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近期,药明生物下调了部分业务2023年的业绩预期,其中药物研发(CDO,即D端)业务营收增速预期下调18%-20%,增速为与去年相同; 药品生产(CMO,即M终端)业务收入预计增长15%-18%,将略低于去年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业务是药明生物重要的收入来源。 公司预计2023年总体目标收入增速将低于预期,增速约为10%。 近六年来,药明生物每年保持40%以上的营收增速,最高点超过80%。
消息一出,药明生物股价连续五个交易日(12月4日-8日)跌幅超过30%。 在此期间,药明生物宣布将以不超过6亿美元的价格回购公司股份,但仍然收效甚微。 截至12月13日收盘,药明生物股价为28港元/股,跌幅2.1%。
药明生物在公告中指出,生物科技融资挑战以及CMO面临的短期收入递延问题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称其为“意外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药明生物下调业绩预期两天后,韩国CDMO(药品研发和生产外包服务)公司三星生物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并上调了2023年业绩预期,预计实现20占全年收入的%。 增加。 今年以来,三星生物制品已收到葛兰素史克、礼来、辉瑞、BMS等跨国制药公司的订单。
如果由于行业外部因素导致业绩未达预期,公司自身将如何提高应对行业影响、市场竞争等的能力? 下调业绩预期后,业务发展策略是否会同步调整? 第一财经记者就此致函药明生物。 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回应,公司投资者关系人士的联系电话也未得到回复。
D端和M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12月4日上午,药明生物发布2023年业务发展内幕信息。当日上午10点49分,药明生物股票停牌。 停牌前公司股价下跌23.8%。
内幕信息公告显示,药明生物CDO业务2023年营收增速低于预期,CMO业务营收有所下滑。 此前,公司对今年这两项业务的营收预测分别为同比增长23%和12%。 此次下调后,预计今年CDO业务的收入将增长3%-5%左右,而CMO业务的收入预计将高于去年的下降。
药明生物在公告中指出,CDO业务收入低于预期,主要是因为公司2023年新增120个项目的目标在行业下行周期“明显过于激进”。 此外,生物技术融资放缓导致新项目减少。 该公司今年的新项目比去年减少了约40个,这意味着收入减少了约3亿美元。 目前,公司CDO业务正在逐步恢复,但不同地区情况有所不同。
3亿美元对于药明生物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药明生物在2023年半年报中指出,D端每年新增综合项目超过80个,新增项目年营收约10亿美元,D端业务业绩向D端转化率M侧为90%。 这是药明生物的核心业务。
截至11月30日,药明生物年内新增项目91个,其中北美市场贡献了新项目数量的55%以上,中国新项目数量恢复到20%左右。
从季度来看,药明生物2023年第一、二、三季度分别收购8个、38个和15个新项目,10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收购30个新项目。药明生物解释称,新项目数量第一季度受影响最大。 从二季度开始开始复苏,预计下半年将强劲复苏。 公司管理层预计 2023 年将收到 100 个项目。
据药明生物披露,2017年至2022年,公司新项目数量分别为58个、57个、59个、103个、138个和136个。 其中,2020年至2022年新增非COVID-19项目数量分别为85个、124个和127个。
药明生物表示,由于COVID-19营收快速下滑,而公司包括COVID-19在内的整体营收已经处于高基数,尽管行业增速达到2倍,但今年的经营业绩可能达不到预期。 不过,剔除COVID-19项目,公司2023年营收预计同比增长36%以上。
在新项目数量减少导致D端预期营收下降的同时,药明生物在M端却遭遇“黑天鹅事件”。 内幕消息公告显示,由于监管审批延误,各大药企的三款重磅药物被推迟,影响药明生物营收约1亿美元。
M端业务是药明生物近年来涉足的领域,2019年之前不会具备产能。据药明生物披露,公司M端商业化项目从2019年的1个增加2022年将增至17个,预计2025年将增至32个以上。2023年上半年,公司M端商业化项目达到22个,已完成全年目标。 四种重磅药物预计将带来10亿美元的生产订单。
药明生物表示,CMO项目中长期增长确定性较高,但短期面临项目收入延迟的问题。 美国是药明生物的重要市场,但记者注意到,近年来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新药审批越来越严格。 许多产品因临床效果可疑和临床数据单一而被拒绝。 审批时间也较以往有所延长。 如果更严格的监管成为常态,公司是否有可能再次遭遇生产领域的“黑天鹅事件”? 公司将如何应对? 记者联系药明生物进行采访,但未得到回复。
订单库存竞争
药明生物业绩预期的下降主要归因于外部环境。
药明生物提供的数据显示,该行业目前正经历短期阵痛,今年仅出现个位数增长。 过去几年,该行业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 海外市场生物科技融资今年二季度恢复增长,达到约300亿美元,随后略有下降。 今年以来中国市场生物科技融资仍在缓慢复苏,行业明显感受到寒冬。
药明生物认为,受生物科技融资影响,未来两年行业有望实现个位数增长。 “极具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给全球上游供应商带来了压力。” 公告称,由于全球基地均处于产能提升阶段,预计2023年药明生物将出现毛利亏损1亿美元。“公司毛利率及增速将2023年最具挑战性,预计2024年下半年将逐步回升。”
生物科技融资放缓对CXO(医药外包服务)行业的影响是普遍公认的,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也是现实。
药明生物下调业绩预期两天后,12月6日,三星生物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该季度营收突破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达到2011年成立以来首次突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86%至24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3.08亿元)。 三星生物解释称,营收增长得益于四号工厂成功扩产,完成了过去积压的订单,预计2023年营收将同比增长20%。
财报显示,2022年三星生物的营收约为168亿元人民币。 7月,三星生物制品公司宣布收到辉瑞公司价值约8.97亿美元的订单。 9月,三星生物制品与BMS达成合作,生产BMS已上市的抗体药物产品,订单价值约2.42亿美元。
对比三星生物的业绩提升和药明生物的下调,有市场声音质疑药明生物业绩变化可能与订单分流至三星生物有关。 对此,药明生物CEO陈智胜12月7日回应称,公司业绩预期下滑与三星生物的竞争无关。
陈智胜进一步表示,三星生物制品主要以生产业务为主,在药物发现(R端)和药物开发领域几乎没有业务。 该公司与三星生物制剂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 “药明生物的生产业务目前占公司收入的大部分。 一半,全球市场份额约为7%,而三星生物制品的全球市场份额约为20%。” 对于三星生物制剂业绩逆势上涨,陈智胜表示,生物科技融资环境主要影响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 业务方面,对生产业务的影响很小,这也是三星生物制品受影响较小的原因。
事实上,过去几年疫情期间产生的对COVID-19药物和COVID-19疫苗的市场需求,加上生物制药投融资的热潮以及新药研发的加速,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外包OEM订单数量增多,以药明生物为代表的CXO企业业绩快速增长。 。 目前,COVID-19相关需求减弱,行业投融资降温,药企研发管线收缩,CXO订单总量有所下降。
药明生物在公告中仍对其业务模式进行了肯定。 今年R端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3%,结合药物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预计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70%-75%,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0%-65%。 药明生物表示,将继续增加R、D、M端的市场份额,特别是D端。 目前,该公司的药物开发板块占据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