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债券市场
核心观点:展望5月,境外金融机构风险事件或仍将继续酝酿。 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对后续经济复苏,以调整内需结构为主,全面宽松的可能性不大。 4月制造业PMI低于干景线,主要受内需低迷影响。 预计5月市场剩余流动性仍将充裕,长期利率或仍有下行空间。 可转债方面,依托一季度业绩高增长的预期方向寻找配置,灵活聚焦科技和自主产品,稳健聚焦食品饮料和地产连锁。
债券市场回顾
4月一手净供应减少,一手市场估值收益率下行为主。 二手交易减少,收益率下降。 利率债方面,受惠于资本宽松,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放大市场降息预期。 长期利率下降,债券市场上涨。 可转债方面,可转债指数上涨,估值下跌,纯债平均到期收益率下降。
行业新闻
二季度市场有望转向基本面主导
受国内经济复苏乏力、美国通胀韧性较强、海外金融机构持续爆发等因素影响,市场增量资金不足,存量资金博弈极为明显。 社保基金等首选低估值、高分红等避险资产。
政治局会议于四月底召开。 在肯定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前提下,也意识到内生动力尚不强劲,需要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当前,经济整体处于弱复苏状态,就业、消费、内需呈递进关系。 4月末制造业录得49.2,低于前值51.9,跌破扩张区间,印证了海外出口压力和内需不足对制造业扩张的负面影响。 当前,需要耐心等待经济逐步复苏、外需触底反弹。
对此,我们认为在政府相对克制经济刺激政策的前提下,整体经济复苏缓慢。 后续政策的重点是如何恢复和扩大需求,以推动经济持续复苏。 政策可以通过鼓励扩大就业来提高就业率,如国有企业扩大招工、以工代赈等,提高就业率,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当前部分城商行存款利率下调可能导致部分超额准备金逐步流出,人民群众就业率提高消费信心日益增强,经济复苏韧性逐步增强,市场有望转向基本面投资。
地产——4月新房供应偏少 月销量环比下滑
1-4月,房地产百强企业累计销售额23056.30亿元,同比增长8.74%,累计同比增速自3月转正后继续攀升. 房地产百强企业当月全口径销售额6421.10亿元,同比增长30.40%,同比增速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正增长。 4月百强单月销售额6421亿,为近6年来同期最低水平,低于2018年(7000亿)、2019年(8948亿)和2019年同期水平2020 年(9002 亿)。
去化率方面,克而瑞公布,4月31个重点城市平均开盘去化率降至51%,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 各城市环比均出现下滑,但杭州成交率由上月的73%回升至81%。 此前的热点城市北京、上海、成都的销售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60%以上。
根据克而瑞采集的5月1日成交数据,5月1日期间44个重点监测城市累计成交78.85万平方米,较2023年4月日均下降64%,同比增长21%,但低于 2021 年和 2019 年的同比水平。
4月成交量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房企3月加速供应,部分房企进行预售。 4月新房供应减少,库存小幅下降。 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热度有所降温,趋于弱势复苏。 后续房地产市场将迎来分化行情。 我们更看好供给弹性充足的城市,以及主流城市具有足够价值和补货能力的优质房企。
新能源汽车——4月车市温和修复,充电桩建设有望提速
据各企业官网显示,部分新能源车企公布了4月销量数据,具体如下: 比亚迪依旧一枝独秀,二线品牌销量同比表现亮眼,自主品牌Aion、Jikr同比增长,零跑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狭窄的; 造车新势力龙头表现分化,理想销量同比高增长,小鹏销量同比下滑。
4月欧洲8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28.1%,环比下降43.8%,销售压力较大。
目前,锂盐价格已经达到企业的生产成本。 随着后续库存和需求的恢复,锂盐价格有望止跌反弹。
4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5月初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多次提到新能源汽车,要求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支持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使用。适度提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置利用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给。 展望二季度,中游锂电池去库存结束,排产提速,后续需求有望回暖。
消费——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经济改善斜率最大
五一期间,各项消费数据明显回升,消费市场复苏势头强劲,回暖态势得到进一步验证。
白酒方面,节后两个月相对平淡。 主要企业实施控量提价,库存保持健康。 五一期间宴请需求有所回升。 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振,高端宴会继续保持平稳,次高端宴会有望迎来更大弹性。
新媒体消费方面,受益于政策推动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的新生态场景,经济动能回暖带来广告、营销等收入增长,业绩有望迎来大回暖。
房地产链方面,房地产竣工加快,房地产销售毛利率有所提升。 叠加去年同比基数偏低,家电、家具、消费建材等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医疗消费方面,一季度眼科和大手术表现超预期,未来仍将延续强劲复苏态势,需求将持续增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