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过去一周(8月14-18日),A股持续调整,上证指数下跌1.8%,收于3131.95点。深圳成份股和创业板指数本周跌幅均超过3%。在市场上,工业板块或多或少下跌,其中环保、纺织服装、轻工制造业领涨。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和媒体行业领跌。
在机构研究方面,随着披露的日益增加A股公司半年报,
受披露窗口等因素影响,本周机构调研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研究主题继续聚焦半年报业绩主线。
截至
《证券时报》记者发布,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有74家A股公司接待机构调查披露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虽然过去一周机构调研公司数量不多,但不少公司接受了大规模的群体调研,个股调研热度高。海康威视、华东制药、中科创达、金石资源、天赐材料、京信药业、伟星股份有限公司、千兆等19家公司已接待数百家机构。
其中, 安全领导者海康威视获得最多的机构.8月18日晚间,海康威视披露半年报,随后在8月19日,公司召开线上业绩发布会,瑞源基金、嘉实基金、易方易达基金等400余家机构参加会议。在调查中,海康威视主要分析了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并对后续业绩给出了积极的预期,称“我们认为逐季改善的趋势比较确定,对下半年的业务有比较大的预期。
从
在行业分布调查的股票中,药学生物周最受关注,共有12家企业接待机构。8月,医疗反腐风暴引发医药行业风波,机构投资者近期围绕这一事件对各大药企的具体影响展开了深入研究模式。过去一周,华东医药、普罗药业、怡和怡和、万福生物科技等多家企业被质疑并披露事件影响。
其中,华东医药于8月16日盘后召开中期业绩交流会,364家机构、共520人次参会。
对于医疗反腐事件对行业影响的后续扣除,华东医药在调查中表示,医药领域的反腐并未导致市场和患者需求的下降。公司认为,经过反腐规范治理,医院药品市场格局将重塑,临床效果明确、产品实力突出的优质仿制药和能够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将长期受益,也将加速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它不仅可以造福患者,让医生获得更多尊重,而且可以使企业在良好、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华东医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85亿元,同比增长12.02%;扣除后净利润14.27亿元,同比增长12.24%,如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参持研发机构等盈亏影响,期内扣除后净利润16.56亿元,同比增长20.61%,实现2020年以来首次实现半年营收和净利润两位数增长。
此外,对于医疗反腐的深入推进,其他药企也基本是正面解读。例如,怡和介绍,公司业务以出口为主,2022年占海外收入的85%,2023年上半年占海外收入的67%。国内销售渠道以线上零售和线下设备店为主,院线参与度较少,医疗反腐对公司业务基本没有影响。此外,虽然行业整体存在短期阵痛,但从长期来看,整顿后的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对公司后续影院端业务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们非常支持医药反腐运动,支持市场经济,通过研发投入和销售产品来实现产品竞争力。药品进入医院难度太大,集中采购打通了进入医院的门槛,可以让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在未来进入市场。该公司已准备就绪,并正在考虑大幅增加品种。在调查中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