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不变。 这是今年9月以来美联储连续第三次维持这一利率区间不变。
欧洲央行14日决定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贷款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分别为4.50%、4.75%和4.00%,但将加速缩减资产负债表。 去年7月以来,欧洲央行已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450个基点。 由于通胀大幅下降,欧洲央行今年10月暂停加息。
英国央行(Bank of )14日维持关键利率于5.25%不变。 这是15年来的最高水平。 英国央行也在9月和11月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结束了连续14次加息。
加拿大央行12月货币政策会议也连续第三个月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的现有水平不变。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12月宣布维持基准利率4.35%、结汇余额利率4.25%不变。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今年已加息五次,上个月最新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35%。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行长米歇尔·布洛克强调,确保通胀在合理时间内回到2%至3%的目标区间仍然是首要任务。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央行还决定11月底维持基准利率在3.5%不变。 这是继今年2月、4月、5月、7月、8月和10月之后,韩国央行第七次决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
在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主导的本轮加息过程中,日本央行始终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帮助通胀和经济重回正轨。 日本央行在19日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继续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维持长期利率调控目标上限在1%,维持短期利率控制目标不变。利率为-0.1%。 日本央行表示,仍将通过购买长期政府债券将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
美联储可能率先降息
今年以来,全球通胀总体呈现缓和趋势,为央行停止加息提供了支撑。 11月美国通胀率已从2022年6月的9.1%降至3.1%;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预计,到2024年底,美国通胀率将回落至2.1%,接近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 目标水平。 欧元区通胀率已从2022年10月的10.6%下降至目前的2.4%。 美联社报道称,今年全球平均通胀水平预计将从去年的8.7%降至6.9%。
美联储近期释放了一定的降息信号。 12月货币政策会议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联邦基金利率可能接近本次紧缩周期的峰值,进一步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如果经济按预期发展,预计2024年底适当利率水平为4.6%。华尔街交易员目前预测美联储明年3月开始降息的可能性超过80%今年可能会有六次降息。
不过,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对于降息仍持谨慎态度。
欧洲央行尚未发出明确降息信号。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央行对于通胀在中期内回归2%的目标更有信心,但仍担心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加剧通胀上行压力。 欧元区降息时机可能滞后于市场预期。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12月会议上没有讨论降息问题,“现在还不是放松警惕的时候”,暗示欧元区降息可能只有在工资上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压力减轻。
ING宏观研究部主管 认为,欧洲央行的最新决定“确认了加息周期的结束”,但降息周期的开始将晚于市场预期。
英国11月通胀率降至3.9%,好于预期,但仍显着高于央行目标。 英国央行在最新一次利率会议后暗示,将维持较高利率以对抗通胀,近期不太可能降息。 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表示,政策制定者抑制通胀的努力“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市场预计英国央行明年5月将降息0.25个百分点。 万神殿宏观经济研究公司首席英国经济学家塞缪尔·图姆斯表示,通胀意外下降意味着英国央行更有可能在2024年上半年降息,比迄今为止所暗示的要早得多。
预计韩国央行将很难先于美联储降息。 分析人士认为,韩国央行七次暂停加息,是因为在经济增长低迷、家庭债务上升的情况下,金融失衡持续发酵。 但今年4月以来,韩国家庭债务持续快速增长,韩美利差扩大至历史新高。 美元走强和外资流出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 韩国央行面临的“无法加息或降息”的局面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预计下半年将降息。
高利率拖累经济增长
全球多国央行为抑制通胀而加息对经济活动的拖累继续显现。
在美国,高利率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 随着美联储加息,30年期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从2022年3月的4.16%升至今年10月的7.79%。 今年前10个月,美国二手房销量下降20%。 尽管房屋销量大幅下降,但房价却持续上涨,使得许多人更加难以承担住房所有权。
受高利率拖累,欧洲经济增长缓慢。 欧洲央行14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欧洲央行将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6%,并将2024年和2025年增长预期分别调整至0.8%和1.5%。
欧元区最大经济体德国第三季度经济萎缩0.1%。 德国央行预计德国经济第四季度将出现萎缩。 德国央行最近将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 1.2% 下调至 0.4%。
加拿大央行表示,加拿大经济增长在 2023 年中期陷入停滞,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1.1%。 较高的利率抑制了支出,过去两个季度消费增长接近于零,经济不再处于需求过剩的状态。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