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上,原油保持区间而且有反弹可能,液化气多单谨慎持有,支撑位提高至3650。当前气温转暖,民用气需求偏弱,近八成PDH装置开工,对期价有一定支撑,当前期价缺乏明显上行驱动,短期期价将维持在3600-3900元/吨低位震荡,操作上短线思路为主,后期密切关注原油价格波动。
昨日夜盘,铁矿石期货低开高走,主力合约小幅上涨0.从估值角度来看,铁矿石现货指数重回在110美元以下,估值水分得以消除。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铁矿石期货短期或延续回调。华泰期货:整体来看,近期限产政策成为市场交易核心,铁矿石价格高位回落,叠加宏观数据的利空影响,市场整体信息不足,导致盘面快速回落。目前铁水产量依旧持续走高,加之废钢供给不足,所以短期铁矿消费仍具有韧性。
其中沥青期货主力合约小幅收涨1.供应方面,据上海中期期货介绍,截止6月29日,国内95家沥青厂家周度总产量为58.库存方面,华创期货指出,截至7月4日,国内沥青社会库存为64.展望后市,方正中期期货表示,原料通关问题解决将推动沥青原料供给回升,同时沥青供给也有望进一步增长,但当前需求增量相对有限,供需趋向宽松。盘面上,成本反弹推动沥青盘面上涨,但沥青自身供需面支撑有限,整体反弹空间受限。
尽管近期伊朗甲醇装港排货速度环比上月同期显著提升,进口缩减量级可能不及之前的炒作预期,但进口缩减已是不争的事实。展望后市,方正中期期货表示,正值高温淡季,下游需求跟进略显一般,由于库存累积速度缓慢,甲醇市场面临压力尚可,期价打破区间震荡走势后,重心将继续上探,压力位关注2280附近。
7月11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报收于15255元,小幅下挫0.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7月第1周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低位持稳,报14.85万吨,所以从量的角度来看,收储与抛储打平,因此收储对需求提振意义不大。综合来看,预计生猪短期或低位宽幅震荡偏弱运行。
周一,CBOT大豆收涨,从上周五触及的低位反弹。鸡蛋:短期需警惕回调风险建议逢低阶段性做多,但在经历持续反弹后,鸡蛋主力合约昨日回调,尾盘持仓下降,短期需警惕回调风险。周初,美玉米延续低位震荡表现。技术上,玉米主力合约价格运行处于上涨趋势线之上,看涨情绪主导市场。基本面方面,玉米近月合约能否延续上涨主要是取决于政策稻谷投放市场的进度和预期,在陈稻谷和进口替代不能有效供应前,玉米市场延续强势表现。
原油:短期延续震荡运行节奏从原油影响因素来看,宏观担忧继续加息对经济施压,微观减产导致油价仍有支撑,短期延续震荡运行节奏。沥青:短期沥青价格上行驱动或不足基于供应充足,需求表现清淡的背景之下,短期沥青价格上行驱动或不足,可考虑高硫沥青价差收窄策略继续持有。甲醇:期价震荡偏强运行此外,关于伊朗天然气涨价的信息再度令甲醇期价大幅上涨,夜盘合约收盘在2223元/吨,期价震荡偏强运行。
昨日夜盘,白糖期货震荡偏弱运行,主力合约在6713-6751元之间波动,略跌0.申银万国期货:总体而言,目前印度的减产使得国际糖价维持在近几年高位;同时市场也继续关注厄尔尼诺发展,原油价格、巴西开榨和国内消费的变化;另外全球宏观经济变动、国内经济政策、各国汇率波动也将对糖价产生影响。策略上,后国内进口减少,后市注意天气炒作,短期糖价扔将动荡,长期投资者可以继续逢低买入。
记者7月11日获悉,近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支持下,中信期货联合太平洋财险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开展的2023年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正式启动。中信期货自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以来,将期货市场功能和农业风险管理相融合,推动了橡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保亭县橡胶“保险+期货”项目最终获得168.
瑞达期货:随着新增项目持续推进和旧项目复工复产,全球矿山产量将迎来进一步修复,但原计划的大规模供应过剩可能无法实现,矿端瓶颈也开始凸显,这对未来锌价构成一定压力。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下行的锌价已经使得海外最大矿山Tara停产,使得全球矿端供应过剩量级收窄。
基本面来看,海外需求预期偏弱及减产联盟加码减产的博弈仍在延续,基本面大格局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三季度去库亦处于预期之中,区间上沿附近不宜过分乐观。油价除了受基本面定价影响外,也受到宏观预期定价影响。随着近期美国就业数据表现强劲,美联储年内大概率还有两次加息预期,而美债期限利差的承压会继续带来原油投机性净多头持仓的减少,从宏观层面限制油价涨幅。
供应方面,国内生产+进口方面使得纯镍供应偏宽松,下半年产能陆续落地的预期,供应端压制镍价。需求方面,本周库存延续去库节奏,库存环比下降0.近期镍价受到消息面扰动快速上行,低库存事实仍给予反弹空间,但实际供需矛盾使得长期看整体思路仍然偏空对待,注意操作节奏。
5%,国内TC报价维系在偏高位运行,说明国内铜精矿预期仍偏宽松。当前价格走势已在反馈淡季预期,市场预期需求增速回落叠加宏观情绪偏弱出现向下的共振,但从目前来看价格走势还是比较有韧性,淡季则更多反馈在升贴水方面,多空分歧博弈点在于下半年经济整体看法。
随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广期所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储能领域的发展贡献期货力量。工业硅期货和期权自2022年12月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为光伏、有机硅等可再生能源以及“硅能源”产业的平稳发展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服务产业功能得以初步发挥。碳酸锂期货及期权上市后,新能源金属期货品种板块将初步形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
近日,国泰君安期货2023年中期策略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行则将至玉汝于成”。策略会上,多位首席分析师分享了对下半年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和大类资产配置方向的展望和看法。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国泰君安期货董事长罗东原在致辞中表示,国泰君安期货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泰君安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宏观总量及能源研究行政负责人王笑分享了2023年中期观点展望。
证监会7月7日消息,近日,证监会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注册。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督促广州期货交易所做好各项工作,保障碳酸锂期货及期权的平稳推出和稳健运行。随着碳酸锂期货及期权的上市,广期所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储能领域的发展贡献期货力量。碳酸锂期货的上市,能为相关企业提供锂盐产品价格保障,在锁定未来产品利润的情况下,助力国内企业更好地参与开发国际资源。
【行情复盘】上周原油期货整体维持窄幅震荡,SC原油主力合约收于560.3、美国至6月30日当周EIA原油库存-150.原油出口减少143.原油产量增加20.0万桶至1240.虽然宏观面担忧仍存,且下半年欧美将进一步加息,但产油国进一步深化减产持续提振油市。盘面上,近期油价整体表现偏强,外盘原油日线形成突破,短线趋势转强,短线多单可暂时持有。
本周纯碱期货价格延续窄幅震荡趋势,主力合约周五报收1696元/吨,周度涨幅0.7月之后纯碱供应明显缩量,行业开工率本周下调6.因此,供应端未来2个月都将处于季节性检修和新产能爬坡的博弈阶段。另外,进口量的大幅攀升也对国内市场形成一定冲击,且后期进口仍将保持高位状态。多方因素交织下纯碱市场缺乏增量驱动,盘面方向性也暂不明朗,趋势上仍以低位宽幅震荡为主,主力09合约运行区间参考1580~
中信期货副总经理朱琳在会上表示,固定收益类资产是大类资产配置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是财富管理的基石,无论经济环境如何,都应该被投资者重视、予以战略性配置。朱琳在研讨会上致辞并介绍了中信期货资管中心的业务情况以及“+”类资产和策略方面的布局。
成本端:上周原油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基本面方面,7月份沙特开始执行其100万桶/日减产,并延长其减产一个月,俄罗斯亦表态称减少50万桶/日出口,供给端继续利多原油市场,同时美国此前释放的26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也于6月底结束,后期开启战略石油储备补库周期,原油现货市场供给开始边际收紧。
作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首次推出的股票期权新品种,上交所科创50ETF期权自今年6月5日上市交易以来,成交活跃,定价合理,投资者理性参与,整体运行平稳,期权保险功能逐步发挥。数据显示,上交所科创50ETF期权上市后成交活跃度迅速提升,截至7月7日,2个新期权品种合计日成交近70万张,持仓近100万张。与上交所科创50ETF期权上市前相比,截至目前,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份额增加约12.
2023年4月国际木浆发运量环比下降,同比偏低,但外盘库存持续大幅走高。供需预期一般,纸浆价格低位震荡为主。国内市场,截至6月30日,国内油厂豆粕库存71万吨,环比增1万吨,目前进入季节性累库周期,油厂豆粕提货量有所回落,但同比仍然处于偏高位置。在大豆进口量大增的背景下,压榨量的提升幅度并不大(国储因素为主,海关因素为辅),国内豆粕库存仍处于历年同期偏低水平,盘面走势继续偏正套。
需求端:淡季影响逐渐增加,纺企开机率持续下降。2023年美国棉花实播面积已经公布,较3月底预计值环比下降1.预计在宏观层面依旧承压,天气变量尚未明确的情况下,美棉价格依旧低位震荡运行。国内市场方面:淡季影响逐渐增加,供应端支撑较强,供需存在“矛盾”。短期内郑棉价格缺乏趋势性行情指引,预计郑棉价格仍区间运行为主。
目前来看,燃料油行情呈现震荡上行走势,盘面表现偏强。国信期货分析称,虽然燃料油基本面相对平淡,但油价仍是燃料油价格走势的主要驱动。燃料油方面,6月份国内进口原料用燃料油依然维持高位,继续提振高硫燃料油价格,而低硫燃料油基本面略显疲弱,后市预计低高硫燃料油价格紧跟原油波动呈震荡走强态势,FU价格区间参考2800-3400元/吨,LU价格区间参考3700-4500元/吨。
中期协党委书记、会长安青松,副会长王颖出席会议,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华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旭峰主持。会议总结了国际业务专业委员会去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推动监管政策的贯彻落实,提出政策建议。国际业务专业委员会通过座谈会、专题培训等方式为QFII新规在期货行业的落地实施做好准备。会上,委员们针对期货国际业务现阶段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