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ETF再次迎来大动作。
8月11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显示,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国泰基金等10只公募基金上报中证2000交易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信建投”),目前已收到10份产品申请材料。
这反映了当前ETF发展的基本格局: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所在的头部公募已成为主流ETF玩家。 目前,各类公募仍在继续发展广泛型ETF,但随着大规模布局已基本结束,更多机构开始朝着跨市场、细分化、差异化趋势进行布局。 不难想象,未来ETF仍将是顶级公募的“游戏”。 这些公开发行既有先发优势,又有资源优势。
但我们也要看到,从目前2万亿元的体量来看,ETF存在产品同质化、个别赛道过于拥挤等问题。 业界已经意识到,中国市场交易过于繁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投资者的赚钱效果。 宽基指数本身的长期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迫使投资者寻找交易机会。 因此,ETF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宽基指数结构的自我演化,比如未来发展个人养老金账户、进入股市,从而形成长期效应。
顶级公募是主力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全市场ETF规模为1.98万亿元,其中股票型ETF规模1.26万亿元,占比超过60%。 总体来看,包括本次向证监会报备的10家巨头在内,公募头部目前是ETF的主要玩家。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单一的基础广泛的ETF。 除了华泰柏瑞的沪深规模外,目前还有多只宽基ETF,规模超过400亿元。 创业板ETF规模分别约为800亿元、657亿元、530亿元和420亿元。 此外,百亿规模的证券ETF、半导体ETF、医疗ETF等多个主题产品大多来自华夏基金、国泰基金等领先公募。
其次,从单个公司ETF规模占比来看,不少公司占比达到两位数,有的公司占比甚至接近50%。 据Wind统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华宝基金共有24只ETF,在242只基金中占比不足10%。 49.83%。 此外,华泰松莓、华夏、银华ETF规模占比超过20%,分别为38.69%、24.37%、23.12%; 易方达基金和华安基金目前ETF规模占比均超过10%。
在细分ETF领域,顶级公募也占有绝对优势。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国泰基金在31只主题指数ETF中以631.6亿元规模排名第一,华夏基金、华宝基金、广发基金、易方达基金紧随其后。 ,共有32个产品。 仅排第15位、第14位、第29位,规模分别为492.23亿元、292.83亿元、289.97亿元、248.31亿元。 跨境ETF方面,华夏基金目前拥有12只产品,总规模726.25亿元,排名第一,其次是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分别有10只产品和4只产品。 仅第7位、第7位,规模分别为515.21亿元、274.53亿元、193.22亿元、144.48亿元。
如何解释“越买越跌”的现象?
大规模公开发行正在加速ETF的发展。 市场变化和自身禀赋优势是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这是市场超额收益下行趋势下资金转向更广泛资产配置的必然选择。 上海某公募指数投资总监向某券商中国记者指出,从海外经验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获得超额收益越来越困难。 。 投资者选股越来越困难,被动投资市场未来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华夏基金表示,2018年和2022年,主动型基金普遍跑输大盘指数。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购买主动型基金不如匹配指数。 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ETF等基础广泛的ETF受到追捧; 2019-2021年虽然主动型基金的Alpha较为明显,但在结构性市场和交易需求的推动下,行业型和主题型ETF纷纷涌现,连续三年迎来快速增长。 2022年基金年报显示,权益ETF(包括股票、跨境、商品三类ETF)持有人总数达到1500万。
“在市场下跌过程中,ETF往往会出现‘越跌越买’的现象,对市场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华宝基金指数投资总监、指数研发投资部总经理胡杰表示,由于ETF的产品特点和优势,ETF越来越成为投资者抄底和配置的工具。市场底部。 ETF“越买越跌”是全球普遍现象。 2020年美国股市熔断时,美国最大的标普出现了很大比例的资金流入。 2021年以来,A股普遍呈现震荡回调走势,部分ETF出现明显资金净买入,包括沪深等宽基ETF、科创50ETF,以及如如医疗 ETF 和半导体 ETF。 据Wind统计,2021年和2022年ETF净流入将分别达到1178亿元和3044亿元。
其次,这是公募行业在近年来主动股权、降费表现不佳的背景下,对整体业务布局做出的战略调整。 一位基金行业观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主动权益费率下调的趋势下,继续发展主动权益的动力已经减弱,转而发展已经具备费率优势的ETF。 并且与主动股票型基金不同,ETF的规模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会给基金公司带来更显着的规模效应。 此外,近年来主动股票型基金呈现出明显的赛道特征。 业绩大起大落带来的持有体验并不好,投资者在连续亏损下逐渐丧失信心。 “这几年买基金就相当于押注基金经理,而基金经理押注赛道,投资赔率就更低了。经过市场教育,看好赛道的投资者会直接去ETF,这个认识是逐渐增加。”
华夏基金表示,2019年以后,个人投资者入市速度明显提升,到2020年底,个人投资者占比首次超过机构。 2020年至2022年,投资者整体构成将相对稳定。 其中,ETF挂钩基金中,个人投资者占比85%,占据绝对多数。 从渗透率来看,ETF个人投资者占比58%。
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但当规模增长到2万亿元时,ETF普遍存在赛道拥挤、产品和策略同质化等问题。 如何寻找差异化突破口,是所有公募面临的紧迫问题。
银华基金ETF业务总监王帅对境内券商记者表示,目前A股主要ETF产品覆盖已经比较全面,规模化布局已基本完成。 然而,ETF的创新产品和另类资产还不够。 未来,A股以外的海外资产和另类资产将成为新的方向。 即使是主动型ETF、增强型ETF、带有衍生品结构的ETF等特殊结构,也可能引领中国ETF的创新方向。 除了产品本身,ETF的另一个方向是组合和策略。 随着ETF的全面布局,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产品成为了新的课题。
此外,对于通道拥堵问题,王帅认为,ETF的马太效应在中国市场确实存在,但类似日本市场的通道分割现象在中国也存在。 因此,中国ETF仍将长期存在同类基础产品并存的情况。 在长期的市场环境下,过度拥挤的轨道将得到部分清理。 中国市场的交易属性太多,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投资者的获利效果。 宽基指数本身的长期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这迫使投资者寻找交易机会。 这可能会带动中国ETF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宽基指数结构的自我进化,比如未来发展个人养老金账户和进入股市,形成长期货币效应。
具体来说,胡杰表示,要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该产品是否是未来政策的方向或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 代表主题,未来投融资需求将在政策支持下进一步发展,值得规划。 二是赛道未来是否有足够的增长空间。 即使有些赛道有政策支持,但市场对其未来增长超出预期的考虑并不多,而且一些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较高,需要进一步选择。
“对一个赛道或者一个主题的判断并不局限于当下,而是更关注其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成长。只有布局有足够成长空间的赛道,才能与同行共同努力。” ,把未来有增长潜力的赛道整体蛋糕做大,充分发挥基金管理人在产品研发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捕捉结构化投资机会,赛道成长的同时,也实实在在让投资者受益。也带来了增长。”胡杰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