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券商年度策略会又到了,“第一券商”中信证券研究部最新观点出炉!
11月22日,中信证券在广州召开2024年资本市场年会,主题为“汇聚心力,汇聚力量”。 百余位顶尖学者、行业专家以及企业、投资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展望全球形势和中国经济。 以及资本市场的未来。 会场人头攒动,气氛相当热烈。
基金先生立即带来了第一天主论坛的专家观点如下——
杨明辉:资本市场需要提振投资者信心
11月22日,在中信证券2024年资本市场年会上,中信证券总经理杨明辉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将在固本苦练中继续向好,全年发展目标是预计能够顺利实现。 但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内需依然不足,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 资本市场也需要提振投资者信心。
杨明辉介绍,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和战略机遇期。风险与挑战并存。 面对当前事件交织、高潮迭起的形势,我们必须稳扎稳打、积极主动。
从全球来看,杨明辉认为,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特点是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 美联储为抑制通胀持续快速加息,加重了美国债务负担,加剧了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动荡,经济下行风险显着加大。
“中国进出口形势和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给经济金融政策的制定带来巨大挑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去年的3.5%放缓至3%,明年增长2.9%,远低于2000年至2019年3.8%的平均增速。” 杨明辉表示,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前进。
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复苏、总体向好。 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望顺利实现。 另一方面,房地产、债务、就业等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社会预期依然疲弱。 杨明辉认为,经济内外需减弱、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尚未根本解决,仍需继续加大政策组合力度。
关于资本市场,杨明辉指出,资本市场影响整个金融运行,体现的是预期和信心。 当前A股市场交投情绪较为低迷,风险偏好处于较低水平,投资者对地缘政治形势、宏观经济、政策执行、产业升级、长期改革等问题过于悲观。 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提振投资者信心。
展望未来,杨明辉认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点将从融资端转向投资端,努力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一是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上市公司是市场的基石,应当真实、准确、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 要聚焦主业,稳健经营,切实提高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他们应该提高股息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可预测性。 并鼓励股票回购。
其次,大力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营造“愿来者留”的市场环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引导社保、养老金、保险资管等长期资金加大A股配置。 机构绩效评价应更多考虑三年以上的长期投资。 业绩、投资者实际盈利等指标。
三是继续推进机构改革。 进一步优化大股东减持条件,与公司实际经营情况挂钩; 严格执行退市; 丰富场内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 继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等。
明明:2024年GDP增长目标或在5%以上
在11月22日的主论坛上,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做出了全球经济和市场展望。 明明表示,在财政政策扩张和货币政策配合下,2024年中国经济将在今年的基础上复苏; 预计2024年GDP仍将实现5%以上增长,宏观调控将加大力度提高效率。
明确指出,2024年,在中央财政杠杆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增加、货币政策宽松的背景下,资产荒格局或将延续,利率中枢仍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明明预计,货币政策方面,可能还会有后续两轮降准。 降准时间预计为2024年底至2024年初以及2024年第二季度。
“2024年经济的有趣之处在于逆周期调节政策下基建投资的韧性,以及政府支出增加和通胀上升带动的中央消费增速的预期小幅上升。” 明明认为,从经济内生活力的复苏步伐来看,今年年底到2024年初政策集中的时期,经济将持续回暖。
随着海外经济需求进一步减弱,我国经济内生动力或将再次迎来曲折的复苏过程。 综合信贷投放和债券供给分析,预计2024年社会融资同比增速将呈现倒“N”型走势,高点或出现在2024年中期。年。
明明表示,在总需求弹性较弱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扩张引导扩大内需、支持经济稳步复苏成为主要政策选择。 在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和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举债空间受到一定限制,中央财政扩张几乎已成定局。
在外部约束逐步缓解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 总量工具方面,可通过降准和公开操作操作释放流动性,抵消国债供应增加的影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存款利率。 和政策利率进一步引导融资成本下降,通过结构性工具支持重大战略和特定领域。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后续可能还会有两轮降准。 具体来看,2023年MLF到期高峰已到来,同业存单利率与MLF利率倒挂,银行间流动性市场整体偏紧。 预计年底至2024年初将有降准; 在支持信贷增长的目标下,流动性市场继续合理宽松的必要性仍然较高,预计2024年二季度可能会再次降准。
杨帆:全球“超级选举年”加剧不确定性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与政策分析师杨帆在论坛首日以“百年变迁下的国际形势与政策选择”为主题,给出了2024年宏观与政策展望。 杨帆认为,全球“超级选举年”加剧了不确定性,但“一带一路”合作将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带来新机遇。
杨帆团队对国际政治经济关键关系的研判有三点:
第一,中美关系将经历三个阶段:2023年底到2024年一季度,可能是缓和对话期,可关注APEC峰会后成果落实; 2024年第二季度到2024年底,可能是美国大选的动荡时期。 鉴于党内初选结果悬念较低,两党正面交锋预计将在第二季度逐渐展开,可能会导致外部风波更加频繁; 2024年底开始,将是美国政策厘清和方向选择的时期。
其次,就中欧关系而言,在经济压力下,欧盟社会思潮呈现出左右倾向的激烈碰撞,这可能会增加中欧关系的不稳定因素。
第三,在南南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建设思路已从整体布局的“大写意”转向精准细腻的“工笔画”。 在欧美对华“去风险”策略短期难以改变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机遇,从而形成当地生产和消费市场的良性循环。 其中,汽车、机械、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行业的海外扩张值得关注。
在国内政策方面,杨帆指出,政策制定者需要面临短期经济稳定与长期转型之间的决策平衡。 逆周期调节有望加大力度,新时代改革蓝图终将启动。
具体来说,预计2024年GDP增长目标继续维持在5%左右。 宏观调控有望加强提效,财政政策有望保持高强度,赤字率或将超过3.5%; 货币政策操作的频率和幅度将会增加。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将逐步落地。 产业转型升级仍是政策重点,预计数字经济、自主可控、碳中和将是三大主线。
“2024年,应该说世界将迎来地缘政治动荡的一年,尤其是全球超级选举将加剧不确定性。” 杨帆认为,越是不确定的情况,中国就越要稳健、务实。
秦培晶:2024年市场信心将恢复
在11月22日下午的主论坛上,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师秦培晶从市场信心角度提出了A股市场的投资策略。
秦培晶认为,2023年A股市场信心的恢复将滞后于政策和经济周期的拐点。 2023年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出现逆转,主要原因是三方面预期差异抑制了2023年市场信心的恢复。分别是国内经济复苏慢于预期、力度美元加息幅度高于预期,市场流动性压力大于预期。
展望后市,三大动力将提振市场信心。 秦培晶表示,国内经济活力再现、A股利润周期稳步复苏是信心重拾的根本基础。 美元加息周期的结束,为国内货币政策打开了空间,是信心重拾的有利催化剂。 资本市场政策稳定流动性预期、聚焦投资侧改革,是重拾信心的制度保障。
资金端,四类投资者行为的变化带来了增量资金,其中长期配置基金是主力。 调整公募主动仓位,增加低复苏板块配置,ETF承接增量资金入市。 私募股权主观长期仓位有较大补充空间,私募股权量化监管持续优化。 交易型外资利差转正,配置型外资仍在等待进入机会。 保险等中长期资金的稳步进入将成为压舱石。
秦培晶指出,国内宏观经济活力再现、市场信心重聚、投资者行为变化驱动的估值修复将是2024年A股市场的主旋律。
首先,政策不断强化和明确,经济预期明显改善,美元和美债收益率自高位回落。 预计除夕至明年一季度将是提振市场信心较为明显的窗口,A股也将出现最大的复苏斜率。
其次,随着国内经济目标和复苏斜率得到验证,资本市场投资侧改革已见成效,明年二季度市场将继续复苏,斜率将趋于平缓。
最后,下半年国内经济将回归潜在中高速增长水平,美联储如期进入降息周期,三年后A股估值开始分化修复阶段。
配置方面,秦培晶建议抓住机会从超跌成长转向白马主导。 展望2024年,预计市场仍将在各种情况下寻找基本面和行业催化剂,在产业创新和需求回暖方面探索增长主线。 科技板块包括AI产业浪潮(算力、应用、大模型等)、半导体自主可控(AI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等)、终端消费升温(链恢复、数据元素、运算符); 医药板块重点关注创新(药品、设备)和海外品种。
秦培晶认为,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明年“两会”都是白马领军布局的重要决策窗口。 2021年以来,传统价值投资的高ROE策略和成长定价的GARP策略估值承压,近三年来不断调整。 2023年12月中下旬至2024年3月,以两次重要会议为契机,投资者预期可能出现快速逆转,推动消费、新能源、互联网等白马品种估值修复。 2024年下半年,随着经济运行恢复正常、中美两国利率下降,建议重点关注自主可控科技、高端制造等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应的方向。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