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 周晓明
2023年中国信托业年会的主题是“信托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如何高质量发展信托业,需要进一步凝聚社会各界在认识上的共识,更需要行业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明确信托业功能定位
信托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明确信托业的功能定位。 长期以来,在信托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每当出现新问题、新挑战、新政策时,往往会引发对“信托业功能定位”的质疑和讨论。 对信托业定位的质疑,反映出信托业仍缺乏广泛共识的认识论基础。
从制度安排来看,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实施以及信托业重新登记以来,信托业的功能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主要从事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 ”。 无论是“旧两规”、“新两规”还是“信托三类新规”,调整的都是具体信托业务的操作规则,而信托行业的这一制度安排从来没有被改变过。改变了。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20多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信托服务的需求已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随着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需求不断增长,托管信托资产规模已突破20万亿元。 成为实体经济的坚定支持者和社会财富的优秀管理者。 切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近年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范例。
尽管信托业近2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信托业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缺乏全社会的共识。 有时,信托行业会被视为不加思考的搅局者,甚至怀疑这个行业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实现新时代信托业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凝聚社会对信托业功能定位的共识。
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看,信托业是我国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信托人经营的信托业务具有独特的法律结构和独特的业务模式,发挥着独特的金融服务功能(通过资产管理信托实现资产管理功能,通过资产信托服务实现财富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并通过慈善信托促进社会事业)。 信托业务的这些独特特征是银行、保险、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无法替代的。 从现代金融服务业生态链演进来看,现代金融服务业按照需求演进阶段可分为三大生态链:融资金融服务(银行、证券)、风险金融服务(银行、证券)。保险和期货业)、财富管理和金融服务业(广义的信托业——资产管理业和财富管理业)。 信托业是针对国家进入中高收入阶段后财富管理和金融服务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业。 信托三类新规,形式上对信托业务进行了重新规范,本质上是对信托业在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更加清晰的描述和界定。
把握信托业发展脉络
这给个人信托公司的业务定位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差异化发展的机遇。 需要指出的是,个人信托公司无论如何选择自己的业务定位,都需要紧扣时代主题,将时代与商业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挖掘出时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并以此为基础现有的商业模式。 只有不断满足时代需求,才能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时代“新”字的核心是全面服务民生,具体体现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资源配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共同富裕、服务人民美好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孕育着新的要求。 在信托业务的各个赛道上,结合“新”字做文章,各信托公司都可以构建适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业务模式。
三是围绕“受托文化”打造核心运营能力。 要充分发挥信托功能,使其充分服务于社会、民生,关键是受托人要做一名优秀的受托人,因为信托功能的实现只能通过受托人的行为来实现。 没有忠诚、值得信赖的受托人,就不会发挥预期的信任功能。 在我国,信托业是充分发挥信托功能的核心主体,承担着信托业健康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因此,信托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全行业建立“受托人文化”,并围绕“受托人文化”,塑造各信托公司的核心经营能力,使自己成为信托公司的核心经营能力。合格且优秀的受托人。 受托人文化的核心是形成“法、德、才、勤”的行为意识、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法”是指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和信托文件,“德”是指自觉忠于信托目的和受益人利益,“能力”是指具备履行信托管理事务的专业能力, “勤”就是勤勉、认真地处理。 信托事务。 应当看到,实践中,信托事务管理中违规违规、利益输送和利益冲突、缺乏专业能力、缺乏勤勉尽职等问题时有发生,且存在一定的问题。距离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如何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团队建设、职业道德、合规风控、操作流程等方面建立、落实并坚守“受托人文化”,是每个信托公司打造核心运营能力的首要任务。 。
从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来看,要把握时代脉络,紧扣时代主题,在功能定位框架内将时代性与商业性有机结合起来。属于信托行业。
一是立足信托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部署转型发展。 新时代,支撑信托业发展的商业逻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以往“渠道信托+融资信托”的商业模式无论从需求还是政策上已经不复存在。 信托行业需要与时俱进,抛弃习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在信托三分类新规则下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变化的信托市场需求和信托监管政策,全面认识和给予充分发挥信托特有的金融服务功能,聚焦发展业务轨道,全面布局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财富积累和发展正处于从中高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阶段,这为信托充分发挥其功能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信托功能业务形式多样。 资产管理信托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资产管理需求,理财服务信托可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综合化财富管理需求,行政管理服务信托、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可以满足社会服务需求多重痛点,慈善信托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责任管理需求。 可以说,信托能够充分发挥其特有的经济、金融和社会管理功能的时代已经到来。 在原有信托业务的基础上,信托业全面转型发展的市场基础正在形成。 虽然挑战很多,但机遇可以说更大。
二是紧扣时代主题,构建差异化业务模式。信托三类新规下,信托业可以通过信托业务进入广泛的服务领域和应用场景,涵盖资产管理等领域。领域、财富管理领域、社会服务领域、公益慈善领域。
优化信托功能发挥的制度环境
信托业要充分发挥信托功能,全面服务民生,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 应该说,《信托法》为信托运作提供了基础制度保障,信托三类新规则为信托行业全面开展信托业务提供了监管制度保障。方式。 但仍有一些基础制度尚未出台,制约了信托功能的充分发挥,特别是资产服务信托的发展。
近年来,《信托法》的修改备受关注和呼声,但尚未被列入修改议程。 《信托法》已经颁布实施22年,很多条款已经不适应信托市场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进行修改。 但从实践来看,真正阻碍信托功能充分发挥的基础性制度供给并非来自《信托法》本身的缺陷,而是与《信托法》实施相关的三大配套制度尚未落实。 20多年来一直得到解决。
缺失的三个支撑制度是信托财产非交易转让制度、信托登记运营制度、信托税收制度。 正是由于缺乏这三个支撑体系,20多年来,信托的功能主要局限于自利资金信托。 其他利益财产信托(包括公共信托)虽然在法律上是允许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落地,这极大地限制了信托的综合财富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这不仅削弱了信托的实施效果。 《信托法》的出台,也极大制约了信托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发展的效果。
新时代信托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深化信托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信托全面服务民生的独特功能。 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制度供给,并在国务院层面尽快推动相关部门出台阻碍信托业充分发挥作用的“三大支撑制度”。信托行业。
(作者为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高级顾问、新财道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