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提出,要动员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种粮抢粮,建立种粮农民增收保障机制,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形成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耕地保护合力。
众所周知,种植业的比较效益较低; 在种植方面,与经济作物相比,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较低。 这可能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对于农民来说,面临外出打工、种植经济作物等多种选择时,农民种粮的意愿下降,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耕地荒废。 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更为突出。 其次,就政府而言,粮食安全虽然关系到整体宏观形势,但在没有硬约束之前,由于对地方经济增长影响不大,一些地方政府在唯GDP的意识形态主导下,没有充分认识到各地都有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粮食安全这根弦就放松了。
从宏观层面看,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耕地保护关系14亿多人口的粮食,是国家大事。 在当前外部形势变化和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的背景下,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势在必行。
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现实的复杂性,用系统性、整体性、辩证性的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耕地保护也是如此。 如何统筹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 如何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确保耕地红线; 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这些都要求我们采取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更大程度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近日,酝酿10余年的食品安全立法进入立法审议阶段。 食品安全法草案已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首次审议,并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也是我国对耕地保护落实党和政府同责的第一年。 各级政府将逐步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 突破耕地红线实行一票否决。 这些都是加强耕地保护的硬措施。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耕地总量持续下降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但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耕地利用“非粮”与“非农”之间还存在矛盾。
为此,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要采取措施,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这是尊重法律、因势利导的务实之举。 通过经济奖惩,建立粮农收入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最终形成耕地保护合力。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