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17-12-11 19:52:42最近上市的可转债,首日破发现象颇现,从原来中一签可以赚几百元,到现在还要亏钱卖出,不少中签者开始抱怨,不想申购,即使中签,也不愿缴款。
银行可转债的弃购金额,更是达到了1.49亿元,按每人户均中1签粗略计算,弃购人数近15万人! src="/d/file/zhaiquan/2017-12-11/8d07665a9e39a71c705a871bf07edbd9.jpg"> |
转债弃购金额迭创新高
可转债的接连破发明显打击了投资者的申购热情,最新数据显示,从信用申购后的第一只可转债雨虹转债算起,申购人数从最开始的260万左右一路飙升至超过700万,但目前已经快速回落到不足200万,而宁行转债弃购的金额也已达到1.49亿元。弃购者占网上申购者比例约为7.4%,按规定,弃购金额不超发行总规模30%的部分,将由承销商包销,考验承销商资金实力的时候到了。
据时报君统计,此前每只可转债的弃购金额多在百万元级别,金禾转债、嘉澳转债的弃购金额甚至低于100万元。但从众信转债开始,弃购现象开始显著抬头,众信转债弃购金额达859.26万元,到了亚太转债,弃购金额更是激增,达5453万元。而之前发行的15只可转债弃购金额总和只有4628.47万元。
可转债弃购金额激增的同时,参与申购的投资者数量也在快速下降。
数据显示,雨虹转债的网上申购账户为261.65万户,此后随着可转债的火爆,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至水晶转债达到704.18万户,创下A股有史以来打新可转债账户数纪录。
虽然近期发行的可转债未公布网上申购账户数据,但在信用申购规则下,每个账户都能够顶格申购,根据公布的网上投资者申购可转债张数,结合顶格申购额度,大体上可推算出网上申购账户数。据此估算,最近发行的蓝思转债的网上申购账户已大概率降至126万户以下,不到高峰时的1/5。
需要提醒的是,可转债弃购也将纳入投资者诚信记录,如果连续12个月累计出现3次中签弃购,6个月内将不能参与新股、可转债和可交换债的申购。如果因为弃购影响6个月打新股的话,将得不偿失。
29只中11只破发 警惕这4只可转债
零成本打新,上市首日卖掉即可赚钱的预期已被打破。可转债还能不能好好玩了?
12月1日久立转2上市交易,以102.77元开盘,开盘后一路下行,最低跌至99.68元,久立转2成为可转债信用申购新规以来第一只即首日破发的可转债。
12月5日,宝信转债上市首日开盘即告破发,并且全天保持低位震荡,始终低于面值100元,中签者首日卖出只能亏钱。
在可转债实施信用申购初期,一级市场迅速升温,投资者申购热情高涨,雨虹转债、林洋转债、隆基转债等首日盘中涨幅均超20%,然而嘉澳转债后,新上市转债的首日表现每况愈下,信用可转债申购者的预期收益迅速降低,甚至出现亏损。
可转债上市后的表现将与正股价格密切相关,当正股价格与转股价格出现较大溢价时,公司可转债将被市场抢购,走出一波上涨行情,反之则将出现下跌行情。
据时报君统计,未上市交易的可转债有9只,但有8只可转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折价,仅国祯转债的正股价格高于转股价格。其中,正股价格与转股价格折价率高于10%的可转债有4只,分别是兄弟转债、水晶转债、亚太转债、生益转债,破发概率较高。
事实上,多只可转债破发很大程度上是供给增加所致,并不意味着可转债的内在价值大幅降低。
由于可转债本身具有债券属性,需要还本付息,意味着其内在价值是高于面值的,破发只是供给大量增加后导致价格的短期失衡,历史上破发也并非可转债的常态,即便长期低于面值,持有到期也可以面值加上一定利息回售给上市公司。
这就意味着,如果可转债二级市场价格如果显著低于面值,反而提供了一定的套利空间。
这其中较难预测的则是破发的持续时间问题,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投资者就会相应长时间套牢。然而,只要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不违约(PS:历史上,A股上市公司债券违约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即便中途套牢,以面值为成本持有的可转债到期回本仍是板上钉钉。
从可转债发行预案来看,自9月份以来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可转债发行预案,截至12月8日,已经获得批文及发审委已经通过的有36家,募资金额达到521.77亿元。
可转债原本作为一个冷门品种,自信用申购新规后才开始进入公众投资者视线,没钱没股也能顶格申购,确实吸引了不少眼球,但随后显露的破发风险,则给这个市场急速降温。
但兴业证券(601377,股吧)认为,可转债供给压力第一波冲击已经过去,加上最近债市企稳,转债市场有望迎来喘息时间,可以适当做些博弈,化工类的桐昆转债、金禾转债、周期中的三一转债可能均有一定博弈机会,不过,最好能立足中期,光伏板块的林洋转债、隆基转债、化工中的桐昆转债、巨化转债、金禾转债均值得关注。
该机构认为,从长远来看,转债这个品种正在成长为大品种,而最近的调整又给了更好的买点,新债上市定位不高,反而是给了市场最好的机会。这不算什么严冬,其实是一场瑞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证券时报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