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 改变
“SHEIN已秘密提交材料并申请赴美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 接下来就是熟悉的剧情了,SHEIN官方否认了传闻。
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明星独角兽,SHEIN曾多次传出将赴美上市的消息。 最早可以追溯到2020年左右,此后每年都有SHEIN准备上市的报道。 尽管官方态度耐人寻味,但对于这家跨境电商新贵来说,IPO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对于SHEIN的上市,似乎只剩下时间和时机了。 我们可以透过表面更深层次地挖掘:上市并不是一个稀缺的话题。 为何SHEIN的IPO之路如此受关注,情节越来越扑朔迷离?
01 当SHEIN开始改善形象时
《论语》中有句话叫“听其言,观其行”。 SHEIN官方拒绝对上市传闻发表评论的背后,其实已经开始了有计划的行动。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SHEIN最鲜明的标签就离不开神秘二字。 创始人徐扬天属于“内生”风格,拒绝任何形式的外部曝光,无论是与同行的交流还是媒体采访。 尽管SHEIN的市值一度高达1000亿美元,但外界仍然对其知之甚少。
变化发生在2022年下半年,英国知名时尚媒体对SHEIN进行了专访。 受访者是SHEIN全球政府事务主管林先生,他曾在淡马锡负责公共关系事务。 对于这样的改变,最好的解释就是外界对SHEIN的误解,尤其是对SHEIN商业模式的误解,并承诺未来会披露更多信息。
如果说此次采访是SHEIN不再保密的开始,那么2023年2月发给投资者的运营文件就相当“肌肉”了:SHEIN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年营收585亿美元,远高于美国2022年227亿美元,2023年上市; 预计到2025年,SHEIN的商品交易总额将增长至806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74%。
几乎与此同时,SHEIN继续为冲刺上市做准备:前贝尔斯登投行家唐担任SHEIN执行副主席,主要负责IPO事宜; 与此同时,有传言称SHEIN已聘请美国银行、高盛和摩根大通负责此次IPO。
进入2023年5月后,除了与IPO直接相关的动作外,SHEIN还打算提升其在美国市场的品牌形象,涉及设计版权、环境保护、商业模式、工人待遇等焦点问题。
例如,SHEIN官方微博5月16日宣布,将与美国可持续时尚公司QUEEN OF RAW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重复利用其他品牌的剩余面料,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和新面料的消耗。 到2050年实现全面回收的愿景。此前,有外媒报道称SHEIN的生产过程不环保,工厂员工辛苦工作。
又如,6月26日SHEIN官方微信公众号将推出“引力”计划,从主打女装品类拓展至鞋类、箱包、珠宝、美妆、家居用品、运动产品、3C产品等品类。 有媒体报道称,SHEIN正在为上市做最后的冲刺。 相比“快时尚”的负面影响,SHEIN迫切需要塑造新的商业故事。
与其他同类型公司相比,SHEIN仍然是一家低调的公司。 徐扬天没有在台前露面,也没有像一些公司那样大肆宣传自己的成就。 不过,SHEIN对待媒体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商业和资本叙事发生了变化,刻意迎合了舆论,这或多或少表明,在屡屡“狼来了”的故事之后,SHEIN的IPO已经进入了冲刺阶段。 。
02 “上市地位”仍存疑虑
奇怪的不是SHEIN是否要公开,而是“秘密提交材料”的传闻,这一点得到了美国国会的侧面证实。
熟悉国内互联网业务的人都知道,滴滴也曾通过“秘密提交表格”在美国上市,但最终因数据安全问题被处以80.26亿元巨额罚款。 对此,SHEIN要想以美国作为上市地点,首先要解决国内的合规问题。 “秘密提交”的做法无异于“玩火”。
中国本土制造和供应链优势可以说是SHEIN征服海外市场的基石,但“中国企业”的身份可能会给SHEIN带来不小的麻烦。 以至于市场上出现了一个热议:如果选择在美国股市上市,SHEIN可能会给人一种新加坡公司的印象。
有媒体报道称,SHEIN在将一家新加坡公司作为事实上的控股公司后,正在积极扩大其新加坡办事处的规模,目标是到2022年底将其新加坡员工人数翻两番,达到200人左右,并在2021年,其主营业务南京鼎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注销。
可以证明,新加坡注册的Pte成立于2019年,自2021年底起一直是运营SHEIN全球网站的法人实体,包括SHEIN商标在内的多项核心知识产权均部署在该公司名下。 在互联网上的公司简介页面上,SHEIN的总部地址也标注为新加坡。 甚至有《葡萄新闻》报道称,SHEIN创始人兼CEO徐扬田可能已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有媒体就此问题询问SHEIN官方,并没有直接回答其是否已将法律和行政总部迁往新加坡,只是表示SHEIN在中国、新加坡和美国等主要市场设有运营中心。 徐扬田是否来自新加坡永久居民的问题拒绝置评。
如果以中国公司的身份去美国上市,意味着SHEIN可能要经历一些无端指责和打压,而新加坡公司的身份可能是一个“绿色通道”。
毕竟,2023年5月初,美国20多位国会议员联名呼吁美国证监会停止任何SHEIN的首次公开募股,部分国会议员对中国企业赴美IPO表示担忧。 这封公开信虽然没有提及拟上市的SHEIN身份,但也从侧面证实了SHEIN的“秘密提交”行为。 鉴于滴滴事件的教训,新加坡公司的身份很可能是SHEIN已经做出的选择。
通过物理空间实际控制和经营主体的改造,SHEIN或许找到了一条避险路线,在一定程度上为进入二级市场铺平了道路。
不过,SHEIN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庞大的供应链。 没有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不可能复制如此快的增长速度。 作为一家新加坡公司进行首次公开募股可能是一个权宜之计。 中国的供应链仍然是SHEIN不能放弃的生存根基。
03 亮点之外的增长压力
相比SHEIN将在哪里、以什么身份上市,更相关的问题是SHEIN为何要在这个时候逆风上市?
对于SHEIN的崛起,最常被提及的词是“小订单快速反应”,即不断分析客户数据,每件商品小批量推出,用外贸交易中获得的高额利润赋予工厂个性小批量一旦需求得到确认(例如产品即将售完),就会立即下注增加订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独特的优势。
所有商业模式都有“钝化”,SHEIN也不例外。 综合媒体和券商分析报道,2022年,SHEIN营收将达到240亿美元,同比增长52.8%,利润7亿美元。 收入增速下滑,利润下滑,2022年多月日活跃用户数环比仅维持个位数增长。
业绩不及预期直接影响投资者情绪。 2022年4月,SHEIN完成10亿美元融资,老虎基金、红杉中国、泛大西洋投资集团、顺为资本等参与,估值达1000亿美元。 然而,在2023年5月的新一轮融资中,SHEIN最新估值为660亿美元,缩水超过1/3。
更牵强的解释是,SHEIN为了IPO后有一定的上涨空间,故意降低估值。 不管这个说法是否站得住脚,与一年多前的乐观预测相比,SHEIN的想象力和增长动力都大打折扣,甚至还传出了供应商“撤退”的消息。
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比如特木、速卖通等外部平台的挑战、全球经济低迷等,SHEIN需要寻找新的出路,走出“低迷”。
对应场景:2023年SHEIN动作频繁,在日本等地尝试了线下门店模式,在巴西、美国推出了平台模式。 简单来说,除了运营自有品牌外,SHEIN 还将允许本地和国际第三方商家进入,配合亚马逊的努力,满足客户对产品类别不断增长的需求。
SHEIN寻求创新、变革、增长的决心很强烈,但新商业模式的验证、护城河的开发、用户习惯的培养都需要时间和资金,而上市恰恰是最高效的融资方式。 尽管SHEIN官方对于IPO的态度并不热情,但却是一个战略上理性务实的选择,各种有关IPO的传言也绝非空穴来风。
说得更实在一些,自2014年成立以来,SHEIN已经经历了F轮融资,投资方超过10家,不少投资方跟投多轮投资,给了SHEIN真金白银和长期的支持。 一旦估值缩水,则预示着投资者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压力将转嫁到公司领导层和创始人身上。 IPO是“泄压”的阀门。
04写在最后
至少目前来看,SHEIN仍然是资本市场的优质标的。
从估值来看,在未上市的超级独角兽中,SHEIN仅次于字节跳动和合肥,话题性不言而喻; 在市场层面,SHEIN在流量基础、盈利能力、商业价值等方面都有不少亮点。 。 即使增速下降,导致估值下降,仍然有上市的机会,就像上市传闻屡屡被澄清,新的传闻频频出现一样。
种种迹象表明,SHEIN已做好上市准备,华尔街或将迎来近年来最大的资本盛宴。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