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07-27 09:19:51东京奥运会赛事正酣,此前关于赛事是否取消以及延期,已引发多轮理赔热议。近日,保险机构为参赛选手与工作人员定制专属保险的信息也相继释出,保障范围涵盖意外伤害、紧急救援、新冠肺炎、行李丢失等。在这背后,值得更多关注与思考的,是正在快速释放需求的赛事保险市场。
蓝鲸保险在业内了解到,尽管目前我国赛事投保意识加强、产品维度渐趋丰富,但仍存诸多不足,投保也以小额保障为主,难以完全覆盖赛事风险,同时缺乏专业保险策划的机制。从需求端来看,赛事保险及体育保险将成为未来公民自主选择及活动保障的必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对于赛事过程中的保障,保险的选择应该是赛事方责任承担与个人对参赛风险评估后主动购买合适产品共同组合的形式。
保险兜底体育赛事风险:团险为主,定制化保障
近日,蓝鲸保险注意到,为迎战奥运,中国太保(27.790, -1.35, -4.63%)根据女排运动特点,定制符合女排队员、教练员全生命周期特点的专属保险服务方案,累计风险保额为6.3亿元;并为在东京奥运会进行前线报道的五星体育记者定制了包含新冠肺炎、意外伤害、紧急救援、行李丢失等在内的专属保险方案。
同时提供“太医管家”与“太保蓝本”健康管理服务,当相关人员在东京期间遇到身体不适,可通过微信视频连线专属家庭医生,接受专业诊治及建议,对于严重病情,可由三甲医院专家提供在线会诊。
在为奥运会参与者护航,定制承保背后,是巨大的体育保险市场。
作为伴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而诞生的保险细分市场,体育保险是以体育活动为依托的综合保障计划,涵盖财产险、责任险、意外险等不同方面。从产品来看,主要包括赛事运动险、户外大众运动险、极限运动险、旅游运动险等,针对个人及赛事方,也推出了如马拉松险、越野险等专项保险产品。
如中意财险推出的“众行天下-自行车运动保险赛事版”“水上运动保险赛事版”“攀岩攀冰运动保险赛事版”;中国平安(54.850, -2.79, -4.84%)的“马拉松和公路跑意外险高端版”,京东安联的赛事保障计划等等。
“赛事类保险为不同比赛提供保障,与一般保险产品在定价方式、运营、理赔均存在较大差异”,信泰保险相关负责人向蓝鲸保险介绍道,“赛事的组成由各项目的参赛人员及对应各个职能的工作人员组成,因此需要对各类人员如专业越野跑、兴趣越野跑、赛事支持保障人员、摄像人员、安全人员等结合其各种场景的风险因素进行专业、适配的定价从而形成多重组合方案;运营方面,不同赛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人员数量、赛事时间、地点、时长、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下,需要成立专项小组协助赛事主办方进行风险评估、承保支持、现场保障、咨询支持”。
据蓝鲸保险了解,目前我国多家保险公司均有所参与体育赛事相关类保险保障。新一站保险网总经理国婷丽介绍道,合作模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赞助等支持方式,将自身保险服务和产品植入到赛事之中,目的在于形成品牌效应;另一类,则是保险公司通过提供商业保险产品与服务,满足赛事的定制化需求,主要以团险业务形式,与赛事方对比赛涉及的参赛人员、工作人员等提供保险保障及相关服务支持。
保险经纪是主要渠道,一位多年从事赛事保险业务的经纪人向蓝鲸保险介绍,通常是赛事主办方与保险经纪人对接,提出保障需求,然后由保险经纪人对接保险公司,提供保障产品,进入投保流程
“其实,对于赛事举办而言,设立休息站、补给站、应急设备等,都是为了规避风险产生,引入保险产品进行风险兜底,使得赛事安全的保障形成一个完整形态”,国婷丽指出,除提供产品保障外,保险机构会介入赛程,与参与的人进行互动,了解其近期的健康状态,判断能否参与剧烈活动,并帮助参赛者明确自身权责等。
体育赛事险仍缺乏专业策划机制,前景广阔期待成熟
甘肃马拉松事件,为我国赛事风险暴露敲响警钟;精彩赛事,吸纳更大的体育竞技市场。尽管在业内看来,体育赛事保险相关产业及保险意识的提升不会因一次赛事而发生质的变化,但相关事件的发生,切实可以引起相关小众群体的风险管理意识,为后续大众保险理念的发展、保险意识的觉醒做好现实基础。
同时,疫情影响下,赛事的顺利举办并不容易,在客观环境与主观意愿之下,体育赛事类保险,正在受到更多的重视,成为大众意识中的“标配”。但产品的具体价值,执行情况,仍然存在差异。
前述保险经纪人向蓝鲸保险介绍,其所经办的投保业务中,保障金额多数集中在10万-50万,额度相对较小,“此前甘肃马拉松事件后,主办方保障意识有所加强,保障额度也有一定提升,但一段时间后,又回归此前的节奏”。关于赛事保障,意识还要近一步加强。
从国外经验来看,通常体育赛事中,将有3%-5%的成本应用于保险投入,广泛的涵盖意外发生、事故调解、体育设施保障、财产保险、公众责任保障等,中国自保网执行董事曹志宏向蓝鲸保险介绍道,“但在我国,赛事保险整体还相对滞后,一方面差异在于国外职业运动员俱乐部相对较多,但国内体育机构与从业人员收入相对较少,在体育环境差异下造成投保比例的不同,且国内主办方的投保意识还不够”。
在供给方面,曹志宏分析,我国缺少专业的承保体育赛事风险的保险公司,导致承保能力存在一定缺失,产品专业化、精细化存在不足。“国外有部分小型的保险公司,专攻于体育保险等细分险种,形成长期的专业经验,近一步面向全球相关领域扩大承保范围;或是机构的自保机构,如游泳协会、体操协会下设自保机构,基于对自身运动员的了解和风险的熟知,开发保险产品。但在我国,还缺乏专业保险策划的机制”。
而对于我国体育赛事类保险的成熟,曹志宏的预估是,至少还需要3-5年。
赛事保险及体育保险将成为未来公民自主选择及活动必备保障的必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信泰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了对于体育赛事类保险前景的预估,“对于赛事过程中的保障,做为组织方和参与者均应对人身风险进行预判和管理,保险的选择应该是赛事方保险保障承担与个人对参赛风险评估后主动购买合适产品共同组合的形式,以此才能客观及准确为赛事中的个体实现保险的经济保障”。
此外,蓝鲸保险注意到,业内一直有关于是否有必要将体育赛事类保险纳入到法定强制投保范畴中的讨论,提出在赛事日益增多的背景下,需要由政策切入,强化保障。
“未来,随着地方各级赛事的举办,相关经验积累会越来越多,赛事方相关的法律顾问均会建议将相关风险进行转移,无论是寻求保险赞助或是主动招商投保,各地方政府在活动的相应审核审批中总结历史经验,同时为避免出现公众风险事件,同样会要求赛事组织者进行保险投保”,信泰保险相关负责人向蓝鲸保险分析道,“下一步,相应中央及地方政府是否将赛事保险纳入到法定强制投保,还需相关立法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评估”。
在曹志宏看来,投保体育赛事保险还是属于商业保险行为,并没有必要进行强制规定,重点应在于在法律层面完善赛事的责任追究制度;国婷丽则认为,保险正在成为各类赛事的标配,从主办方角度来说,要在将体育赛事类保险设定为标配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承保的价值与作用,从而在专业角度判断和确定保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