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中融国际信托公司(以下简称“中融信托”)的赎回风波仍在发酵。
8月18日晚间,金方能源(.SZ)发布公告称,公司今年5月购买的3000万元中融信托产品存在逾期兑付风险。 此前,金博股份(.SH)、南都地产(.SH)、咸亨国际(.SH)均发布公告,宣布购买的中融信托理财产品本息尚未兑付。
中融信托的还款危机引发市场担忧,购买其产品逾期未还款的投资者深感焦虑。 “急,现在一晚上都睡不好觉!我每天都在四处寻找消息,期待着付款计划早日出炉。” 投资者赵林(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他一年前购买了中融信托。 中融弘益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投资金额为300万元。 赵林购买的信托产品明年4月才到期,但近期中融信托产品停止兑现的消息让他着急。 不安。
中融信托是一家历史悠久的信托公司,前身为哈尔滨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7年。中融信托此前披露,截至2022年底,中融信托尚存信托计划1,633个,拥有自有资产304亿元,公司及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7857亿元。
据市场消息,中融信托产品已全面暂停兑付,也有消息称中融信托暂停兑付的产品规模高达1500亿元。 对于停牌产品的规模,中融信托相关负责人在与投资者的沟通中进行了澄清。 据时代周报记者从多位投资者处获得的录音显示,8月14日,中融信托首席合规官、董事会秘书王强出面回应不少投资者的质疑,“不(全面停牌),(停止兑换产品的规模)并不像市场传言的超千亿那么可怕,但具体金额我们还不能说,还得等公告。”
“被暂停的产品无法退货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存在流动性问题,而且存在流动性问题的产品规模正在扩大。” 录音中,王强向投资者解释称,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制定还款计划,但短期没有计划。
对于上述录音及王强的回应,《时代周报》记者向中融信托求证,中融信托相关负责人以“目前不接受采访”为由挂断了电话。
在投资本息支付的不确定性下,投资者开始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有的投资者前往中融信托总部寻求解决方案,有的投资者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并向监管机构反映相关问题; 部分投资者还寻求律师帮助,期望通过司法手段拿回本金,更多投资者正在等待中融信托的解决方案。
来源:图虫
风波中的资金池产品
“7月28日,中融信托推迟兑付近十款信托产品后,8月8日又有一批产品未能偿还本息。” 投资者刘欢(化名)表示,停牌产品的底层资产大多涉及资金池。 刘欢向虎符中植集团旗下四家财富管理公司之一的新湖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购买了中融泽龙1号集合资金信托管理计划产品。 “四大理财公司已销售中融信托旗下产品21款。” 刘欢说道。
金乐功能分析师廖和凯向银贷周刊记者解释,银监会原99号文件《信托公司风险监管指导意见》对(信托产品)资金池有明确的定义:信托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银行间市场外没有公开市场价格、流动性差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导致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不匹配、不匹配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期限之间的关系。
“无法明确投资与资产关系、滚动发行、资产与信托预期收益定价分离的集合信托业务,是资金池信托的最大特点。此类业务在终止清算时可能会造成困难。” 廖和凯补充道。
“我买的产品没有明确标的资产,资金投向哪里,标的标的是什么,买的是什么产品,合同上也没有明确注明。” 多位投资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其中,刘欢向时代周报记者出具的“中融-瑞熙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托合同并未详细披露信托产品资金的具体投资方向,仅披露了大致的投资范围:“信托计划投资于债权资产、权益资产、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资产中任何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80%,其中权益资产包括权益资产、收益权、有限合伙企业股份和其他权益资产,债权资产包括信托贷款、固定收益信托产品、信托受益权、债权或债权、固定收益银行理财产品。”
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 从中融信托旗下投资者获得的多份已停止兑付的产品合同中,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这些信托产品的投资方向并不明确,产品的交易结构也没有出现。 抵押品、担保人等信息。
新湖财富一位理财顾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板块较大的中融鑫瑞系列信托为例。 核心客户有资质要求,需要资金稳定,但中融信托没有向我们透露这些核心客户是谁。”
根据上述投资者提供的录音,中融信托首席合规官、董事会秘书王强表示,“四大理财公司的信托集合基金计划产品(销售)确实有“资金池的属性,但我们有相关信息,监管机构单独备案,操作也合规。这是存量业务,需要时间消化和整顿。”
对于信托公司的资金池业务,监管机构已经做出了相关规定。 2018年,《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 第十五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对各资管产品的资金实行单独管理、立账、分账核算,不得开展或参与滚动发行、集中运营、单独定价等特点的资金池业务。 。 此外,相关监管机构还为《资管新规》设定了过渡期,过渡期将延长至2021年底。
“现有的资金池信托是合规的,因为它明显是针对这类不能新增的业务(资金池信托)的,而且股票业务规模还很大,存续期较长,到期后逐渐减少。”或者一些库存量大的企业每年被迫下降一定规模,目前的库存是历史遗留问题。” 廖和凯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道。
“我成为资金池信托项目的最后一根棍子,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 投资者刘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为什么投资者购买同样的产品,7月28日之前赎回的投资者可以获得全额信用?而回来,我的付款已经推迟了一个月,我什至无法保留校长。”
“从流动性角度来看,暂停的产品是最后一根棍子。” 王强在录音中表示,在(暂停的)产品中,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底层资产,而这些资产都是有价值的。 请耐心等待后续清关方案出炉。
上市公司计提减值 投资者寻求法律帮助
踩雷中融信托的上市公司和个人投资者不在少数。 面对短期内无法下达的兑付计划,部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已经开始行动。
据统计,约有60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了中融信托产品,主要是中小上市公司。 德邦证券研报显示,截至8月11日,已披露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上市公司中,市值超千亿的公司有1家,市值超50的公司有3家。 -1000亿,市值200-500。 市值在1亿至200亿的公司有5家,市值在100亿至200亿的公司有4家,市值在50亿至100亿的公司有16家,市值在100亿至100亿的公司有31家超过50亿,共有60家公司。
据元大证券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上市公司主动披露未赎回的中融信托产品累计投资已接近10亿元。
已上市公司已开始计提减值准备,以应对因购买中融信托产品本息无法收回而可能造成的损失。
8月7日,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塔牌集团(.SZ)披露2023年半年报。 公司在报告中提到“委托理财预计无法收回本金或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减值的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对房地产信托计提减值准备或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5,304.56万元。
散户“抱团取暖”。 在小红书、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不少投资者晒出了自己购买的信托产品的合同,询问是否是资金池产品。 记者注意到,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投资者购买金额多为300万至1000万,产品经营期限多为6至12个月,收益率集中在6.6%至7.7%之间。
有投资者前往中融信托总部寻求解决方案。 “我决定去总部向中融信托反映诉状,要求公告该产品底层资产的投资情况;披露该产品的最新净值;相关监管机构出面;中融股东出来补充流动性。” 一位购买过中融信托多只基金的信托集合计划投资人告诉记者,投入1000万后很难不心急。
也有投资者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追回本金和利息。 “有购买中融信产品的投资者委托我跟进处理此事。” 上海欣谷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王怀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王怀涛表示,认定中融信托违法违规的关键在于,《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后,中融信托仍推广运营资金池产品; ,可能因资金池的特点未向投资者告知本产品的风险,未履行其适当性义务; 此外,中融信托作为托管人,可能未披露资金池在运作(产品)过程中的风险,违反信托合同中约定的投资方向、投资限制或投资禁止条款,直接违反规定违反信托合同某些条款或者违反信托法有关受信义务、适当性义务、信息披露义务、勤勉义务、忠实义务的。 法律规定的管理职责没有履行。
“存在上述情形的,投资人可以请求解除信托合同、要求信托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要求信托公司赔偿损失等,进而获得投资本金的补偿”和预期回报。” 王怀涛说道。
投资者如果通过法律途径胜诉,也可能面临“执行难”的问题。 王怀涛解释道,“如果是资金池产品,一般都有拆东墙补西墙的特点,一旦没有后续投资,就会资不抵债;而资金池产品产品一般没有明确具体的基础投资标的,难以获得增信担保,即使有基金财产,投资者也仅属于普通债权,不具有法律优先权,会导致可执行财产不足”。
更多投资者茫然等待。 “我们能拿回我们的校长吗?” 一位中融信托的投资人在信息交流分享群中问道。 原本活跃的一群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很久都没有人回答。
(实习生李伟对本文也有贡献)
现在就送你60元福利红包,无套路直接提现~~~快来参加活动吧!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