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每年4月底,信托公司陆续发布年报,但2023年似乎与往年不同——大多延迟发布年报。
平安信托是第一梯队中首家发布业绩报告的信托公司。 同时,其2022年初开始的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与今年新的三级信托政策高度吻合。 为什么平安信托能够洞察机遇、未雨绸缪? 其转型路径是否会成为信托公司发展的典范? 通过对平安信托业绩报告的分析,让我们一窥行业的转型。
一、业绩报告“姗姗来迟”:行业分化严重
2022年的市场将使信托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 2022年的业绩报告既“姗姗来迟”,又“犹抱琵琶半遮面”。
有的信托公司可以保持逆势增长,有的则压力明显。 据统计,截至5月1日,60家信托公司2022年平均信托资产规模达到3383.15亿元,较2021年增长4.05%,信托公司排名稳定。 按母公司口径计算,60家信托公司平均收入13.52亿元,较2021年下降18.99%; 60家信托公司平均净利润5.67亿元,较2021年下降23.2%。
那么,位于第一梯队的信托公司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呢? 几家龙头信托公司的业绩数据如下。 虽然报告中的各项数据已经算得上“得心应手”,但与2021年同期相比,还是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不过,其中,平安信托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净利润为65.2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1.56亿元。 与2021年同期相比,营收同比下降16.4%,但为194.48亿元。 这一数字仍遥遥领先于行业。
转型是否有效,或许是决定本轮表现的“赢家”。 转型中较快“上岸”者和迷茫中犹豫者的表现已经呈现出分化和集约化的趋势。
2、一“轻”舟可过万重山:开发业务净增2000亿元的背后
在行业普遍面临寒冬之际,平安信托很好地展现了领头羊的“破冰”姿态,也让深水转型区的各行业主体看到了“暖” ”改造成功后。
一方面,总量增加。 2022年,平安信托资产管理规模为5520亿元。 虽然总量在行业中并不高,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07亿元,增幅接近20%。
在增加总量的同时,更要注重结构优化。 上述资产规模中,投资类较上年同期增加1318亿元,增长51%; 融资类同比减少409亿元,下降38%。
其中,主动管理信托较上年增长24.85%,占整体业务的82.7%。 开发业务实现稳步增长,家族信托、保险信托、证券投资信托等业务净增长近2000亿元。
通过以上三个不同维度的“测评”,印证了平安信托在转型发展中成功重组业务组合、培育增长点,推动其融资模式向原有资管信托转型。 所谓“轻”舟能过万重山,变身为“资本轻”、“资产轻”的模式,资本和资产在外,可以逐步摆脱对传统融资业务的路径依赖,不不再执着于“理财卡”,以实现业务越来越轻,质量越来越好。
2.深蹲起跳:困境与希望
01、壮士断腕!制定优质信托战略规划,狠抓操作风险管控
取得上述成绩,每一位奋力前行的受托人都深知来之不易。 “2022年是平安信托发展史上关键的转折点,也是近年来公司经营最为艰难的一年。” 在2023年初的工作部署会上,平安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姚桂平一连用了七个“难”字,来形容2022年公司面临的内忧外患。
“困难”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平安信托提前谋划2022年,平安信托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顺应了监管信托业务的新分类要求。 PE、机构资管三大战略业务退出传统融资等业务。
同时,平安信托在“困难”中缓解了风险压力。 操作风险管控是战略转型的基础。 一切业务开展的前提是合规和风控。 快钱”。2022年,平安信托资产负债健康,流动性风险较低。公司净资本204.61亿元,净资本占各项业务风险资本之和的比例为360.28% ,净资本占净资产的比例为77.79%,各项指标远超监管要求,为企业稳健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02.短期利益VS长期利益
从2022年开始,平安信托将坚决退出传统融资等业务,也就是坚决退出所有高风险、不合规、战略方向。
不难理解,过去传统的融资业务是信托从业者获得资金最快的途径。 如果现在不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传统的管理费收入大幅下降,“躺着赚钱”将不复存在。 这就涉及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平安信托曾强调,短期不退出,长期会带来更多风险。
以房地产业务为例。 2022年,平安信托剩余不动产158亿元,同比减少333亿元,降幅68%。 这种断崖式的快速压降,实际上是在释放风险压力,逐步卸下“包袱”,有利于长远发展。
3、从“赌对题”到“做对题”:行业转型先行
01、寻找跨越式增长的第二条曲线:发展信托业务、PE、机构资产管理
今年3月,“三分类”新规出台,从顶层设计明确了未来信托公司转型的方向,引导回归信托本源,明确了信托的边界和服务内涵各类信托业务。 事实上,早在2022年初,平安信托就确定了战略业务的发展方向,即大力发展信托服务、PE和机构资产管理,开辟一条截然不同的新路子。立足当下,为企业发展寻找“跨越式增长”。 第二曲线”。
毋庸置疑,新的分类方式与平安信托打造精品信托的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与其说是平安信托在行业转型大考中“赌对了题”,不如说这是平安信托基于洞察行业发展逻辑和规律的前瞻性战略转型. 在当前和未来的行业变革大潮中,先人一步抓住机遇,成功做到“做正确的事”。
未来,各家信托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股东背景和资源禀赋,将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定位开展业务。 就平安信托而言,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依托这三张业务“杀手锏”,打造专业特色,稳固公司发展基本面,建立长期竞争优势,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术语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特别指出,新“三分类”规定将资产服务信托列在首位,强调信托的服务属性,表明监管层面鼓励信托公司做大做强服务信托业务,促进信托公司要回归信任的本源。
2022年,作为平安信托三大战略业务的信托服务业务再创佳绩,信托服务规模再创新高:全年设立的家族信托、保险信托数量突破9000只,总体规模突破1000亿元。 年增长率达到80%。 其中,保险信托累计数量已超过1.8万只,设立规模市场领先。
未来,各家信托公司根据自身禀赋和特点提供的服务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届时,信托将真正回归本源业务,而不是过去的同质化渠道业务或融资信托业务。
4、以终为始,以终为终:金融为民背景
“三分类”新规实施前,长期以来,信托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顶层设计不完善、发展定位不明确、单一利益驱动、单纯追求制度利益。发展,偏离了为社会经济提供优质服务。 主要发展方向。
如果金融脱离了国家、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经济、脱离了发展大方向、脱离了主旋律,肯定难以为继,前路会越走越窄,甚至被完全取代。 在平安信托2022年年报中,更加强调金融服务的“人性”和“政治性”。 这也是特别强调“三分类”的地方——更加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看看这组数据:2022年累计对实体经济投资近4400亿元; 五年来,累计对实体经济投资超过1.78万亿元,累计纳税超过92.92亿元,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增绿色信托11只,存量绿色信托规模79.7亿元。
在服务民生方面,平安信托大力发展信托原有业务,如通过慈善信托,践行扶贫、特殊人群保障、农村助学等公益事业,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增强公民消费保护意识,保护消费。 这些措施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终为始,你将永远在那里。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从最终的结果出发,逆向分析过程或原因,寻找关键因素或对策,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达到结果或解决问题。 平安信托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这种以终为始的思维最终会反哺自身的发展,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继续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1日,是信托三级分类新规正式实施之日,也将是信托“飓风”时代正式落下帷幕之日。 今年年初,平安信托正式公布了“一个中心、两个重点”的总体经营方针。 “一个中心”围绕推动战略落地,打造优质信托。 在具体策略上,一方面聚焦操作风险管控,另一方面着力打造优质业务。 立足长远发展,确立特色发展,努力打造业务稳健、经营合规、团队专业、机制畅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对于平安信托来说,2023年的战略是2022年的升级版。在这个信托业洗牌整顿的新时代,卓越难,更难的是长期卓越。 现在已经进入二季度,让我们对公司高质量的转型探索保持足够的信心,更要放眼长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