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易方达、招商、广发、富国、汇添富、南方、工银瑞信、大成等8家基金公司旗下首批碳中和ETF吸引资金164.18亿元,33.13万投资者积极参与。 订阅。
6月30日,距离第一批碳中和ETF正式获批已经一周年了。 该类产品一年内的市场表现如何? 规模和份额有增加吗? 曾经流行的“碳中和”概念还受投资者欢迎吗?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搜集相关数据,整理出一份一周年的“成绩单”。 遗憾的是,首批8只碳中和ETF的表现并未达到预期。 不过,业内人士仍看好该行业的未来前景。 该机构指出,“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发展共识。 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份额和规模缩减近一半
2022年6月28日,易方达基金、招商局、广发、富国、汇添富、南方、工银瑞信、大成等8家基金公司旗下首批碳中和ETF产品正式获批。
2022年7月4日,首批8只碳中和ETF正式上线,5天内完成募资。 最终有效认购人数为33.13万户,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64.18亿元。 “小爆炸”。
截至目前,距离“小爆”正式获批已经整整一年了。
《华夏时报》记者整理数据时发现,一年之内,首批8只碳中和ETF规模缩水超过50%。 截至6月28日,第一批碳中和ETF最新规模为74.06亿元,较刚成立时的164.18亿元减少54.89%。 具体来说,每项产品都比一年前刚成立时的规模下降了50%以上。 其中,大成中证上海环境交易所碳中和ETF(以下简称“大成碳中和”)跌幅最大,一年内规模减少62.99%。 汇添富中证上海环保交易所碳中和ETF下跌58.97%。
从最新产品规模来看,易方达中证上海环保交易所碳中和ETF规模最大。 截至6月28日,该基金最新规模为20.76亿元。 大成碳中和ETF规模最小,仅剩2.04亿元。
与此同时,前8只碳中和ETF的份额大幅下降。 截至6月28日,第一批碳中和ETF最新总份额为84.50亿股,较刚成立时的164.18亿股减少48.53%。 具体来说,最“惨”的大成碳中和股份从5.51亿股缩水至2.3亿股,减持比例达58.21%。 与此同时,汇添富中证上海环境交易所碳中和ETF份额缩水53.41%,广发基金缩水51.35%,招商基金缩水50.61%。 易方达基金跌幅最小,但也达到了42.45%。
《华夏时报》排行榜
谈及第一批碳中和ETF自去年7月初设立以来份额和规模大幅萎缩的原因,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道,“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关注碳中和行业的风险和劣势 对确定性存在担忧 碳中和行业面临较高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投资者可能对碳中和行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产生怀疑行业,因此他们选择减持或赎回基金份额,导致基金规模萎缩。”
天翔投资基金评估中心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受份额和基金份额净值缩水的双重影响,基金规模进一步下降。 对于跟踪行业板块的ETF基金来说,资金的周期性流入和流出也是正常现象。
首批8只个股业绩跌幅超18%
从业绩来看,经过一年的发展,首批8只碳中和ETF业绩并不理想,收益为负,跌幅超过18%。 截至6月28日收盘,广发中证上海环境交易所碳中和ETF成立以来收益率为-20.18%,华南证券上海环境交易所碳中和ETF收益率为-20.10%,易方达基金中证上海环保交易所碳中和ETF下跌20.06%。
值得注意的是,份额和规模缩水最多的大成碳中和营收降幅最小,成立以来仅下降了18.26%。
《华夏时报》排行榜
这种业绩集体下滑可能与其追踪的指数有关。 据悉,这8只碳中和ETF均跟踪中证上海环境交易所碳中和指数(以下简称“SEEE碳中和指数”)。 该指数选取沪深市场100家涉足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以及高碳排放行业减排潜力较大的上市公司,反映上海和深圳市场的碳排放量。 抵消了贡献显着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业绩。
数据显示,SEEE碳中和指数近一年来持续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29日,SEEE碳中和指数已从去年6月30日的2184点下跌至1666点,累计下跌14.37%。
从指数表现来看,该指数不仅跑输其他碳中和指数,也跑输主要宽基指数。 去年6月30日至2023年6月29日,风能新能源指数下跌超过2.63%,风能碳中和概念指数上涨超过1.32%。 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一年内分别下跌逾0.13%、6.59%、1.42%。 SEEE碳中和指数一年内下降了14%以上。
天翔基金评估中心指出,由于新能源行业在碳中和指数中占比较高,近一年来新能源板块经历了较大的估值回调,因此首批跟踪碳中和的ETF中性指数近一年来的表现也比较一般。
此外,首批碳中和ETF表现不佳也可能与投资者认知有关。 张雪峰指出,碳中和主题投资相对较新,市场对其的理解和认知度还比较低。 投资者可能对碳中和概念存在无知或不确定性,导致需求不足,影响基金业绩。 其次,碳中和产业本身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包括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碳中和企业的盈利模式和商业前景仍在探索中,投资者对该行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或持谨慎态度。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碳中和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仍值得关注。 张雪峰表示,随着世界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以及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中和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转型需求、消费者的环保意识都将促进碳中和产业的发展。 未来,碳中和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解决技术、成本和监管方面的挑战。 投资者可以关注碳中和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关注行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和政策环境,把握未来的投资机会。
该机构表示,“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发展共识。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制定,探索“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增长路径将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实现碳中和将重点关注能源转型、低碳交通等方面。 能源转型方面,随着硅材料价格持续下跌,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 低碳交通方面,财政部延续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全年销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随着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企稳,产业链利润将迎来重新分配,行业增速预计将远高于此前市场预期,有望带动行业快速增长。碳中和行业的增长。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