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未知 来源:新浪财经
2017-11-13 19:52:23一个福布斯富豪的债券违约事件
丹东港一款中期票据10亿元本金实质性违约或许只是开始,王文良自身命运的变化已开始影响这家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未来一年该公司还须偿还投资人至少44亿元本金。
文 | 施南
丹东港的名声,是从两盒月饼开始彻底败坏的。
那是2016年9月15日,一个中秋节里发生的堵心事。按照常理,这家11年前通过改制成为民营资本控股的企业,会在这一天表示些“心意”。平均工资只有2200元的6000余名丹东港员工,心中多少对该份全体福利存有点念想。
结果自然是大失所望。两盒喜裕牌月饼,满大街兜售12元一盒多买打折那种,据说设在当地蛤蟆塘农村一间作坊内的厂家,把生产日期印到了2116年。
尽管素来顶着“中国最大边境城市”的头衔,政府招商引资时,除了显摆589米长每人要收20块景点门票钱的鸭绿江大桥,也不断宣传这里是“环渤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但和位于辽宁北境的“大城市”铁岭相比,丹东确是一座蕞尔小城。说是1.52万平方公里238万人口,不过刨去下属管辖的三个县,布满了银杏的市域着实可怜—一小时步行足以逛遍全城。有人戏言,如果你坐进仅有两座电影院中任一一间,很可能“你的前任就坐在后面,你的小学老师就坐旁边”。
“月饼事件”就这样很快被演绎成街头巷尾的各种调笑。当然,闲聊中人们注定会提起两天前那桩与丹东或者丹东港有关“更大的事”。
坏消息往往结伴而行
9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23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对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决定的报告。因贿选被褫夺代表资格的42位商界人士中,日林建设集团董事长王文良赫然在列。这位号称“丹东首富”的著名人物,同时也是丹东港的老板。
无论对于发放中秋节礼过分抠门的埋汰和抱怨,还是随之而来针对给自己发工资那位失去政治荣誉的幸灾乐祸,丹东港一众员工其实顶多三天热闹劲儿。毕竟,在这座城市里,这份饭碗还算将就甚至体面。然而,乌云从来成群结队,坏消息往往结伴而行。
先是丹东鸿翔集团颇有传奇色彩的美女董事长马晓红涉嫌在贸易中严重经济犯罪于九月下旬被批捕—在占据中朝贸易七成份额的丹东口岸,马一直是此类业务的代表,而她的落网被认为是从事了向朝方走私核开发物资且参与洗钱。作为占据鸭绿江入海口、距朝鲜南浦港仅119海里中国最重要的对朝贸易港,丹东港同步被纳入调查名单是理所当然的。最终,该港相关负责人坚称自2010年起便停止了对朝业务往来,而王文良,平安过关。
这或许只是虚惊一场,但接下来就大大不妙了。正是打那两盒廉价月饼发轫,丹东港的工资发放节奏明显放缓,两个月乃至一季度一次似乎变成了家常便饭。原本早为到手的钱规划好用途的员工们,开始焦躁不安。
东北整体经济环境下沉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以丹东而论,虽然2016年748.4亿元的GDP在省内排名还上升一位至第九,但若按可比价格计,事实上却同比下挫了2.27%—别忘了,丹东年经济增速已能跻身辽宁前三。
经济学家肯定不会放过这些数字: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较2015年下降52%,其中200.2亿元的建设项目投资额下挫了59.8%。这一年里,国有投资只34.1亿元,大幅下滑71.2%,而246亿元的非国有投资额也大幅缩水47.1%。对比全中国当年55412元的人均GDP,丹东只及前者的57%。
应对这一切的普通百姓首先选择减少开支。结果,一年里丹东金银珠宝零售额下挫了34.7%,化妆品销售额下降了27.4%。更糟的是,粮油食品零售额下降17.5%,烟酒销售额同比蒸发16%—这显然不能归罪马云与刘强东。
除非选择离开丹东,否则一颗不安分的心很难在这里觅到盛放之处。一方面,市里成立了兴港领导小组,从围海造地到码头扩建貌似热火朝天;一方面,工资拖欠缓发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有关心时政的工友偶尔会议论“港口一体化”的话题。当“一带一路”概念大行其道后,关于辽宁方面有意统一建设大连、锦州、营口、盘锦、丹东和葫芦岛六个辖区内港口的传言很是风行了一阵。事实上,之前大连港也曾两度强力染指锦州港的控制人地位。不过,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即率先完成改制且成功实现A、B股上市的后者,最终也还在张宏伟的事业版图中,哪怕其所持股份仅仅20%。
“王老板可占了丹东港八成股权,戏更不大”,一番评头论足化作哂笑后的鸟兽散。
以债养债终陷其中
日子还在叠加地过着。至于2017年的中秋,适逢国庆七天长假,这一回,没什么人再有奢望。
直至10月30日晚间那则突如其来的公告,人们才对之前一年发生的种种事端有了真实的答案。问题是,现在已不只是6000余名丹东港员工柴米油盐的着落了。
在公告中,丹东港方面宣布,其2014年10月30日发行的该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4丹东MTN001,债券代码:101473011)在向托管机构划付5860万元应付利息后,未能按照约定将10亿元回售部分本金足额划拨,出现本金实质违约。
据悉,在10月16日至20日期间,丹东港按照募集说明书对该五年期票面利率为5.86%的债券产品进行了回售登记,而按照10月23日的公告,拥有产品发行三年后实施选择回售权的持有者悉数表达了回售意愿。
完全可以理解这种决定。当中国证监会暂时中止定增审批转而力推可转债时,市场对于部分企业债的信任度正在削弱,特别是根据以往规律那些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极易受到冲击进而产生违约的周期性公司发行的产品。与此同时,作为债券违约高发地区的东北,虽然截至十月中旬只冒出三家债券违约主体,但累计违约金额却高达114.7亿元。
前方熊出没,小心!这是一个自然的避险意识。
还有两个因素同时决定着投资人的脚后跟。第一当然是关于央行小步多频加息的预期,以及对国债基准利率上扬的判断。就在丹东港宣布违约的当天,中国债市遭遇罕见调整。标志性的10年期国债利率较9月末劲升31bp至3.92%,创下2014年10月以来新高,距上一轮4.7%的最高点只相差80bp;而10年期国开债利率,也较上月大涨33bp至4.52%。国债利率的冲高势必令企业债利率被迫水涨船高,经营状况平平又风险系数颇高的丹东港才给出5.86%,肯定“淡出鸟来”。
第二得考虑年末资金面抽紧情况下,那些正忙于降杠杆或填补过往过度激进并购引发窟窿的实力派大企业会否不惜代价“以时间换空间”。比如,万达或者海航。
有消息称,面对未来一年即将到期的28.43亿美元企业债,海航集团就推出了363天票面利率高达8.875%的3亿美元债,该利率水平不仅高于此前蒙古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推出垃圾债券的6%和7.125%,甚至高于阿根廷于6月发售100年期限债券7.917%的利率水平线。有比较就有动力,7亿美元资本踊跃参与了认购。
就像一台赌桌上的对家,一方胆气十足梭哈,一方要么跟进要么出局。显然,账面上写着600亿资产的丹东港没有对标万亿资产海航集团的本钱和勇气。
更麻烦的是,从10月24日15亿元规模的非公开定向债“14丹东PPN004”,到10月27日5.6亿元规模的私募债“16丹港01”,再到10月30日的“14丹东港MTN001”,一周时间内,丹东港只本金兑付部分就需真金白银掏出30.6亿元人民币。
第一只产品多亏了时间节点的高敏感性,终了由托管方浦发银行自掏不低于9.5亿元的过桥贷款勉力过关。第二只,则只好拜托因朝鲜问题刚被美日等国切断合作账户的本地丹东银行保驾护航。事不过三,尽管作为债券发售托管机构的中信实力雄厚,但这一次,只能亮出华袍下骨瘦如柴的身躯了。
关于中信未能“效仿前贤”式的背锅,市场已传出不同版本的解读。如若不是战略性的先弃后夺,那么不妨翻看一下丹东港的财务账簿,再来想想其他机构会做出何种定夺吧。
丹东港目前的总资产为601.79亿元,总负债金额为464.56亿元,负债率为76%,其中流动性负债为100.16亿元。注意:截至9月末,其账面货币资金为14.7亿元,当中包括作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而受限的14.4亿元。这意味着,该家港口公司可自由支配调动的资金仅3000万元—仅够足额支付两个月的员工工资。
可需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除了已然爆缸的14丹东港MTN001,还有6只待偿还债券产品陆续有来,包括两只一般公司债、两只定向工具及两只一般中期票据。仅2018年8月21日前,丹东港光支付本金部分即达44亿元。
现实如此逼仄,连一贯大方的评级公司也只能从善如流—丹东港隐含主体信用评价级已从2016年中秋时分的“A+”断崖式滑落至“C”。下一个中秋来临时会怎样?没有人敢给出保证。
还有些八卦值得咂摸
以债养债乃是一种习以往常的企业财务处置手段,但外界注意到,自王文良卷入贿选风波后,丹东港的直接融资渠道已事实关闭。2017年10月30日,不过是压垮骆驼的稻草坠落时间。
颇有意味的是,中国债市的观察家们更多将此事件看作是一个不会产生连锁反应的“孤例”,倒是美国主流媒体却产生了浓厚兴趣。王氏被标注130亿人民币身家跻身福布斯富豪榜自然是理由之一,但值得咂摸的是,王文良除港口业务外的事业相当独特—日林建设集团参与了天安门、新华门、中央党校乃至中国驻美大使馆和驻纽约总领馆的工程建设。
还有几笔在美支出也很令美国人关注。王先是通过捐赠2500万美元成为纽约大学校董,又向希拉里·克林顿基金会捐赠200万美元—这当然是合法的。倒是他利用一家名为“哥伦布天际线”的空壳公司,花费2560万美元一气买下毗邻中央公园229米高时代华纳中心内三间共管公寓的行径,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当然,现年47岁,以“强迫劳工阴谋罪”被纽约警方拘押近一年,且被纽约东区联邦地区法院拒绝以1000万美元保释的钟丹,也让64岁的王文良再次回到聚光灯下。钟,美国西部传奇公司负责人,该公司正是日林建设集团的驻美机构,而钟氏亦为王文良的子侄辈亲属。
除非你是“环球时报”或“凤凰网”的忠实拥趸,否则作为一个丹东港员工,很难清楚地知悉上述这一切。倒是针对2005年王文良入股丹东港时是否存有猫腻,一直是闲暇时光唠嗑的上好谈资。在当地,关于王借助假外资先后17次入股才最终成功控制丹东港的八卦新闻,屡传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