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8月10日,ETF市场迎来多项政策利好。
在产品创新方面,沪深交易所宣布,自8月10日起,标的指数为非广义股指的基金跟踪的指数发布时间将调整为不少于3个月。 规定要求指数发布期限不得短于6个月。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机构优化指数基金布局,使产品更加贴合市场动态和投资者需求,提高指数基金发展效率,有利于指数基金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本市场。报效国家。 战略能力。
同日,沪深交易所表示,将研究ETF纳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 “在不影响盘中交易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了大额交易通道。”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经济导报记者,投资者在进行ETF赎回、套利等交易时,存在大额ETF交易的需求。 ,如果这部分交易参与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可以减少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市场稳定,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另一方面,ETF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的开通也可以满足投资者盘后交易的需求,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时间,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便利性。
近年来,ETF市场发展迅速。 截至8月8日,ETF总规模达1.95万亿元。 与2022年底的数据相比,ETF规模增长了近20%。 8月7日沪深两市单只产品规模突破1000元,也成为基金行业的标志性事件。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的出台,基金投资咨询、个人养老金等业务业态清晰,指数产品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加大指数产品创新力度
8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修订《指数基金发展指引》相关规定。 在现行规则的基础上,非广义股指产品开发所需的指数发布时间由6个月缩短为3个月。
据悉,此举旨在更好应对和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完善和丰富优质产品供给配套机制,通过构建充满活力、充满信心的资本市场,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
此前,在6个月的指数发布时间要求下,一方面,指数基金产品无法快速实现布局,难以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数基金产品的发行能力。指数及指数产品,满足投资者和资本市场多元化配置需求。 功能的发展方面。 另一方面,6个月的等待期为基金管理人申报留下了足够的准备时间,这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热门产品的集群申报,加剧同质化竞争。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指数基金发展指引的调整将带来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首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从而更好地适应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和市场的实际布局。 《指引》的合理优化; 二是可以引导基金公司前瞻布局,加大指数产品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链质量。 三是通过投资者需求和产品供给双轮驱动,增强投资者参与国内基金市场的意愿,营造健康活跃的市场环境,持续增强资本市场吸引力。
事实上,随着产品布局的完善和理财功能的逐步发展,ETF日益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优质选择。 截至8月8日,ETF总规模达1.95万亿元。 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规模1.47万亿元。 今年5月底科创50系列ETF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8月7日沪深两市单一产品规模突破1000亿元。截至2023年7月,科创50系列ETF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深圳,较2020年底增长184%,资产规模4830亿元,较2020年底增长143%。
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
同日,沪深交易所表示,将研究ETF纳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
据悉,盘后定价交易是指竞价交易结束后,投资者通过收盘价委托,按照收盘价买卖股票的交易方式。 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盘中连续交易的有效补充。 不仅可以满足投资者在竞价撮合期外以确定价格进行交易的交易需求,还有助于减少被动追踪收盘价的大额交易对。 价格冲击。
一位公募基金人士告诉21经济导报记者,投资者在进行ETF赎回、套利等交易时,对ETF交易的需求较大。 促进市场稳定,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目前,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仅适用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ETF不能参与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ETF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的推出对于ETF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减少大额交易对价格的影响。 ETF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机制的推出,可以在不影响盘中交易的情况下,为投资者提供大额交易渠道。 例如,当投资者进行ETF赎回、套利等交易时,ETF交易需求量较大。 如果这部分交易参与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可以减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市场稳定,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二是延长交易时间,方便投资者交易。 目前,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于15:30结束,比竞价交易晚了半个小时。 ETF实现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可以满足投资者盘后交易的需求,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时间,有利于提高市场流动性,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便利性。
此外,ETF纳入港股通后,境外投资者可以参与ETF交易,盘后固定价格交易的开盘可以与海外市场的交易时间挂钩,有利于推动高水平开放。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指数产品增长空间巨大,未来ETF在公募基金中的占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ETF增速也有望快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行业。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