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网消息:
投资者教育
近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首部行政法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
《条例》的出台可谓是十年心血。 早在2013年,中国证监会就向国务院提议启动《条例》的制定。 考虑到行政法规立法周期较长,中国证监会于2014年8月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并同步推动《条例》的制定,并于2017年8月30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3年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
《条例》共七章六十二条,亮点较多。 包括契约型、公司型、合伙型等不同组织形式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强化高级管理人员专业要求,按规定接受合规和专业能力培训; 对共同基金等具有合理业务发展需求的私募基金,在现行规则基础上免除一层嵌套限制。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条例》更值得关注的是,它进一步明确了一系列禁止行为。 例如,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会损失、承诺最低回报、不得预测投资业绩等。 投资者可以借此更好地识别私募陷阱,维护投资利益。
同时,对于私募机构来说,《规定》带来了一大利好——创投基金可以享受政策支持,包括在资金募集、投资运作、风险监控、现场检查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监督管理。等减少检查频率。
01
关注私募禁止行为,谨防上当受骗
私募股权罚款并不罕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证监会及各地证监局官方网站发现,仅6月份,就有至少13家私募机构收到罚款。 罚款的背后隐藏着投资者不应该面对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的欺骗行为。
庆幸的是,罚单中列出的可能损害投资者利益的私募乱象,在《规定》中都有明确规定。 关注《规定》,尤其是“资金募集与投资运作”一章,可以大大降低陷入私募陷阱的概率。
本金不损失的承诺和最低回报的承诺是私募乱象的老大难问题之一。 看似“稳赚不亏”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产品违规行为,存在着遭受巨额损失的隐患。 对此,《条例》曾两次强调,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损失或者承诺最低回报。
深圳证监局曾在今年5月份列出了个别私募机构的典型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宣传推广的问题。 例如,向大量老年投资者公开宣传和推介私募基金; 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固定收益投资”名义向个人投资者宣传推介私募股权基金。
宣传也是《条例》强调的禁止行为之一。 《规定》明确规定私募基金不得通过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或者讲座、报告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进行宣传。会议、分析会议等; 不得以虚假、片面、夸大等方式进行宣传促销; 不得以私募基金托管人名义宣传推广。
同时,私募基金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或转让; 不得募集或者转让给代持投资者。
违反投资者适当性是私募罚款中经常引发的问题之一。 其常见表现是未评估部分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将私募基金出售给不具备相应风险识别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者。
《规定》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向投资者充分揭示投资风险,根据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匹配不同风险级别的私募基金产品。
降低合格投资者标准,是变相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原则。 《条例》也对此作出明确规定,要求不得采取分割、转让私募基金份额或者收益权等方式降低合格投资者标准。 同时,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突破法律规定的数量限制,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立多个私募基金。
对于近期一些很少被提及、但存在潜在隐患的私募罚款,《条例》也做出了详细规定,防患于未然。
例如,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及其从业人员提供、报送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预测投资业绩; 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例如,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不得利用私募基金资产与关联方进行不当交易或者利益输送,不得通过多层嵌套等方式隐瞒。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明确禁止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托管人及其从业人员的五种重大行为,包括将其固有财产或者其他财产与私募基金财产混合; 利用私募基金财产或者利用职务便利为投资者以外的人谋取利益; 侵占、挪用私募基金财产的; 披露因职务原因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或者暗示他人从事相关证券、期货交易活动的;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此外,《条例》规定,私募基金财产不得用于经营活动或者变相经营借贷、出借等业务。 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要求地方人民政府承诺回购本金,变相增加隐性政府债务。
02
创投基金享受政策支持
对于一些私募股权机构来说,《规定》带来了一大利好:创投基金将获得政策支持,并享受与其他私募基金的差异化管理。
司法部、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以创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早期投资、小额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技术上”。 强大的升级能力。 《条例》还提到,国家对创业投资基金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其投资成长型、创新型初创企业,鼓励对创业投资基金进行长期资金投资。
1
什么是风险投资基金?
《条例》明确,需要满足六大条件:一是投资范围限于非上市公司,被投资公司上市后基金持有的未转让部分和配售部分除外; 二是基金名称中含有“创业投资基金”字样,或者在公司、合伙企业的业务范围中含有“从事创业投资活动”字样; 第三,基金合同体现风险投资策略; 四、不采用杠杆融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基金最短期限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六、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1
创投基金能享受哪些“优惠”?
上述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条例》从登记备案、基金募集、投资运作、风险监控等方面对创业投资基金实施差异化监管和自律管理。 - 现场检查。 价值投资和创业投资基金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投资退出等方面的便利。
具体来说,创业投资基金可以在三个方面享受与其他私募基金差异化的监管。
一是优化创投基金营商环境,简化注册备案程序;
二是在资金募集、投资运营、风险监控、现场检查等方面对创业投资基金合法募集、合规投资、诚信经营实施差异化监督管理,减少检查频次;
此外,还为主要从事长期投资、价值投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的风险投资基金在投资退出方面提供了便利。
同时,登记备案机构在登记备案、项目变更等方面对创业投资基金实行与其他私募基金差异化的自律管理。
此外,《条例》规定,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促进创业投资基金发展的政策措施; 协调和协调发展政策; 登记备案机构应当及时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报送创业投资基金相关信息。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免责声明 ① 本网所刊登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 ②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他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③ 联系邮箱:21585817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