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据了解,去年底国家批准的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中,使用大北农性状的有22个,占59.5%。 在批准的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中,有22个使用了大北农性状,并且是自产的。 已开发大豆品种5个。 26家企业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大北农业公司4家企业。
大北农近期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查时表示,目前市场对公司转基因性状的认可度较高。 此外,公司近期还取得了进口大豆安全证书、全国大豆面积扩大安全证书、玉米到期后颁发的安全证书“”、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安全证书。全国玉米“”。 该公司在转基因安全领域的证书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在通过初审的30个大豆和玉米品种中,北京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8个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的所有者,并且是央企农村产业投资基金的参股公司。 杭州瑞丰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央企业农村产业投资基金的控股公司,也是隆平高科的参股公司,是三个转基因玉米转化体的所有者。
此前,某种业上市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物育种已成为种业龙头企业产业布局的重要赛道。 生物育种的商业化将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 储备优良的企业将首先受益,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据券商测算,参照国际惯例,按照8元至10元/亩计算,2025年国内性状授权市场规模可达8亿元至10亿元。 当其渗透率达到90%时,性状市场规模可达近60亿元。
生物育种商业化进程加速
近年来,我国生物育种商业化步伐加快。 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已有26家企业获得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这也是我国首批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 当时,多位农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意味着2024年将是生物育种加速商业化的一年。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规模扩大和加快。 品种审定的通过也标志着扩产加速的成果逐步显现。
据了解,2023年,我国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已覆盖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市、区),种子生产已安排在甘肃。 今年,我国转基因玉米、大豆示范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到河北、辽宁、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广西、甘肃等省(区)。
为什么要加快生物育种商品化步伐?
中国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韩宜军告诉记者:“种子对我国粮食增产贡献了45%,生物育种将改善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强,有利于粮食稳产增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特别是玉米和大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玉米产量仅约为美国的57%。按照目前进展,未来几年,我国生物育种特别是生物育种、玉米种植面积将进入加速扩张期。
记者注意到,例如,北京华农伟业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此次通过初审的转基因玉米品种“恒丰728D”,就是抗亚洲玉米螟、抗二化螟的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草甘膦除草剂。 该品种参加了华北地区中早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全国玉米品种统一审定。 2022年产量对比试验,平均亩产771公斤,比受体品种增产5.6%。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