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06-09 09:37:566月8日,央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显示,2020年末,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比上年末提高2.6个百分点;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1万亿元。此外,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中表外融资减少1.3万亿元,同比少减0.4万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金融机构风险问题频发,监管部门也在多个重要文件及场合中多次强调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此次,报告指出:“目前,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势头得到遏制,金融风险逐步收敛、整体可控。但也要看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严峻,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债务违约风险可能上升,金融机构面临不良资产上升压力。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防,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个人房贷余额增速回落
报告显示,2020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9.1万亿元,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9.8%、18.3%、19.7%和2.2%。分结构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表内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分别为63.5%、68.6%、58.7%和85.5%。
此外,报告显示,表外融资规模继续下降,降幅收窄。2020年全国社会融资规模中表外融资减少1.3万亿元,同比少减0.4万亿元。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表外融资减少量占比分别为39.5%、33.3%、2.1%和25.1%。
在贷款方面,2020年末,全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9.8万亿元,同比多增3.0万亿元。分区域看,东部、西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分别高1.0个、0.2个百分点,中部、东北地区增速分别比上年末低0.6个、3.0个百分点。从地区占比看,东部、中部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占全国比重分别比上年末高0.4个和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上升;西部、东北地区占比均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从贷款投放结构上来看,普惠小微、制造业等贷款增速有所提升,而房地产贷款增速继续回落。报告显示,2020年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含外资)房地产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4.5%,增速比上年回落3.2个、2.2个百分点。
从三方面兜住风险底线
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和非法集资等风险得到全面治理,影子银行风险持续收敛,中小银行经营稳健性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加强风险监测预防,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具体看来,一是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加强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和重要监管措施的沟通协调以及风险信息共享,密切监测区域金融风险。加强与地方政府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的配合,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提示风险,提出专业化的风险防范处置思路,协调推动分类处置金融风险。
二是健全金融风险监测机制。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与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逐步将主要金融活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发挥宏观审慎压力测试在风险识别和监管校准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中央银行金融机构评级、监管评级、压力测试、风险排查、现场核查等,及时监测识别风险。
三是完善风险处置长效机制。聚焦早期纠正和市场化处置平台建设,有效发挥存款保险制度作用。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加大不良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和核销处置力度。稳妥处置个体机构风险和重点领域风险,严格压实金融机构及股东的主体责任,压实地方政府的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压实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