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中小规模公开发行,股东清仓、“甩卖”变得越来越困难。 信号是什么? 】记者注意到,2024年,市场环境回暖之际,中小公股权转让价格有所下调,凸显行业微妙变化。 随着公募行业马太效应的强化以及近三年基金行业的快速卷入,已经从闲置走向盈利。 变化,中小公募在行业的变化中最先感受到了公募价值变化的信号。 这让不少中小公募股权投资者急于出清所持有的股权。 部分基金公司甚至在上市转让失败后大幅降低估值。 。
持有中小公股的投资者已经感觉到,“一荣俱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2024年,市场环境回暖之际,中小公股转让价格有所下调,凸显行业微妙变化。 近三年来,随着公募行业马太效应的强化以及基金行业的卷入,中小公募最先感受到了价值变化的信号。公共股权参与该行业。 这让不少中小公募股权投资者急于出清所持有的股权。 部分基金公司在上市转让失败后甚至出现股权大幅下调。 价值。
折扣销售
公募行业股权投资的价值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继去年股权转让“无利害关系”后,安信基金5.93%股权第三次挂牌转让,在市场回暖的背景下估值有所下调。 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3月17日披露的信息显示,中广核财务公司再次挂牌转让安信基金5.93%股权。 上市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22日。本次上市转让估值较2023年估值已大幅降低。
2023年6月29日,中广核财务公司在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安信基金5.93%股权。 当时,股权转让相应价格为8500万元。 但2023年11月28日上市期满后,安信基金5.93%股权的转让尚未完成。 业内人士推测,考虑到该部分基金公司股权比例仅为5.93%,其上市后未能完成转让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上市转让价格、2023年公募市场环境、以及基金行业的马太效应。
但在当前行业资源主要集中在高层的背景下,接管中小公募基金的股权对于当前投资者来说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使得不少中小公募基金的转让资金面临困难。 2023年7月,广东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发布信息显示,中航信托第二次清算转让其持有的嘉禾基金27.27%股权,作价1.68亿元,但转让期限届满后无后续动向。上市期。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2月,中航信托也挂牌转让这部分股权,价格同样为1.68亿元。
显然,如果价格不降,上市和转让将非常困难。
中广核财务公司对于转让基金公司股权的态度似乎很坚定。 在以8500万元转让其持有的5.93%股权全部失败后,中广核财务公司于2023年11月21日至2023年12月4日进行了第二次搬迁。不过,挂牌转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时间来到2024年,市场正在复苏之际,中广核财务公司近日已开始第三次挂牌转让旗下基金股权。 尽管2024年A股及公募市场行情已开始回暖,但本次上市转让价格下调幅度高达10%。
国元信托也在趁着2024年市场回暖之际,对基金公司股权进行清理。 安徽股权交易中心近日发布的信息显示,金鑫基金31%股权在平台挂牌转让。 转让方为国元信托。 基金公司31%股权转让价格为3720万元。 若本次转让顺利实施,意味着卓国源信托将完成金鑫基金股权投资的清算。
股本分红空间不大
在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在股市依然甜蜜的同时,股权转让锁定收益远比基金公司的股权分红更为可观。
以转让31%股权挂牌上市的金鑫基金为例。 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金鑫基金2022年完成净利润仅为382万元,2023年前11个月净利润约为419万元。 考虑到净利润规模如此之小,即使转让方持有31%的股权,其每年带来的实质性股权分红也极其有限,中小基金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仍需要较大的投资。行业竞争。 经济支持。
嘉禾基金的情况也大致类似。 公司2021年甚至出现净利润亏损2774万。2023年前4个月公司实现盈亏平衡后,转让方抓住财务报表较好的时间节点进行股权投资。 挂牌转让。 正是因为中小公募基金在当前环境下盈利困难,股权分红的意义也变得越来越不确定。 去年夏天,新华信托持有的新华基金股权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公开拍卖,尽管有近3900笔拍卖。 围观者围观,但无人报名。 最终,拍卖因无人出价而以失败告终。
盈利困难几乎成为中小公募基金的普遍现象。 国盛金控此前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参股的江信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4.3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957.16万元下降5.5%年; 净利润亏损2229.97万元; 南京证券发布的2023年半年报显示,旗下参股公司富安达基金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98.14万元,同比增长35.5%; 净利润亏损890.91万元。
头部效应
未来公募行业的头部效应或将进一步集中,这将进一步挤压中小公募投资者的利润空间。
该基金四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前20名公募管理人合计非股票规模占比57.8%。 尽管较此前数据有所下降,但市场人士认为短期数据变化不会改变公募行业。 头部效应长期强化是大势所趋。
广发证券公募行业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公募行业集中度数据仅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排名靠前的行业集中度,甚至远低于排名靠前的集中度。日本公募基金行业数据显示,仅日本排名前三的管理人规模比例就高达55%。
ETF、AI人工智能等产品、技术和资本的密集投入,成为公募行业规模分化的主要因素。 随着国内公募基金加大对ETF等被动产品的投资和布局,公募的马太效应将持续。 不断强化,目前ETF产品线几乎已经成为大型公募基金的核心竞争优势。
安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近年来,全球资管行业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头部效应更加明显,资金加速涌入等前三巨头。 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市场的ETF基金所致。 被动产品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头部机构的品牌效应、分销渠道、成本和数字技术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其运营效率,而缺乏产品和技术的中小公募基金的竞争空间优势将被逐步压缩。
业内人士也强调,龙头基金公司的人力资本更具优势。 基金管理行业是人才密集型行业。 龙头企业拥有相对更广阔的平台和更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能够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 人才,从而促进产品性能和产品销售。 由于领先企业的各种差异化竞争优势,他们可以拥有更好的品牌形象。 在当前不确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将会降低,他们会更加谨慎地选择管理人和产品。 龙头机构首先积累的品牌效应,更容易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形成“赢家通吃”的局面。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