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公募激战ETF基金发行“冰与火”! 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四分之一的人会购买ETF”? 】 即便整体业绩低迷、新基金遇冷,2023年仍将是公募基金的“大年”。 截至三季度末,公共资金管理规模达27.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 规模逆势上涨的背后,是多家公募基金对ETF的激烈争夺,部分公司凭借ETF规模的增长跃居股票型基金前十。 尽管基金公司对外宣传低调,但内部产品布局和营销策划却紧锣密鼓地进行。
即便整体业绩低迷、新基金遇冷,2023年仍将是公募基金的“大年”。
截至三季度末,公共资金管理规模达27.2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 规模逆势上涨的背后,是多家公募基金对ETF的激烈争夺,部分公司凭借ETF规模的增长跃居股票型基金前十。 尽管基金公司对外宣传低调,但内部产品布局和营销策划却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应地,投资者资金不断从主动型股票型基金转向ETF,个人投资者成为ETF投资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曾经出现过“四分之一的人购买ETF”的情况。 从全球经验来看,传统公募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已被ETF所取代。 分析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以及各类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国内指数投资未来发展仍有广阔空间。
得ETF者得天下
ETF大发展带来的“大年”现象直观地体现在基金公司和重点ETF规模的变化上。 可谓“得ETF者得天下”。
天翔投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市场153家事业单位管理的非商品规模达16万亿元,非商品管理前20家企业规模达9.43万亿元元。 与二季度相比,非货运企业20强排名发生变化。
从前十名来看,嘉实基金非物质规模超过南方,排名第六。 从具体业务条线来看,嘉实基金规模增长的杠杆主要有两大杠杆,即“固定收益+”和ETF。 据了解,嘉实基金目前拥有宽基指数、行业指数、跨境指数、Smart Beta等领域的36只ETF产品。 从单一产品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嘉实沪深两地规模增至312.17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47.81%。 据此前披露的中报显示,汇金公司二季度增持嘉实中证,持股比例提升至11.3%。 前十名持有者中包括大型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
其余10家公司中,受ETF发展帮助的公司包括华泰柏瑞基金、国泰基金、天弘基金等。 具体来看,在三季度非商品排名中,太平洋柏瑞基金从二季度的第20位提升至第18位(股权管理规模挤入前十)。 天翔投资咨询数据显示,华泰柏瑞基金是今年三季度管理规模增幅最大(670.26亿元)的基金公司。 其中,此前规模超千亿元的华泰上海、深圳贡献增量规模超过480亿元。 截至目前,华泰莓果上海、深圳规模已接近1200亿元。 它是市场上管理规模最大的ETF基金,也是机构基金最受欢迎的广泛ETF之一。
此外,三季度国泰基金规模增长超百亿,超越景顺长城基金排名第12位。 国泰基金早在2011年就发行了国内首只行业ETF,目前非股票ETF布局涵盖A股、港股、美股、债券、货币、大宗商品等不同类别,并围绕金融布局、消费、技术增长、周期等部门。 超过40种行业及主题ETF产品。
产品推广低调,分销却如火如荼
对于市场投资者来说,2023年ETF发展势头非常明显。 除了上述龙头公募基金攻城略地外,还有不少中小型公募基金争相入市。 但更为隐秘的是,鉴于今年新基金冷启动和市场低迷,受益于ETF业务的基金公司在对外宣传上采取了低调策略; 而在内部的产品发布和营销策划方面,却是热闹而盛大。
“今年我们ETF的规模增加了很多,但在规模大幅增加的几次期间,我们并没有积极向外界宣传。这不仅是公司内部的定调,也是公司制定的策略。”以应对今年的市场状况。但这并不影响我们ETF规模的增长。” 一位大众品牌营销经理对某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投资者对指数被动投资有了基本的了解;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轨道基金遭受了重大损失。 经过“教训”和市场状况普遍不佳,投资者普遍对主动型股票型基金缺乏信心,从而将资金转向ETF产品。 “今年以来主流宽基ETF规模的增长,得益于传统大型机构的增量资金配置和众多个人投资者的认购,这个趋势很明显。”
旺盛的需求之下,对外低调的基金公司不断在内部布局ETF,甚至出现人手不足、多日加班的情况。 南方地区一位公募营销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近期公司内部一直在申报发行新ETF。 高峰期同时发布了4款产品,让品牌策划部门一度处于“不眠之夜”的状态。 “我们部门只有四个人,负责产品材料、新产品申报等事宜,还有配合工作出差。我们几个人已经连续多日处于‘激战’状态了。”排。”
持有人主要为个人投资者
个人投资者增加ETF配置有两个直观的验证视角。
一是整体数据。 深交所近期发布的ETF投资与交易白皮书(2023年6月)显示,上半年A股市场持续震荡,而国内ETF产品数量和规模再创新高,而ETF投资者群体迅速扩大,其中深圳ETF市场持有人数量达到313.87万人,较2022年底增长11%。白皮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ETF持有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个人投资者持有9330.51亿元,占比51.10%,较2018年底、2022年分别增长16.92%、1.02%。从持有方式看,个人投资者更倾向于直接持有ETF。 截至2023年6月末,个人投资者直接持有ETF规模6330.88亿元,占个人投资者持有ETF总规模的67.85%,较2019年末分别增长2.36%和1.80%。 2018 年和 2022 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