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佚名 来源:财经新闻网
2021-05-27 13:10:40本报记者 李文 见习记者 余俊毅
近年来,基金发行市场火热,销售渠道在不断扩容。作为投资者信赖的传统金融机构,银行的基金代销业务也蓬勃发展,已逐渐成为银行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相比去年,今年银行的基金销售情况相对平稳,但这也并不妨碍一季度银行系力量稳居基金销售的主力军。
根据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披露的2021年一季度基金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数据,银行仍然占据了基金代销规模的“半壁江山”。
作为中间业务的一类,基金代销业务为不少银行贡献了可观的非息收入。与保险、券商等各类金融机构相比,银行一直是代销基金的“主力军”。
去年以来,由于基金行情相对较好,投资者对于购买基金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去年行情火热的时候,很多客户都会提前三天就预约新发基金,一旦开售,要不了几分钟就能过亿元。甚至很多投资者此前并没有基金投资经验,仅凭脑门一热,哪只基金抢手就买哪只”。
记者梳理银行的年报发现,有不少银行都在其年报中提到其代销基金业务增长带动了手续费收入的增长。例如,工商银行2020年代理销售基金为6856亿元,相比上年的5892亿元增长了近1000亿元,同比增幅为16.36%。招商银行基金代销成绩也较为亮眼。年报显示,2020年该行全年代销非货币基金6107.04亿元,较2019年的2197.7亿元同比增长177.88%。这足以看出去年银行在代销基金业务上的“实力”。
记者采访了身边的大部分基金投资者之后发现,相比互联网金融平台渠道的投资者,银行渠道的基金投资者在面对基金行情波动时似乎更加的“淡定”。
“春节后客户对于基金的投资热情明显下降,不少客户开始关注起收益率相对稳定、风险较低的产品。但总体来说并未出现频繁赎回基金的现象,因为银行客户在投资基金的理念上大多都是长期持有,并不会因为短期波动而出现恐慌情绪。”上述银行客户经理对记者表示。
某银行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虽然银行的手续费不如互联网销售平台优惠,但银行大户的购买力很强,更在乎的是服务感受和操作系统的便捷程度。虽然独立销售机构代销的基金数量更多,但客单价低。
私募基金中汇润生首席特约研究员吴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银行传统来看,基金代销的优势主要在存量用户上。银行代销虽然有用户规模优势,但是还是存在部分长尾银行缺乏运营营销互联网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投入,同时银行的佣金费率相对其他互联网金融平台高,特色服务并不是很明显。
近期,中基协发布2021年一季度销售机构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量规模前100名名单,这是协会首次将公募基金存量销售规模对外公布。记者注意到,其中银行系机构占据销售保有规模半数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销售机构也占据了不小的销售规模。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股票和混合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前10名中,银行占据8席。在前100名中,有47家券商、31家银行、21家第三方销售机构以及1家保险公司上榜。
从基金销售的保有规模上看,在股票和混合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中,31家银行合计保有规模达3.32万亿元,21家第三方销售机构合计保有规模为1.21万亿元,47家券商合计保有规模为0.87万亿元,银行及第三方销售机构的销量还是远大于券商。非货币基金销售保有规模中,银行系合计保有规模3.78万亿元,第三方销售机构合计保有规模1.79万亿元,券商合计保有规模0.92万亿元。总体上看,银行系公募基金销售合计保有规模占比超过50%。
如果单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招商银行以6711亿元保有量占据第一。蚂蚁(杭州)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保有量规模达5719亿元排名第二,工商银行保有量规模达4992亿元排在第三位。建设银行、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位于第四至第十名,保有量均超过1500亿元。
光大科技创新总监、社科院研究员王硕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银行代销基金规模较大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优势。一是历史长,存量大。相对于券商和第三方而言,银行代销基金具有悠久历史,存量规模较大。二是基础好,客户多。银行庞大的客户规模,是其他金融机构暂时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客户而言,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也是一种习惯。三是声誉强,销售好。银行的客户经理可以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自然带来天然的亲近感和信任,对于中老年客户和大客户尤为关键。
同时,虽然得益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和线上支付的普及,第三方销售公司异军突起,特别是依靠费率低、便捷化和智能投顾等吸引了一批年轻客户群体,但与银行相比,由于其在客户积累,特别是高净值客户的积累上尚存在一定短板,所以短时间来看,银行代销仍将占主流。