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06-22 12:47:32《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新三板分类结果进行查询,目前挂牌的机构仅剩下13家(包括拟摘牌的宜信博诚),而在高峰时期,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有30多家,这也就意味着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保险中介机构从新三板撤离。同时,从新三板在审申请挂牌企业名单看,目前并无保险中介机构在列。
从“有进有出”到“净流出”
整体来看,近几年,保险中介机构与新三板的关系不断演变。2017年,保险中介机构迎来登陆新三板的高峰期,当年新挂牌保险中介机构达12家,约占当年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总数的40%。2018年和2019年,新三板的保险中介机构则处于“有进有出”的状态,2020年以来,截至目前,则处于“净流出”状态。
对于这一转变,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新三板的市场交易不够活跃,无法满足保险中介机构挂牌后的持续融资需求,以及借助资本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需求,但作为公众公司,其还面临着较大的监管合规成本。近年来,保险中介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也有部分保险中介机构从新三板摘牌后转而谋求登陆其他资本市场。
宜信博诚表示,其拟终止挂牌的原因在于:为了满足公司经营发展以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要,并提高决策和经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从宜信博诚的经营情况来看,其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7亿元,同比下降了26.21%;归母净利润约为-613万元,同比由盈利转亏损,降幅达183.88%。
节约运营成本,是多家保险中介机构退出新三板市场的重要原因。除了宜信博诚,在发布终止挂牌公告时,广商保险销售称:“信息披露成本较高、股票流动性较低、融资成本较高”;汇安汽车保险销售表示:“公司挂牌后支付的中介机构费用增加,导致公司的运营成本上升。”
一家券商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从信息披露的成本来看,各种相关费用大致在100万元左右,尽管绝对数目不大,但对不少中小保险中介机构来说,也是一块硬性成本支出。“关键是这项开支带来了什么?从融资看,新三板市场体现并不明显;从业务拓展看,由于信息披露的程序等原因,也可能影响决策效率。保险中介机构大多是中小企业,其整体运营对成本变化比较敏感。”该人士分析道。
周瑾指出,保险中介业务属于轻资产运营模式,对偿付能力资本并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相关机构融资主要是为了满足业务布局、人员招募和流量经营的需要,但目前市场对保险中介机构尤其是对新型的互联网模式中介平台的估值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得到市场的验证,这也是保险中介机构融资面临的难题之一。
“互联网+保险”冲击中介
越来越多的保险中介机构退出新三板市场,与近年来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状况也有关系。有分析人士认为,受行业竞争、业务转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两年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未来还面临监管风险、互联网的冲击,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风险。
记者随机抽取了4家保险中介机构查看其2020年的运营情况:同昌保险经纪公司的营业收入约5654.7万元,同比下降49.94%,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约1819.3万元;鼎宏保险销售公司的营业收入约2.44亿元,同比下降10.36%;归母净利润约517.9万元,同比下降18.54%;正迅保险经纪去年的营业收入约5284.4万元,同比增长14.15%,净亏损1073.2万元,与上一年相比有所减亏;润华保险代理公司去年的营业收入约1.13亿元,同比下降24.90%,归母净利润约2857万元,同比增长15.25%,是这4家保险中介机构中唯一取得净利润同比正增长的公司。
同昌保险经纪表示,大批“互联网+保险”模式的企业,对传统保险中介机构产生了一定冲击,传统保险中介也在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如何不断调整并完善自身业务模式,理顺线上、线下业务销售渠道,应对其他互联网企业的挑战,始终是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