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7月28日,蓝盾转债退市整理期最后一个交易日,于7月31日正式退市。
多位市场分析师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全面注册制背景下,A股退市公司概率将大幅增加,可转债市场也进入了需要考量风险的新时代。 目前可转债及底层股票退市只是一个开始,这一趋势或将持续发酵。 退市风险的出现将促使市场重新审视可转债市场的信用风险。 资质差、评级低的可转债可能面临新一轮重估。 信用评级对可转债投资的引导作用将更加显着。
史上第一只退市可转债诞生
今日,蓝盾转债正式退市。
蓝盾转债退市的主要原因是其发行人*ST蓝盾连续几年业绩不佳,被出具了无法发表意见的审计报告。 根据相关规定和上市审核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ST蓝盾公司股票及蓝盾转债上市。
自1992年中国宝安发行首张可转债以来,30多年来我国可转债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可转债退市的情况。 这一纪录被蓝盾可转换债券打破。
7月10日,蓝盾转债进入退市期。 根据此前公告,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关于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2023年6月30日,《关于终止公司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的决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
进入退市盘整期后,蓝盾转债退市盘整首日大跌76%,随后转债价格持续在30元左右波动,成交量也大幅萎缩。 退市盘整期最后一个交易日,蓝盾转债收盘上涨近6%至26.93元。
*ST苏特触发退市风险是由于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面值,触发交易型强制退市指标。 根据相关规则,*ST苏特不存在退市合并期,因此苏特转债不存在退市合并期。
苏特转债、蓝盾转债退市风险的触发,将促使投资者更加关注转债发行人的基本面。 事实上,在标的股票面临退市风险之前,*ST苏特、*ST蓝盾的基本面持续恶化,也是标的股票与可转债同时退市的主要原因。
2020年至2022年,*ST苏特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随后债权人因无法清偿债权人到期债务、明显资不抵债而申请公司预重整。 2022年底,联合信用将公司长期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CCC,并将“苏特转债”信用评级由B下调至CCC,评级展望为负面。
可转债市场的变化
苏特转债和蓝盾转债退市可能会对转债市场生态产生影响。
一般情况下,未到期可转债退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强制赎回或赎回,即发行可转债的公司赎回债券并清偿债务。
“可转债赎回或转股后,将被注销,自然退出市场交易,这可以视为自愿退市,这种方式对产品定价影响不大。” 昌利资产董事长鲍晓辉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另一种是标的股票退市,即可转债连同标的股票一起退市。 这种方式增加了可转债的违约风险。 鲍晓辉表示,可转债之所以能够在证券市场交易,是基于其标的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交易,因为只有标的股票才能自由交易,可转债才能自由转换为股票。 当标的股票退市时,可转债不仅失去了股份自由转换的权利,也失去了定价的基础,但暂时没有这样的先例。
“不过,根据以往退市公司的经验,可转债在退市后仍然可以转换为股票,转换后的股票将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交易。此时,如果公司尚有偿付能力,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并在到期时要求偿还,而如果公司明显资不抵债,投资者可以在破产清算阶段获得一定的补偿。” 包晓晖补充道。
史无前例的可转债退市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需要充分考虑公司的资质和偿债能力。 “随着可转债退市事件的触发,可转债对发行人的基本面,特别是投资者对资产负债状况分析和投资组合风险控制提出了更加专业的要求,风险定价也更加公平合理。 ” 优米利投资总经理何金龙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即使可转债退市,仍可转让、转股、回售、赎回、到期兑付,保留了转债的权益。可转债持有人的重要权利。 权利和可转换债券交易的基本要素。
中信证券明确认为,目前底层转债退市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这一趋势或将持续发酵。 退市债券数量或将进一步增加,市场情绪或将进入筑底状态。 短期来看,可以继续观察几个交易日。 尤其需要关注标的股票退市全面实施后相应可转债的处置情况。 预计震荡影响将逐渐明朗,市场估值将重新平衡。 考虑到估值冲击后可转债整体相对性价比有所改善,可重点关注资质尚可、具有一定安全缓冲、在信用风险系统性冲击下可能被误杀的标的。
“谎言即胜利”的时代已经结束
可转债作为攻防兼备的品种,攻击性在于转股溢价率低、标的股票替代效应强,防御性在于转债价格较低、债务底部明显。 过去几年,不少投资者采取“双低策略”来实现“躺赢”。
但随着退市转债的出现,转债价格的下限被打开。 投资者需要仔细甄别可转债发行人的基本面。 “双低策略”不再是低价、低转化溢价率的简单选择。 可转换债券。
“双低策略基于量化因子溢价率和价格建模数据对其在市场中的表现进行回测。虽然该策略因个别标的退市而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排除了劣等评级,退市幅度更大可转债,经过这次排雷行为,并控制集中度上限,分散仓位,该策略仍能体现均值回归的盈利效果。 何金龙说道。
他认为,可转债市场的投资者接下来需要监控目标仓位的关键仓位。 如果存在触发退市风险的可能性,要立即开展风控管理,降低单只债券集中度,分散仓位,关注单次违约风险。 风险控制工作,例如整体投资组合的市场流动性监控。
但从目前市场来看,ST公司可转债数量并不多。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退市转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双低策略”失败。 鲍晓辉认为,“双低策略”在具体操作上具有“分散”持股的特点,即使个股存在风险,也不会影响整体策略的收益。 只是投资者需要更多关注价格接近债底的可转债,以“双低策略”为核心,尽快发现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并及时调整头寸组合。
包晓辉表示,选择可转债时,应重点关注基本面强、资质好的转债,避开有问题的可转债,远离波动较大的“垃圾债”,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
可转债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尽管可转债市场存在一定信用风险,但在多数机构看来,可转债市场有望持续扩张,仍值得谋划。
“可转债市场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未来必将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可转债市场也将不断扩大。” 鲍晓辉表示,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A股市场上涨潜力巨大。 在这种上涨预期下,投资者可以选择利用可转债进行左侧布局,等待市场迎来好转。
“对于机构,尤其是对可转债二级市场有多年研究的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优势在于利用多因素量化模型来考察各种因素对可转债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标的股票的弹性对整体组合的影响,可转债组合在逐渐具有触发强制赎回条款的价值收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建模等量化手段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来源方法。” 何金龙说道。
对于目前可转债退市的情况,有市场研究人士建议,适度提高可转债发行门槛。 目前,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普遍门槛是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何金龙表示,由于发行门槛更多的是基于可转债发行时对过往历史静态的监测,因此能够自行发行可转债的公司是上市公司中相对优质的发行人。 投资者需在可转债上市后跟踪可转债发行人未来基本面,严格落实分散仓位、合理均衡配置等风险控制条件。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