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1.保险销售误导
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是指保险销售人员提供虚假或者误导性信息,给消费者造成重大误解的行为。 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虚假宣传:保险公司或者保险销售人员以增加销量为目的,私自印制保险产品说明书或者其他宣传材料,其中夹杂虚假宣传内容或者欺骗、误导成分。
2、片面介绍,销售人员未向消费者说明保单的现金价值、犹豫期、退保损失、除外责任等事项,使消费者不充分了解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 或在介绍新产品时未如实指出股利的不确定性和费用扣除、投资风险等。
3、夸大功能。 销售人员夸大保险负债,或夸大投资收益,或夸大分红水平,或断章取义,利用保险公司公布的短期收益率来预测分红水平,诱导消费者购买保险。
4、混淆产品:保险公司银保专员或银行工作人员将保险产品当作银行理财产品介绍,故意混淆保险产品的经营主体,套用本金、存款、利息等概念,混淆保险产品的权益与银行的那些。 存款收益与国债收益的片面比较,导致消费者误以为需要钱就可以收回保费。
5、篡改客户信息。 消费者在投保过程中需要保留真实的个人信息。 这是保险公司今后为客户提供良好服务的基本保证。 也是客户维护自身权益、获取保单信息的重要途径。 在目前保险销售的情况下,恶意篡改客户信息以中断客户与保险公司联系的行为也屡屡被禁止。 例如,因恶意篡改或故意遗漏投保人联系电话、邮寄地址等客户信息、恶意通过电话规避回访或替代回访行为等。
2.网络平台诱导借贷
网络平台诱导借贷是指网络平台为了获取大量客户,通过各种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 此类行为有以下几种表现:
1、信息披露不当导致销售误导的风险。 一些机构或网络平台在宣传时片面强调低日利率、免息期、零息分期等优惠条件。 不过,所谓“零利息”并不意味着零成本。 往往存在“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费”等,此类产品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可能很高。 有些营销刻意隐瞒实际借贷成本,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很容易造成误解或误会。
2、过度包装营销,陷入盲目无节制消费的陷阱。 一些机构在各类消费场景中过度宣扬借钱消费、提前享受的理念。 这种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贷款产品很容易诱发无节制的消费,尤其容易误导金融知识薄弱的人群和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青少年。 一些未成年人和青少年从网络平台借钱后,宣传名人、筹集资金、预订场地、赠送“粉丝应援礼物”。 “借钱追星”的现象已经蔓延。 盲目借贷、盲目消费,最终会侵害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3、过度收集和滥用客户信息,存在个人信息不当使用和泄露的风险。 一些网络平台的网贷营销无视消费者利益,利用“不时尚”、“稀奇古怪”的广告来吸引流量、获取客户信息。 在营销或借贷过程中,通过广告页面过度收集和滥用客户信息,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平台、借贷机构、资助者等之间转移客户信息,侵犯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4、借贷无序,导致债务过多。 一些网络平台声称贷款手续简单,吸引消费者点击申请。 一些机构甚至向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低收入人群等发放过多贷款,进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机关恶意催收,针对借款人亲友。 追债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
3.虚假违法金融广告
财经广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它在方便人们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促进金融消费活动的同时,也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投放非法金融广告,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购买不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甚至诱骗消费者参与非法金融活动。
常见的违法金融广告有以下特点:
1.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格的机构开展与本金融业务相关的企业形象广告,或者以投资理财、投资咨询、贷款中介等名义发布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保险销售等活动、信用担保等。
2、未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责任进行合理提醒或警示。
3、具有预期投资收益的金融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证资本、无风险、保证收益等。
4.夸大或片面宣传金融产品或服务,并对过往业绩作出虚假或夸大的陈述。
5、广告中故意隐瞒限制条件。
6、采用概念替代、不恰当类比、隐含假设等营销推广手段。
7、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人的姓名或者形象推荐、证明宣传自己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8、对投资理财产品的收益、安全等进行虚假宣传,冒用或者冒用与他人相同或者近似的注册商标、字号、说明书等进行宣传。
九、利用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审核、备案程序,误导消费者认为金融管理部门为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担保。
10、推销、推销未经金融管理部门审核、注册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11、打着“一带一路”、“共享经济”、“军民融合”、“慈善事业”等幌子,进行金融融资活动的宣传和推广。
12、以帮助金融消费者维权为幌子,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宣扬代理投诉、代理全额退款等。
山西信托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