋势性机会出现之前,向交易要收益的难度仍大,更应该注意向票息要收益,短久期、高等级债性价比仍高,长债机会仍需等待。2018年操作的重心可能是待机、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