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今年比较火的DMA()产品在12月份出现集体回调,引发市场关注。 DMA通常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通过与券商进行收益互换进行对冲和杠杆的交易模式”,主要采用市场中性策略,交易杠杆为2-4倍。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A股波动较大,小盘股占主导地位,基差普遍较小。 中性策略DMA产品因其短期回报较高而备受关注。 但近期过度回撤和基差收敛导致其短期下跌。 波动性较大,部分DMA产品净值单周暴跌近8%。
据记者了解,今年不少量化私募基金已利用自有资金布局DMA产品,有的已出售给高净值个人客户,引发不少市场关于投资者适当性、合规性的讨论。 就在今年11月初,多家券商收到监管通知,要求严格控制DMA业务规模。 业内人士提醒,此类产品杠杆较高,收益与风险成倍增加,投资者应谨慎选择。
DMA产品近期集体回调
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业绩监测周报告显示,今年12月2日至12月8日,纳入统计的15只DMA产品中,近一周有13只出现亏损,仅有2只实现正盈利; 其中,损失最大。 一款4倍杠杆的DMA产品单周净值回撤7.69%。
“12月8日当周,小微股市值风格风险敞口较多的量化指数增长策略普遍呈现‘负超额’。DMA产品的多头头寸在对冲指数下跌后,也出现了‘负超额’。”巨额负收入。” 拍拍网财富管理合伙人夏胜银表示。
兴阔投资认为,近期DMA产品的回撤主要是基差、阿尔法和风格的三重回撤造成的。 由于该类产品杠杆率较高,当出现回调时,回调幅度也会被放大相应的倍数。 “但这很正常,杠杆产品的特点就是风险和收益同时成比例放大。”
念控科技表示,DMA的回撤本质上是超额收益回撤和基差收敛双重因素叠加造成的。 上海一家小型量化私募也表示,一方面是超额回撤,另一方面基差较大收敛,导致DMA产品出现回撤。
上海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中性策略近期回撤是基差收敛叠加超额回撤,而DMA产品由于杠杆效应,会放大回撤。 杠杆是一把双刃剑,配置中性策略的最佳时机是基差较小时。 “近一个多月以来,基差大幅扩大,给策略带来了利好,但也对后续策略操作造成了一定压力。近期贴水有一定收敛,有利于业绩表现后续产品在一定程度上。”
多家机构表示,DMA产品的高杠杆特性会放大波动性。 思源量化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雄表示,DMA的本质是数量中性加上杠杆,放大了超额回撤的波动。
大研资本表示,DMA产品的回撤与超额收益的回撤密切相关。 同时,由于DMA产品的杠杆属性和资金成本,即使主要采用市场中性策略,超额回撤也会成倍增加。 过度回撤会给产品带来损失。
在汇鸿汇盛投资看来,由于其高杠杆特性,一旦DMA出现回撤,回撤将会更加明显。 总体来看,12月8日本周回撤幅度约为2-3个点。 DMA产品是今年热门的杠杆产品,整体表现良好,年化收益高,波动性大,适合高风险偏好的专业机构投资者。
DMA产品今年很受欢迎
据了解,DMA产品的操作方式通常是私募用自有资金或募集资金向券商交易柜台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比例至少为25%,甚至更高),经纪交易柜台在收到保证金后提供追加资金。 ,从而达到增加杠杆的效果。 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杠杆作用的市场中性策略产品。 目前,国内现有相关产品的杠杆倍数一般为2-4倍。
“今年以来,小微盘持续走强,市场中性策略在小微盘中得到了暴露,并表现良好。对于DMA产品,增加了杠杆中性策略。今年的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业绩却非常抢眼,吸引了市场的关注。” 格商财富金章投资投资研究员管晓敏表示,目前DMA产品代销较少,更多来自机构和高净值个人的直接投资。
汇鸿汇盛投资也表示,DMA由于今年收益较高,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 目前大部分私募基金尚未布局此类产品。 DMA主要是自营,也提供给一些专业机构投资者。
记者采访了多家私募机构。 前述小量化私募表示,DMA产品主要采用证券市场外的收益互换方式,为中性策略加杠杆,因此具体收益等于中性策略收益减去资金成本。 乘以杠杆倍数。 过去一年主要是因为今年基差水平比较低,相对回报率比较高,所以比较受欢迎。 “我们目前有这个产品线,一部分来自自营需求,另一部分来自长期关注我们指数增长和中性平底产品、比较被公司认可的专业投资者。”
王雄解释说,DMA产品今年受到特别关注的原因有几个:一是指数本身市场一般,指数增强产品线很难有好的表现; 二是今年的套期保值成本与往年相比较低; 第三,今年小微公司的市值很好。 “综合来看,今年DMA产品的表现还是不错的,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自营,因为思源的中低频策略还有大量的闲置产能。经过充分的风险披露后,如果高——净值客户有需求,也可以算外国人。”
大研资本表示,DMA产品风险低于指数增强型产品,回报高于市场中性产品。 其风险收益特征对投资者更具吸引力。 “大研的DMA产品已经运营一年多了,最初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员工,近几个月来,其表现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高净值客户和机构纷纷开始关注。陆续认购并持有。”
念控科技表示,今年A股市场的盈利效果很差。 DMA产品主要是中性策略,并增加了杠杆。 相对而言,回报率非常高,因此受到很多客户的追捧。 “我们一直在部署DMA产品,但主要是我们自己运营。”
前述百亿量化私募也表示,由于近两年良好的超额收益、市场中性策略的良好表现以及叠加杠杆效应的产品盈利能力较强,DMA产品受到了投资者的关注。许多高风险投资者。 “我们也有一定的布局,但整体体量占公司资产管理的比例很小。”
监管出手严格控制DMA规模
机构提醒您关注高风险
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初,多家券商收到监管通知,要求严格控制DMA业务规模。 “目前的监管要求要求管理人在每日收盘时对DMA业务的口径进行量化,并严格控制DMA策略业务的规模不超过11月8日日终的规模,这意味着DMA业务将不允许增加新的规模。” 夏盛因说道。
年控科技表示,DMA产品本质上是高风险产品,主要风险来自于过度回撤和基差收敛的双杀。 “客户必须能够接受和认可此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不应因为盲目追求高收益而购买,而应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夏盛银表示,由于其“量化中性策略+杠杆”的产品结构,DMA策略产品还需要承担券商的融资成本,因此其收益和风险被放大。 中性产品本身并非无风险产品。 一旦出现过度回撤或者不适合中性策略的基差扩大,可能无法覆盖该策略的成本,导致净值大幅回撤。 此外,DMA策略经理一般收取非常高的业绩份额,因此投资者应考虑风险回报比并谨慎选择。
大研资本表示,DMA产品在操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战略面超额回撤的风险以及该类产品面临的监管风险。 这就要求管理者及时有效地管理投资策略操作的风险,评估回撤,及时调整杠杆率,关注监管政策,根据政策及时调整DMA产品的操作和投资管理。
王雄还表示,DMA产品的杠杆是加入对冲后的杠杆,但其风险主要来自于超额收益环境。 如果超额收益环境变差,超额难以获得,融资成本下的高杠杆会更难受。 ,但该类产品主要面向风险适应性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或自营投资者。
事实上,过去DMA产品主要是机构自营。 近期,部分高净值人士积极认购此类产品,引发多起投资者适当性、合规性争议。
兴阔投资提醒,此类产品杠杆较高,收益与风险成倍增加。 建议投资者深入了解管理人策略的风险收益特征和尾部风险,适当使用杠杆,避免意外的极端风险。 同时,注意将拨付资金控制在一定比例,做好最坏情况下巨额损失的准备。
汇鸿汇盛投资表示,私募机构必须充分披露风险。 由于其高杠杆特性,高回报必然伴随着高风险。 对于风险偏好不能接受短期大幅回撤的投资者来说,这种高杠杆、高风险的产品并不适合。
不过,前述小型量化私募表示,对于对量化产品有深入了解、风险偏好较高的专业投资者来说,DMA是一个产品配置方向。 至少他们对超额和基差的波动有更好的理解,风险承受能力也更高。 “在风险防范方面,我认为有必要把这个产品的客户控制在更专业、有风险意识的范围内,并严格、充分地向客户披露风险,告知他们可能面临的极端风险。 。 ”。
对此,某大型量化私募公司直言,DMA产品并不适合国内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 与普通市场中性产品相比,除了对冲成本外,还需要考虑资金成本。 高回报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高风险。 投资者可能无法真正了解此类产品的风险,缺乏判断策略的能力。 如果产品净值或者市场本身短期内大幅波动,并且波动在杠杆的影响下进一步加剧,后果将非常严重。 很难负担,所以DMA产品可能只适合一些机构资金。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