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在不少基金产品业绩屡屡表现不佳甚至大幅亏损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改变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的现象明显增多。 尽管部分基金公司官方的说辞强调改变比较基准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基金产品的实际持有情况,但改变业绩比较基准是为了帮助产品跑赢业绩基准或者成为一些基金更真实的目的。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部分公募基金在“强化”一些弱势行业指数的业绩对标后,大幅降低了相关行业仓位,基金业绩排名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心态日益凸显。
“损失基数”经常改变性能比较基准
上海某中型公募基金公告称,某沪港深多策略基金决定自2023年7月18日起变更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并相应修改基金合同。该基金原合同于2018年3月21日生效,该基金原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35%+恒生指数收益率×35%+中证全债”指数收率×30%”。
根据公告内容,调整后的基准削弱了沪深300的表现基准,并增强了香港股市的表现。 具体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恒生指数收益率×8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10%”。 上海基金公司解释称,之所以改变沪港深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为了让沪港深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更好地反映基金的投资策略,结合基金运作后的投资策略、基金业绩所体现的实际风险收益特征,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基金业绩,更好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几乎与此同时,北京某超大型公募基金也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7月21日起,旗下一款FOF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变更为“中证偏股型基金指数收益率×9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1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FOF基金改变了比较基准,这意味着其原来的比较基准仅运行5个月。 券商中方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原来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5%+中证港股通综合指数收益率×5%+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基金合同已于今年2月中旬生效。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自今年5月市场加速调整以来,公募基金产品改变基准的现象明显增多,改变基准的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遭遇了业绩压力。 以上海某基金公司改变基准为例。 其改变业绩基准的基金产品净值已连续三年大幅亏损。 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亏损已超过21%,仅今年前7个月就亏损了12%。 北京大额公募下的FOF成立仅5个月就急于改变基准,显然也面临着净值压力。 新设立的FOF基金产品目前面值已跌破1元,目前净值已不足0.98元。
是否改变比较基线以避免风格漂移?
改变业绩基准的官方说法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基金持股情况,但“圆滑”的问题一直存在。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一款近期改变业绩比较基准的沪港深基金产品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香港股市。 “沪深股”在十大个股中并不多见。 但该产品比较基准的变化凸显了港股市场,弱化了沪深300的业绩基准。
然而,业绩比较基准的改变通常发生在业绩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这本身就让人怀疑这种现象的合理性。 以前述沪港深基金为例。 该产品辉煌时期累计利润高达40%。 尽管该基金当时几乎全押港股作为持有风格,但该产品当时的业绩基准仍然平衡沪深300和恒生港股指数的业绩基准。 如今,该产品净值已连续三年下降,从最高的1.42元跌至0.78元。 在强化恒生港股指数业绩基准的同时,这种“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做法,或许可以避免业绩压力下基金风格漂移的可能性。
“当一个漂流风格的产品赚钱了,什么都可以容忍,如果赔钱了,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法律纠纷。” 一位国内大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向某券商中国记者坦言。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性能压力时期避免风格漂移并不是一些改变性能基准的产品的核心目的。 有些产品改变性能比较基准,并在性能不利时考虑降低性能基准。
某证券公司记者注意到,北方某公募公司旗下的沪港深消费主题基金自成立以来累计亏损高达30%。 今年以来,该产品全年亏损近9%。 该产品原有的业绩比较基准突出显示恒生指数,变更后的比较基准突出显示港股通消费指数。 在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恒生指数整体韧性明显强于港股通消费指数。 然而,性能基准发生变化的产品最新核心是否更接近趋势不确定的港股通消费指数呢?
该基金7月20日公布的最新持股情况显示,改变业绩基准的沪港深消费主题基金仍增持恒生指数成分股。 华夏特评和热门AI成为该股的核心品种。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业绩基准的变化以及最新持股情况可能表明该产品可能有意降低业绩对比基准。
“增强”基准后大幅减仓目的何在
业绩压力下业绩对比基准频繁变动,或许已经成为很多公募未来可以反复使用的套路。
在一款新产品成立半年多后大幅亏损后,华南某大型公募也宣布改变该产品的业绩对比基准。 基金公司还强调,如果未来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者市场上存在更权威、更普遍接受的业绩比较基准,或者市场上存在更适合本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或者指数发行机构今后不再发布上述指数或变更指数名称,基金可以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履行适当程序后变更业绩比较基准,并及时公告,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
显然,对于很多公募基金来说,改变基准并不是为了约束基金管理人的实际操作,而是为了帮助基金产品跑赢业绩基准。 在美股相对走强、港股和A股走弱的背景下,国内某公募公司旗下QDII基金几个月前发布公告,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最新业绩比较基准增加了香港医药股的业绩基准权重。 相关基金公司提高香港医药股比较基准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该基金7月21日发布的二季度报告显示,改变业绩比较基准,特别是增加港股医药业绩比较基准权重后,QDII产品的美股医药持仓比例从57%飙升至68%。
相关人士认为,业绩变化基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募基金在产品跑赢比较基准的问题上想要当“裁判”的真实心态。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