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首只千亿非股票ETF诞生,非广义ETF开发周期缩短至3个月,10只公募同时报证监会……刚刚过去本周(8月7日-8月11日)基金消息 被ETF轮番刷屏。 从政策支持、业务激励到资金流向,种种迹象表明基金行业的产品布局正在从主动投资转向被动投资,而目前ETF的2万亿元规模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与27万亿元的公募资金总量相比,ETF拥有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但ETF的账户不仅要计算总量,还要计算结构。 目前全ETF的分化格局主要是股票ETF,尤其是宽基指数ETF。 尽管窄基或分段跟踪ETF规模不大,但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这些集群现象带来了相关问题,尤其是产品和策略同质化、个体赛道过于拥挤(过重交易属性容易引起波动)、长期货币效应弱等“拦路虎”。 这些都是基金公司未来面临的问题。
加速势头明显,投资者意识持续提升
截至8月11日,市场803只ETF总规模达1.98万亿,占整体公开发行规模不足8%。 但从近年来的发展进程来看,“加速”的势头更加明显。
华夏基金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主动型基金在2018年和2022年普遍跑输大盘指数。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买主动型基金不如匹配指数。 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ETF等宽基ETF受欢迎; 2019年至2021年,虽然主动型基金的Alpha较为明显,但在结构性市场和交易需求的推动下,行业型和主题型ETF纷纷涌现,连续三年迎来快速增长。 2022年基金年报显示,权益ETF(包括股票、跨境、商品三类ETF)持有人总数达到1500万。 华夏基金表示,2019年以后,个人投资者入市速度明显加快。 截至2020年底,个人投资者占比首次超过机构投资者。 2020年至2022年,投资者整体构成将相对稳定。 其中,ETF挂钩基金中,个人投资者占比85%,占据绝对多数。 从渗透率来看,ETF个人投资者占比58%。
上海某公募指数投资总监向某券商中国记者指出,从海外经验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获得超额收益越来越困难。 。 投资者选股越来越困难,被动投资市场未来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华宝基金指数投资总监、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胡杰观察到,在市场下跌过程中,ETF往往会出现“越跌越买”的情况,越来越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工具。用于底部和分配。 胡杰表示,ETF“跌多买”是全球普遍现象。 2021年以来,A股普遍呈现震荡回调走势,部分ETF出现明显资金净买入,包括沪深等宽基ETF、科创50ETF,以及如如医疗 ETF 和半导体 ETF。 从统计来看,2021年和2022年ETF净流入将分别达到1178亿元和3044亿元。
由主动转向被动也与基金公司发展激励的变化有关。 一位基金行业观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主动权益费率下调的趋势下,继续发展主动权益的动力已经减弱,转而发展已经具备费率优势的ETF。 此外,近年来主动股票型基金呈现出明显的赛道特征。 业绩大起大落带来的持有体验并不好,投资者在连续亏损下逐渐丧失信心。 “这几年买基金就相当于押注基金经理,而基金经理押注赛道,投资赔率就更低了。经过市场教育,看好赛道的投资者会直接去ETF,这个认识是逐渐增加。”
公募前十大占据市场70%以上
胡杰向券商中国记者提到一个现象,头部ETF公司对产品申报保持着高度的热情。 据证监会官网公开披露的信息统计,2023年1月至7月,市场上共有24家公司申请了138只ETF基金。 申报品种较多的产品类型包括A股行业主题、海外行业主题等。
无论总量还是结构,ETF头部效应都非常显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排名前两名的ETF玩家分别是华夏基金(3257.98亿元)和易方达基金(2112.51亿元)。 ETF规模超过1000亿。 前十大公募ETF规模达到1.42万亿,占总规模的7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华宝基金ETF规模虽然只有1762.35亿元,但占公司总规模接近50%,华泰柏瑞基金占比也接近40%。
从细分ETF分类来看,龙头也大多是顶级公募。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华夏基金旗下58只股票ETF以2524.09亿元规模排名第一,易方达基金以49只股票ETF规模1555.6亿元排名第二,华泰松莓紧随其后。基金、国泰基金、南方基金。 主题指数ETF方面,国泰基金以31只产品、631.6亿元排名第一,华夏基金、华宝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分别有32只、15只、14只、29只产品,规模分别为492.23亿元、292.83亿元、289.97亿元、248.31亿元。 跨境ETF方面,华夏基金目前拥有12只产品,总规模726.25亿元,排名第一,其次是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分别有10只产品和4只产品。 仅第7位、第7位,规模分别为515.21亿元、274.53亿元、193.22亿元、144.48亿元。
对此,一位中型公募内部人士表示,“太大了!” 该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大多数中小公募很难在ETF上表现出色。 首先,ETF产品的费率本来就较低。 迭代等成本会给中小企业带来运营压力。 而且ETF主要靠规模来薄利多销,小规模ETF很难赚钱。 目前,布局ETF的54只公募中,有25只规模不足10亿,金鹰基金、新华基金、融通基金等中小公募规模甚至不足100只万元。
开发仍不易,耐力才是核心考验
虽然顶级公募拥有绝对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开发ETF是容易的。 除了众所周知的景气周期长、初期投入大等因素外,最核心的考验是大波动市场周期下的承受力。
以刚刚破千亿的华泰百瑞上海、深圳为例。 据该基金介绍,2012年5月成立时规模约为330亿元。 但由于成立后的低迷,基金规模在初期持续萎缩。 截至2012年底,规模仅约236亿元,而截至2013年底,规模仅略高于140亿元。 2014年之后,A股市场迎来了大行情,基金规模很快就达到了330亿元的峰值,并在2015年6月突破了430亿元。但好景不长。 随着牛市的崩盘,基金规模迅速萎缩,到2016年底,规模不足180亿元。
此后,华泰柏瑞上海、深圳两地进入漫长的探底等待期。 经过2017年的蓝筹行情和2018年的震荡行情,直到2019年底规模才回升至400亿元。2019年后,A股市场迎来新一轮结构性行情,华泰——柏瑞上海和深圳成为ETF基金“跌买”走势中的大赢家。 到2022年底,该基金规模将突破700亿元,到2023年1月将增至800亿元,到7月底将突破900亿元。 按照这些积累,该基金从8月7日的900亿元到1000亿元,只用了8天的时间。
但华泰柏瑞上海、深圳毕竟是少数。 在产品同质化(赛道拥挤)和跟踪指数流动性问题下,不少ETF在发展中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问题。
以黄金ETF为例。 业内分析指出,目前国内黄金ETF主要跟踪两大合约,即上海黄金交易所的Au99.99和上海金。 尽管两类ETF发行数量相同,但现有规模存在明显差距。 截至8月4日,追踪Au99.99合约的黄金ETF有6只,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上,只有1只黄金ETF的资产规模在1亿元以下。 其中,华安黄金ETF总规模104.32亿元; 博时、易方达、国泰旗下黄金ETF的存在规模也超过10亿元。 在追踪上海黄金的黄金ETF中,只有富国上海黄金ETF规模超过1亿元,其他上海黄金ETF的规模大多在5000万元以下。
分析认为,这些ETF存续产品规模差异较大,这既与上市时间有关,也与标的资产合约的流动性有关。 从上市时间来看,剩余的主要上海黄金ETF都将在2020年后发行,发行时间短意味着市场培育时间短。 但跟随Au99.99规模的各大黄金ETF基本都是在2013年至2014年间发行,市场培育时间相对较长,具有一定的时间优势。 从流动性来看,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现货合约的流动性明显高于上海金,标的资产较高的流动性也是黄金ETF的显着优势。
努力创新方向形成长期资金效应
基于上述情况,银华基金ETF业务总监王帅认为,目前A股主要ETF产品覆盖面较为全面,大规模布局已基本结束。 未来还会有新的目标或产品,但可能是零星的、因市场变化而产生的新主题或新方向。 那么,A股以外的海外资产和另类资产将成为新的方向,甚至主动型ETF、增强型ETF、带有衍生品结构的ETF等一些特殊结构可能会引领中国ETF的创新方向。 除了产品本身的发展,ETF的另一大方向是组合和策略。 随着ETF的全面布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产品成为了新的课题。 因此,下一步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和策略。
另一位公募投资研究员认为,近年来,不少公募都在细分赛道ETF。 这些赛道的容量有限,过多的ETF很可能会增加赛道的波动性。 在市场整体超额收益整体下行的趋势下,波动性加大会消耗该板块的贝塔收益,这与ETF布局的初衷背道而驰。 王帅还表示,中国市场的过度交易性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投资者的获利效果,而宽基指数的长期表现并不理想,迫使投资者寻找交易机会。 在此趋势下,中国大盘指数的结构应该自我进化。 比如,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发展以及进入股市,将会形成长期效应。
与ETF作为简单复制和跟踪指数的工具产品的角度不同,个人基金经理更倾向于围绕指数更好的表现思路来开展ETF业务。 富国基金ETF投资总监王乐乐将ETF跟踪目标分为“基准指数”和“可投资指数”。 他认为ETF投资应以可投资性指数为依据。 他用“买水果篮”来比喻,如果说指数的研发和迭代是为了防止投资者吃“烂苹果”,那么选择市场通行的指数将有助于让整个水果篮匹配“更适合中国投资”。 人的体质”。
以军工主题ETF为例,王乐乐表示,目前军工概念公司约有200家,但并非所有公司都与军工业务有很强的关系。 因此,富国基金在研究相关指标时,基于军工行业的量化研究经验,利用军工业务占比、完成业务收入、军工业务类型三个维度,辅以大数据研究,还原真实属性。行业的。 与军工业务关联度高、盈利能力强的上市公司。
胡杰表示,ETF的发展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产品是否是未来政策或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比如科技赛道作为战略发展重点。新兴产业、金融科技作为数字经济? 代表主题,未来投融资需求将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发展,值得规划。 二是赛道未来是否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即使有些赛道有政策支持,但市场对其未来增长超出预期的考虑并不多,而且一些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较高,需要进一步选择。
“对一个赛道或者一个主题的判断并不局限于当下,而是更关注其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成长。只有布局有足够成长空间的赛道,才能与同行共同努力。” ,把未来有增长潜力的赛道整体蛋糕做大,充分发挥基金管理人在产品研发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捕捉结构化投资机会,赛道成长的同时,也实实在在让投资者受益。也带来了增长。”胡杰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