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的披露,最新个股的次新产品已经浮出水面。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在今年发行疲软的市场环境下,次新产品被人为“化妆”、规模注水的情况屡见不鲜。
如今,新一代产品“卸妆水”的规模也“缩水”,凸显其背后基金公司的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2亿份的“踩线”产品在一个多季度后就严重缩水。 有次新产品既定规模约2.2亿份,二季度末份额仅700万多。 此外,还有新基金公告称,该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可能引发基金合同终止。
“规模的尴尬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暴露得淋漓尽致,行业内一些公司试图扭转这种局面,但行业的惯性依然存在。不过,对于中小基金公司来说,规模依然是生命线,生死存亡,他们才不在乎尴尬。” 一位私募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次新基金份额大幅下跌
该基金二季报已披露,部分新产品在规模上已被“浇水”和“弥补”,我们无法隐瞒。 尤其是在今年以来疲弱的发行环境下,竭尽全力大规模建仓的基金正被市场无情剔除,被迫“翻脸朝天”。
ETF支线基金自年初成立以来,上演了一出“楼起楼落”的大戏。 这款今年年初成立的次新产品,截至二季度末基金份额仅超过700万份。 该基金成立之初就宣布提前结束募资,募集约2.21亿股。 事实上,这款新品在一季度末就已经遭遇滑铁卢,当时基金份额已经跌至700万股以上。
巧合的是。 另一只指数基金成立后也上演了资金“大逃亡”。 这只同样宣布提前终止募资的指数基金,1月中旬成立时规模约为9.1亿股,一季度末基金规模降至1.2亿股; 到二季度末,规模略有“恢复”,约为1.23亿股。
由于指数型产品受短期市场影响较大,规模的涨跌可能更多地由市场因素来解释。 那么,一些活跃的权益类产品规模在短时间内发生巨大变化,其背后的人为因素无疑更加明显。
例如,今年3月成立的一只行业精选混合基金,规模为2.62亿股。 4月初,该基金开通每日申购(赎回、转换、定期定投)业务。 二季报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仅剩逾4600万股基金份额,剩余规模不足既定规模的零头。
另外两款以碳中和为主题的新品在规模大幅缩减方面如出一辙。 其中,碳中和主题基金于1月中旬成立,规模约2.97亿股。 不到一个月,该基金就开通了每日申购、赎回、转换、定投定投业务。 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仅为5800万股左右,而到二季度末,该基金份额约为5900万股。 另一只碳中和主题基金于1月中旬提前宣布结束募资,并于1月18日宣布成立,规模3.54亿股。 同样,一个月后,该基金将开放申请和赎回。 一季度末,该基金规模下降至超过1700万股。 至二季度末,基金份额持续缩水至1500万股以上。
此外,基金公司旗下的“专、专、新”基金短期内出现缩水。 基金成立时,仍有3.77亿股。 2月中旬启动申购赎回后,一季度末规模为1.09亿股。 二季度末,基金份额超过9100万,规模进一步缩减。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仍有部分特定类别基金产品成为高风险领域,规模发生较大变化。 其中,此前颇受欢迎的银行间存单产品规模大幅下滑。 例如,今年1月12日设立的一只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设定规模为60.92亿股。 一季度末,基金规模大幅下降至14.02亿股,二季度末进一步缩水至6.38亿股。 五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只基金的规模暴跌了近90%。 “当时是没赶上银行间存单指数的好时机,即使拼命发行,也还是留不住资金,最终真正有效规模非常有限。” 某基金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这样评价。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大幅缩水的基金产品大部分是中小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产品。 大型基金公司的产品普遍缩水规模较小,规模缩水后仍能维持正常运作的基金规模。 可见,在基金发行低潮下,中小基金公司的大部分基金产品在勉强成立后最终“重归尘埃”,维持新发行规模的能力较差。
“行业的生态环境、竞争环境已经‘崩溃’了。对于大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多与少的问题,对于小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生存问题。必须不断有新的发展,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繁荣的时候有产品,才有一点机会。” 一位私募基金公司高管无奈说道。
部分基金公司“避而不战”
新基金方面,中小基金公司“不得不拼”,规模上勉强达标,但最终却“无奈血本无归”。 这种尴尬已经充分暴露在市场面前。 更有什者,部分次新产品公告称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可能引发基金合同终止。
具体来说,某基金公司6月8日首次公告称,其产品连续30个工作日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该产品是1月17日设立的子新基金,发行阶段,该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资,最终设立规模为2.02亿元,可谓“踩线”设立。 三个月后,即4月17日,该基金开通每日申购、赎回和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规模超过4500万。 7月1日,基金公司公告称,截至2023年6月30日,基金资产净值连续45个工作日低于5000万元。 但此后,基金公司并未继续发布提醒公告,表明该基金已逐渐摆脱“可能引发基金合同终止”的尴尬。
这样的尴尬,其实是在公开基金公司在新产品上“注水”的规模。 “跟风快速缩水,这样的事情接二连三地被曝光,基金公司怎么能隐藏自己的小心思呢?” 有业内观察人士直言。 有趣的是,该基金发布的一季报让投资者进一步一睹新发布产品中的“小九十九”:1月17日至3月31日,部分机构认购约5000万份,占比24.80%。 需要注意的是,当时该基金尚未开放每日申购和赎回,5000万股基金份额只能来自新申购。
与这些基金公司在次新产品规模上争先恐后并最终表现出尴尬不同,从今年的发行市场可以看出,不少基金公司选择了“避而不战”,避免在疲软的发行市场中折腾规模。
“稳住不增发,一直是我们年初以来的工作基调,公司对我们的评价在3、4月份发行市场明显低迷之后,已经完全转变,新发压力有所推迟。在7月份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公司分管市场的副总经理做出了新的表态:从长远角度认识新发走弱的情况。总体意思是接受新发可能疲软的局面。长期以来,专注于控股运营的精细化。” 深圳某基金公司华东区域销售负责人表示。 。
第三方销售机构的反馈信息也显示,此前膨胀到新规模的渠道数量迎来严格监管,顶风作案风险太大。 “我们都在优化考核体系,帮助新基金找规模,甚至花钱买规模,这在行业里不太受欢迎。3月份,一家基金公司找到了新规模,给出的考虑也很好。但我们评估了风险,就放弃了。对方后来觉得这样的规模不能保留,将来会成为风险事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销售平台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挂“战争牌”的方式还有很多。 发起基金显然已经成为基金公司“避战”的重要手段。 而且,对于很多基金公司来说,发起基金的布局是对新领域的积极防御。 既避免了硬性随机发行的压力,又为后续业务预留了资源。
规模之争很难说
“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高增长与可持续的关系”、“弱化规模排名、短期业绩、收入利润等考核比重指标”、“切实摒弃短期导向、规模复杂、排名偏好”、“将销售维持规模、投资者长期收益纳入考核指标体系”等,是监管部门为加快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各项要求。
然而,在行业实践中,基金公司对于规模的认知却截然不同。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其中外资基金管理公司(含中外合资、外商独资)48家,内资基金管理公司96家; 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家。 上述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额为27.69万亿元。
“具体公司看到的规模和监管、行业看到的规模不是一个级别的。我们对规模的理解更多的是盈亏平衡线和自身的造血功能。” 上述个人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对我们来说,首先要养活自己,然后才能思考如何吃得好。但监管给出的方向性指导,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预警,避免在‘求规模’的道路上走一些坑。”
某银行基金公司高管也表示,公司高质量发展是基于现有业务规模。 “固定收益是银行类基金公司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的管理规模让我们对后续多元化发展充满信心。” 他说。
整体来看,各基金公司对规模的诉求不是“是或不是”的问题,而是源源不断、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